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生物质共转化为合成天然气工艺
针对我国严重弃水问题,提出将冗余水电就地转化为易保存和运输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整体工艺,冗余水电电解水产生氢气,生物质气化提供碳源,制备甲烷化催化剂,氢气和合成气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在特殊设计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生成天然气,实现水电和天然气系统的交叉互补运行,提供能源优势互补新途径。建成了一套电转气小型示范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高、性能稳定,甲烷选择性>99.9%,转化率可达100%。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绿色环保水基金属切削液的合成工艺
金属切削液是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用于润滑同时兼有冷却加工工具和加工部件的一种混合润滑剂。目前金属切削液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负作用小、加工性能优越的切削液 , 向着人和环境完全无害的绿色切削液方向发展。本技术所合成的金属切削液具有优良的冷却、防锈、清洗和润滑性能 , 不含亚硝酸钠和氯、硫、磷元素等 , 是一种可用于数控磨床的新型环保型水基切削液。该切削液具有最佳的环保性能价格比 , 而且对人体无危害 , 对环境无污染 ,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切削液。按照本工艺生产的产品已在西安百士特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台数控车床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实际应用和长期运转 , 已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
该课题组利用了由符合行业标准的润滑油使用后形成的废润滑油为原料,开发一套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包括废润滑油原料的预处理、高真空蒸馏(含短程蒸馏)及后精制等工艺技术的开发。所生产的再生润滑油基础油产品的色泽、粘温指数、闪点等产品指标达到国家相关行业规定的再生油基础油标准或使用要求.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高含L-乳酸的酸奶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含L-乳酸的酸奶及其制备工艺.它是先向杀菌后的脱脂乳或鲜牛奶中接种1~5%的干酪乳杆菌菌种,添加1.5%的番茄汁和1%的麦芽汁,经28~35℃发酵3~5小时后,再按1~3%的量接入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的混合菌种,38~42℃发酵2~4小时,凝固所得到的产物,其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以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分步发酵法来制备高含L-乳酸的酸奶.本发明不仅使酸奶含L-乳酸量高,而且使酸奶中乳酸菌得到有效增殖并在冷藏过程中且保持较高的活菌数量.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可以提高酸奶的质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均一,稳定.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05-04
高聚合度Ⅱ型聚磷酸铵(APP)新工艺
成果描述:四川大学的高聚合度APP采用常压新工艺,聚合度可达1000以上,产品性能与德国科莱恩无卤阻燃剂Exolit AP422APP。市场前景分析:每吨生产成本为10000元。售价为16000元。具有较好的税利空间。可先建设一个年产200吨规模,需投资200万元,进行试生产,再根据市场行情扩大规模。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平均聚合度1208。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水电/生物质共转化为合成天然气工艺
针对我国严重弃水问题,提出将冗余水电就地转化为易保存和运输的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整体工艺,冗余水电电解水产生氢气,生物质气化提供碳源,制备甲烷化催化剂,氢气和合成气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在特殊设计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生成天然气,实现水电和天然气系统的交叉互补运行,提供能源优势互补新途径。建成了一套电转气小型示范装置,稳定运行并测试后,其运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高、性能稳定,甲烷选择性大于99.9[[[[%]]]],转化率可达100[[[[%]]]]。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仿壁虎脚微纳分级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仿壁虎脚微纳分级结构的制造工艺,包括:S1、使用 LPCVD 设备在洁净的硅片上热生长一层 SiO2 薄膜;S2、 在有 SiO2 层的硅片表面旋涂光刻胶并进行光刻,制备出圆孔阵列图 形;S3、使用缓冲氢氟酸溶液对暴露出的 SiO2 进行刻蚀,将光刻胶上 的图形转移到 SiO2 层;S4、在样品表面镀一层 Cu 膜;S5、在丙酮或 乙醇中进行超声,通过溶脱剥离工艺去除表面的光刻胶及光刻胶表面 的 Cu;S6、利用 CVD-VLS 生长工艺,以上述工艺制备的 Cu 为催化 剂,以 SiCl4 为硅源,以 H2 为载气,生长 Si 微米线阵列;S7、在硅 线表面镀一层 Cu 膜;S8、利用 CVD-VLS 生长工艺,以 S7 制备的 Cu 膜为催化剂,以 SiCl4 为硅源,以 H2 为载气,在 Si 微米线表面生长 Si 纳米线。本发明提供的微纳分级结构中 Si 微米线的表面分布有 Si 纳米线,即一种仿壁虎脚微纳分级结构,为干性黏附材料的设计与制 造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镁中低品位磷矿柱式浮选工艺技术开发
中试阶段/n本课题团队所研发的3F-FC充填式浮选柱,主要创新是将逆流矿化、旋流矿化、管流矿化合为一体,所形成的流型有利于颗粒在不同区域与气泡接触起到混合、粘附与清净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机械式搅拌浮选机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矿粒在捕集区下降时,与上升的气泡逆流接触,填料细小的通道增强了矿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加速了浮选;(b) 宏观上整个柱内是逆流的相对接触,气泡和矿浆的绝对速度低,相对速度高,在柱内能量消耗少,因而浮选具有平稳的流体动力条件。(c) 泡沫区充填的填料起到了支承泡沫的作用,因此,理论上当浮选柱的泡沫层无限高时,颗粒挟带的极限趋近于零。(d) 3F-FC浮选柱有较大的精选能力,矿浆品位在柱中变化较大,故工艺上浮选柱最多采用两段操作,即流程简单化。同时,不需要刮泡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电耗低。因此,通过此项新技术可以摆脱传统作业中流程较长的束缚,达到降低浮选作业成本的目的。。目前,本成果已在实验室内完成大量的试验研究与数据收集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整填料胶磷矿浮选柱传递特性的基础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并同宜化集团联合承担了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镁低品位磷矿选矿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研究成果发表在Minerals Engineering,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和化工矿物与加工等刊物上10余篇。“充填浮选柱柱式分选中低品位磷矿技术”项目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在2016年,“低品位难处理胶磷矿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2016J-232-1-037-012-R01)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次,本课题团队已完成3F-FC柱式浮选设备的反浮选脱镁中试研究,建成了Φ500×6000mm的柱式浮选设备,通过实践证明该浮选柱在磷矿反浮选脱镁中可获得良好的效益:对入矿品位P2O5为26.8%、MgO含量为3.9%时,经单一反浮选可获得P2O5品位31%以上,回收率90%,MgO为0.81%的精矿指标,且尾矿品位可降低到6.29%。因此,本课题团队希望该成果能够在上述应用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关注,拟将本项新技术推广至实际生产中,利用更高效的柱式浮选设备替代传统的槽式浮选机,完成磷矿加工企业或磷化工企业的技术革新,创造更高的企业利润,减少更多的环保压力,提高我省磷产业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替代目前开放式的槽式浮选装置,减少投资、减少用地面积、降低能耗,改善现场操作环境,为我省磷化工装置搬迁改造储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在十几年的理论研究与设备开发过程中,本团队已投入项目经费近150万元,培养研究生7人,通过建立Φ500×6000mm的3F-FC柱式浮选设备完成反浮选脱镁中试研究。。支持额度:。5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目前,本成果已在实验室内完成大量的试验研究与数据收集工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整填料胶磷矿浮选柱传递特性的基础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并同宜化集团联合承担了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镁低品位磷矿选矿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研究成果发表在Minerals Engineering,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和化工矿物与加工等刊物上10余篇。。项目基本内容:。本课题团队所研发的3F-FC充填式浮选柱,主要创新是将逆流矿化、旋流矿化、管流矿化合为一体,所形成的流型有利于颗粒在不同区域与气泡接触起到混合、粘附与清净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机械式搅拌浮选机主要具有如下优点:(a)矿粒在捕集区下降时,与上升的气泡逆流接触,填料细小的通道增强了矿粒与气泡之间的碰撞加速了浮选;(b) 宏观上整个柱内是逆流的相对接触,气泡和矿浆的绝对速度低,相对速度高,在柱内能量消耗少,因而浮选具有平稳的流体动力条件。(c) 泡沫区充填的填料起到了支承泡沫的作用,因此,理论上当浮选柱的泡沫层无限高时,颗粒挟带的极限趋近于零。(d) 3F-FC浮选柱有较大的精选能力,矿浆品位在柱中变化较大,故工艺上浮选柱最多采用两段操作,即流程简单化。同时,不需要刮泡装置、机械搅拌装置,电耗低。因此,通过此项新技术可以摆脱传统作业中流程较长的束缚,达到降低浮选作业成本的目的。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抗应力松弛的高强度螺栓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应力松弛的高强度螺栓制造工艺,属于民用技术领域。对传统的高强度螺栓制造工艺进行了优化和创新,通过组织强化和形变强化的复合强化作用,达到了提高和稳定螺栓强度,提高抗应力松弛性能的目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应了机械行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解决了长螺栓在淬火处理中变形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实际使用过程的抗松弛能力,并可进一步提高螺栓的强度级别到1300MPa级以上。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脱硝催化剂用钛白粉的生产工艺研究
1 成果简介钛白粉有比表面积大、 催化活性高、 化学性质稳定、 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作为 SCR 脱硝催化剂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是处理氮氧化物,专门为垃圾焚烧电厂和化工、 炼油、 炼焦、玻璃制造厂烟气治理以及汽车、轮船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此产品具有亲水性高、吸附力强、 比表面积大、 催化活性高、 500℃高温烧结后比表面积稳定、 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产品主要用于脱硝, 在 100%烟气条件下,脱硝率 95%以上。对环境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技术指标3 关键技术( 1) 开发了脱硝催化剂( SCR)用纳米钛白,采用硫酸法水解得到的偏钛酸,通过加入控制剂、同时控制浓度、温度、 pH 等工艺参数, 可控得到比表面积从 80-300 m2/g 的不同纳米尺度的二氧化钛粉体。 ( 2) 钛白粉后处理工艺研究:详细研究了 SiO2、 Al2O3、 ZrO2 无机包膜的机理,并获得最优化条件,包膜条件包括分散条件、包膜温度、包覆时间、包覆 pH、搅拌强度、熟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得到了非常好的包覆膜。 研究了钛白在油漆、涂料(水性)、塑料、造纸等不同应用领域中应用,并获得提高钛白应用性能的表面处理工艺。  脱硝催化多孔纳米二氧化钛 钛白粉包覆均匀致密膜 上图 钛白粉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 ( 3) 分析测试方法: 利用 TEM, SEM, XRD, XRF, IR, BET 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钛白粉的结构和理论。 采用物理、化学等检测方法,详细研究分析了美国杜邦公司 R902、R706、日本石原公司 R930 等产品的包膜工艺, 包括:无机包膜顺序、可能的无机包膜剂、可能的 pH 调节剂、有机包膜剂等。4 应用领域电厂和化工、 炼油、 炼焦、 玻璃制造厂里面锅炉脱硝,烟气治理以及汽车、 轮船尾气处理所需脱硝催化剂的制造。5 效益分析目前国内外基本上都是采用具有特定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钛作为脱硝催化剂 SCR 的载体, 应用市场广泛。可以控制工艺生产不同粒径、形状, 不同比表面积的二氧化钛颗粒,应用在不同的催化剂领域,也可以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活性纳米催化用二氧化钛,利润在20-50%左右。6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7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9 70 71
  • ...
  • 414 4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