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应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铺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铺粉装置,该装置包含储粉组件、选区铺粉组件和辅助移动组件。铺粉时,首先利用储粉组件为选区铺粉组件提供适宜数量的金属粉末,然后选区铺粉组件在辅助移动组件带动下选择性地在特定位置铺置金属粉末。应用该装备,可根据金属零件与随形缸体的切片截面灵活调整粉末床的形状与位置,极大提升了同步送料与预置铺粉相结合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粉末原料利率。与此同时,该装置亦可应用于常规的激光选区熔化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粉末床的倾斜结构增材制造工艺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能束增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粉末床的倾斜结构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其包括:(a)选择作为待加工对象的倾斜结构,并生成对应的原始模型;此外,将该原始模型中保留有倾斜结构下表面附近区域的部位予以分离,由此还获得反映该下表面倾斜特征信息的特性模型;(b)根据所述特征模型,采用低能量密度增材制造热源来预加工形成粉末烧结体;然后在所形成的粉末烧结体基础上,继续根据所述原始模型采用高能量密度增材制造热源行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柔性加筋土桥台筋材内力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加筋土桥台筋材内力计算方法,其包括 如下步骤:1)获取填土材料以及当前层筋材的参数,并计算当前层筋 材 所 承 受 的 最 大 竖 向 应 力 2) 给 定内力 T、竖向应力σz、横向应力σl、切线弹性模量 Et、切线泊松比 μt 的初始值,并计算体积模量 B 的初始值;3)根据预设的竖向应力增 量Δσz 计算当前层筋材的内力增量ΔT;4)令 T=T+ΔT,σz=σz+ Δσz,σl=σl+ΔT/Sv,计算填土材料当前应力状态下的切线弹性模 量 Et、体积模量 B 和切线泊松比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新技术
首次创新研发了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新技术,包括松材线虫专项自动化检测技术、媒介昆虫特异光谱引诱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首次创新研发了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新技术,包括松材线虫专项自动化检测技术、媒介昆虫特异光谱引诱技术。解决了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疫木控制和媒介昆虫防控三个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1)松材线虫专项自动化检测技术是国内外迄今应用的最先进的病原检测技术。(2)媒介昆虫特异光谱引诱技术弥补了生产上其他引诱技术主要只针对产卵期松墨天牛而忽略其他传播媒介天牛的不足,为病害防控开辟了新途径。 首次系统开展松树抗松材线虫病选育,为我国松树针对松材线虫病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抗性资源。(1)首次系统开展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选择育种,为我国马尾松抗病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抗性资源。(2)引进抗病资源,建立抗松材线虫病黑松赤松基因库。(3)成功构建抗病马尾松、黑松和赤松组培繁殖体系。 获授权专利21项,省级良种5个。发表论文156篇,专著1本,国家标准1项。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超声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 料
本发明涉及超声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将三氯化铁、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苯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条件下超声辐射,得到反应后溶液;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无水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真空烘干并研磨得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为灰黑色固体粉末。本发明在使用氮气保护、不加入还原剂的条件下,超声辐射,铁离子被还原成纳米铁颗粒,同时 MMA、St原位聚合,一步直接合成了纳米铁聚合物复合材料,这是一种相对绿色、节能又环保的方法。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针织成形鞋材生产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本项目主要研究针织成形鞋材生产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制双针床双贾卡立体提花经编机和针织成形鞋面电脑横机,研究成果已在针织成形鞋材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 1. 主要科技内容: ① 针织成形鞋材装备提花技术; ② 针织成形鞋材装备编织技术; ③ 针织成形鞋材装备控制技术; ④ 针织成形鞋材 CAD 技术。 2、授权专利情况:围绕针织成形鞋材生产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共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13 件、软件著作权登记 2 件,发表学术论文 38 篇。 3、技术经济指标:双针床双贾卡立体提花经编机配有高动能大张力的贾卡系统,可编织双色、间隔效应的立体提花成形鞋材,机速 350 横列/min、最大花高 8000 横列以上;电脑横机具有三功位提花、可控沉降片和紧吊目技术,最高速度 1.2m/s;开发的成形鞋材 CAD 系统具有成形鞋材工艺设计、成形编织模拟等和快速 3D 仿真等功能。 4、应用推广及效益:2012 年以来,项目成果已在六安爱戈斯、晋江昱达、泉州炫龙、常州华誉和常州弘毅等 20 余家针织鞋材生产织造厂家进行了技术推广应用;2014-2016 年中累积新增利润 3.25 亿元、新增税收 5480 余万元。项目研究成果为针织成形鞋材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保证,提高了我国针织鞋材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
江南大学 2021-04-13
MKRB-Y4电弧增材制造机器人工作站
机器人打印3D工作站六轴关节机器人,数字化焊接电源,推拉丝焊枪与防碰撞装置、3D离线编程软件、铣削减材系统、移动式煌接除尘器、3D柔性连接平台、控制系统、防碰撞焊枪、移动烟尘净化器、安全围栏等组成一套智能3D增材制作机器人打印工作站,可广泛用于有色金属的3D成型打印及工艺试验。满足教学需求,方便实际应用的高配置型机器人3D接工作站。本工作站按照企业应用要求:标准模快化设计,通过学习机器人工作站结构,配置选型、控制原理,PLC控制原理与编程,以及系统之间的通讯、3D打印工艺分析、工艺评定,工装设计原则、机器人外部轴的添加与联动。安全防护、1/0通讯、程序数据、程序编写、硬件连接、通讯方式设定。掌握机器人编程操作、M参数设定、工装设计基础、变位机选型与通讯。适合中高职、本科院校自动化、焊接及材料成型类相关专业《金属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与控制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金属3D打印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提供机器人的编程、维护、焊接工艺的编制、工作站的项目设计及项目管理全方位实训与工艺试验论证。使用KRL结构模式设置可快速编写打印程序。将零件的三维模型输入到计算机3D打印制造软件中,由软件通过几何层面的分析,确定增材制造的策略,数模分层切片,多种加工策略,包括增材和减材制造的交善时机,并生成多种加策路和加工代码。
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7
带吸尘装置的全自动黑板擦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吸尘装置的全自动黑板擦,包括第一丝杠,第二丝杠,黑板,置有吸尘导管和毛刷筒的吸尘盒,链条,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集尘箱和电源稳压及无线遥控模块,所述的电源稳压及无线遥控模块包括发送模块,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上置有4个按钮,指示灯以及天线,当按钮按下时,其信号通过对控制模块的单片机的P0口进行检测带动接收模块的电动机,电动机的正反转以及真空泵的工作.本发明主要采用了丝杠和转轴构成的主要框架结构,安装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推广;采用了无线遥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人员可以避开粉尘;黑板擦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黑板擦停在黑板的一侧,不影响黑板的正常使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板带粗轧机轧机件扣头的治理
本项工作通过在线工艺参数、力能参数及轧制温度的综合测试和试验,找出了轧件扣头生成的主要原因。摸清了形成扣头的条件和下扣变形的规律,首次提出了轧件扣头与上下辊之间力矩不无均匀分配、轧制线高度、辊径差之间的定量关系。上述成果填补了轧制理论中的空白,对完善轧机设计和控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为控制轧件扣头的措施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控制轧件扣头问题的技术措施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钢坯加热条件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配轧制制线高度,并匹配轧机的压下量和辊径差等参数即可控制轧件扣头问题。 这一方法不需增加设备投入,即可基本消除轧件扣头现象,并将上下辊力矩不均控制在10%以内。该成果曾通过湖北省技术鉴定,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武汉市成果二等奖。自1996年4月起此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双辊薄带连铸生产项目
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是将液态钢水直接注入由两个铸轧辊和侧封板构成的熔池内,并随铸轧辊的旋转轧出厚度为1-6mm薄带钢的一种工艺,其工艺的特点是液态金属在结晶凝固的同时承受压力加工和塑性变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液态金属到固态薄带的全部过程。薄带钢铸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被定位于一种具有短流程优势,能获得同传统热轧板尺寸、板形、性能相当的替代产品并能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的生产技术。大量研究表明,钢水的凝固速度要比常规板坯铸造中的高几个数量级,凝固组织得到明显细化,过饱和固溶度大大提高,成分偏析得到明显抑制,可以实现组织-织构-析出-性能的一体化控制。 双辊铸轧技术在生产难变形合金钢、耐大气腐蚀钢、高速钢、铁素体不锈钢、硅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特殊性能材料上日益表现出某些常规生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双辊薄带连铸这一优势也决定了薄带铸轧技术产业化应该定位在生产高附加值、小批量、常规生产工艺无法驾驭的材料,高品质硅钢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产品开发上走出适合薄带连铸技术之路,是薄带铸轧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基点。作为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投资降低80%,能耗降低7/8,CO2排放减少80%,吨钢成本减少40%。其亚快速凝固优势,可在开发具有高强度、长使用寿命钢材和功能材料(如硅钢、高强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中得到重要的应用。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钢铁工业“十三五”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等政府政策及行业规划文件中明确规定需要大力支持和突破的前沿和关键技术,符合我国钢铁产业科技发展的“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先进钢铁材料的开发生产、突破传统硅钢生产流程弊端和我国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东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