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干法分级的360度气流布风 、布料机构
本发明属于布风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法分级的 360 度气流布风、布料机构。本机构包括设置在上侧的风筛,风筛的下侧设置有呈 360 度全环向布风的送风装置,所述风筛上均布有便于自送风装置处送来的风吹出的筛孔,且风筛的上表面设置为便于物料自风筛上滑落并分散的倾斜状。本发明中的风筛呈圆锥状,也即本发明采用了环向的圆锥状筛面,这种圆锥状的筛面布料方式比起传统流化床普遍采用的单点布料和线性布料方式,能够显著增大流化床的布料面积,从而有助于实现均匀布料;同时本发明在风筛的下侧设置有呈 360 度全环向布风的送风装置,实现了环向均匀布风。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生产能力,并提高了分级、干燥、冷却效率。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我国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以 2012 年为例,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 2800 多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占 70%以上。吸附脱色是食用油精炼的关键工序,其目 的是去除油中的色素、残皀、残磷、金属离子、氧化分解产物、农残、重质多环 芳烃等微量杂质组分,其效果优劣将直接影响食用油终端产品的质量与食用安全 性。传统脱色吸附材料是以膨润土为原料,采用高温高酸高能耗湿法加工而成, 其特点是活性度高,催化能力和脱色力强,但用于食用油吸附脱色时存在选择性 差、吸油率高、副反应(氧化、异构化、环化)严重和过滤性能差的缺陷。为此,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油脂吸附脱色作用机制、脱色对油品品质影响、凹凸棒石黏土 (简称凹土)的显微结构、纳米效应及表面特性,发明了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的干法活化工艺和符合其特性的食用油“两步”脱色工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脱色吸附材料进行多元复合改性,开发了具有高吸湿性的凹土系列干燥剂。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转印激光刻蚀石墨烯的耐用可降解柔性应变传感器
成果介绍一种高性能石墨烯柔性电子皮肤,该电子皮肤结合了一种具备脱水性的商业化妆品胶体以及可编程的激光刻写石墨烯,在无毒、环保、可大量印刷的制备加工工艺下,具有轻薄、贴合皮肤、可降解、高耐用性的特性,实现了高于500的应变系数、大于75[[[%]]]的拉伸范围以及稳定的电阻变化能力。该柔性表皮压阻式传感器可应用在生命体征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中,目前已经将其初步应用在手势识别之中,并做出了一系列人机交互应用。技术创新点及参数采用绿色环保的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激光刻写石墨烯脆弱的问题,实现了可编程激光刻写石墨烯的耐摩擦性、耐用性改善,且传感器可降解回收利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陆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 CO2 干法压裂技术
与其它页岩气开发的压裂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主要具备以下技术优势及创新性:(1) CO2 干法压裂技术开发陆相页岩气实现了低水耗。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统计,2010 年单口页岩气井平均用水量在 0.76×104~2.39×104t(取 决于井深、水平段长度、压裂规模),采用 CO2 干法压裂技术开发国内陆相页岩 气可有效减少对于水的用量,不浪费水资源,不污染地下水。(2) CO2 干法压裂技术开发陆相页岩气对储层伤害小。陆相页岩气储层粘土 矿物含量高,水敏性较强,滑溜水压裂液对储层渗透率伤害严重,CO2 具有良好 的储层保护性能,无残渣,对裂缝壁面和导流床无固相伤害,无水相,消除了水 锁及水敏伤害。(3) CO2 干法压裂技术开发陆相页岩气实现了快返排,国内陆相页岩气储层 压力一般较低,压后返排困难,返排时间长,大量压裂液滞留于井下,CO2 干法 压裂技术压后 CO2 迅速气化,快速排出,返排时间短,返排效率高。(4) 采用 CO2 干法压裂技术开发陆相页岩气藏具有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和减 排的双重意义。页岩气藏中吸附气含量范围较宽,CO2 进入页岩储层中时,可有 效置换 CH4 分子,极大的提高页岩气藏的采收率;同时,CO2 可在页岩储层中永 久性封存,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积极的意义。(5) 适用于陆相页岩气储层的 CO2 干法压裂液配方的筛选及优化。采用溶解 性及增粘实验筛选 CO2 增粘剂,并对不同工况下的改良的 CO2 干法压裂液的流变 摩阻、滤失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储层特征优化干法压裂液配方,最终形成适用于 国内典型陆相页岩气储层的 CO2 干法压裂液配方。(6) 陆相页岩气 CO2 干法压裂工艺设计。在不加砂、加砂两种状况下,针对 国内典型陆相页岩气储层,分析施工过程中裂缝延伸及支撑机理,对 CO2 压裂工 艺的管柱选择、施工排量、砂比等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形成适用于国内 典型陆相页岩气藏的干法压裂技术工艺。(4)合作条件(1) 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法人,具有良好的信誉基础和积极向上 的事业激情。(2) 有相应的投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3) 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和市场经验,具备较强的品牌经营意识。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设备状态检修及风险预警
改变设备定期检修的错位现象(该检修的不检修,不该检修的使劲检修),实时采集现场设备运行数据及工况数据,以AI模型评价设备状态并预警未来风险,实现精准检修,节省成本并提高安全性,保障生产线满足生产机交货需求,减少零部件储备量。
重庆邮电大学 2025-02-21
基于混沌激光相干法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一种基于混沌激光相干法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是将混沌激光器发出的混沌激光分为探测光和参考光两路,探测光经过光放大器放大后由光环行器入射到传感光纤中,并在光纤中产生后向布里渊散射光信号,该布里渊散射光信号经光放大器放大后通过一个可调谐光滤波器滤除噪声后入射到光耦合器中;参考光通过可变光延迟线调节其光程距离,使其与探测光信号在传感光纤中不同位置处产生的后向布里渊散射光信号在光纤耦合器中发生干涉,由光电探测器探测获得干涉拍频信号,经过数据采集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后得到不同长度处的布里渊增益谱,并输出到显示装置,实现应变或温度传感检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4-13
燃煤烟气半干法脱除氟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烟气半干法脱除氟氯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高浓度碱液管路、脱硫废水管路、稀释碱液管路、碱液雾化装置、压缩空气管路、工艺水管路、烟道。高浓度碱液与脱硫废水混合成稀释碱液,再通过多喷嘴网格化布置的碱液雾化装置喷入空预器与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中,与烟气充分均匀混合,将烟气中的HCl、HF、SO3等气体大部分固化到飞灰中,大幅度减少脱硫废水排放量,脱硫废水又作为碱基溶剂喷入烟道,实现了脱硫废水零流量排放。本实用新型对烟温、尾部烟道与设备影响较小,还有效减少尾部低温烟道与设备积灰腐蚀的倾向性,并提升脱硫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系统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细粒煤选前干法分级的螺旋风筛脱粉机
本发明属于煤炭洗选前脱粉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粒煤选前干法分级的螺旋风筛脱粉机。本脱粉机包括采用螺旋气流输送分级方式的一次分级区和采用切线气流喷射旋转分级方式的二次分级区。本发明首先使物料在下降过程中受到螺旋离心力和气流输送力的综合作用,并在此综合作用下得到强化分级,经过一次分级后的一次细物料将进入二次分级区中进行二次分级和排粗,且二次分级区中引入向下负压,保证了物料在要求分级粒度较大时能够顺利排出。 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筛孔堵塞问题,实现了分级粒度从 0~13mm 根据需求任意地调控,为动力煤脱粉入洗提供一项新技术。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投影设备电教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项目:虚拟电子白板,IT网络设备,通信产品,通信服务,基站机房,指纹智能识别,防盗报警,电子产品开发,行业软件,企业和单位外包业务。                            其他相关产品:投影设备电教设备,网络教室方案,虚拟电子白板——电教设备,正版系统光盘,指纹采集器,指纹卡机,指纹门禁,指纹锁,  
广东九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九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8 1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