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体
发电
底座尺寸400*300*70mm,模具一体成型,两端呈弧形,上翘47度,两面四角注塑有1.5mm脚垫,长度25*25mm,仪器整体高度190mm,上面装有两只手形状的触摸电极,尺寸170*130*4mm,一只50uA的电流表,观察发电量大小,探究为什么人体可以发电。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的水
电机组
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参数的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属于水轮机调速器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水电机组无量纲特征方程(2)应用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和根轨迹法求取调速系统最优控制参数;(3)利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技术获得调速系统控制参数的最优值。本发明具有整定过程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实现等优点,能够根据水电机组的五个特征参数(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机组惯性时间常数、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永态转差系数和发电机综合自调节系数)直接整定出调速系统最优控制参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风
电机组
及场站惯量响应与一次调频调压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传统发电份额不断被挤占,导致系统惯量下降,热备用容量减小,降低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裕度。已知目前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下,发电机输出功率难以响应电网频率波动,而超速减载控制和变桨距角控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风电机组整体性能和一次调频特性,但存在预留一定备用容量而无法实现最大发电效益。目前储能装置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场,但大多为风电场集中式储能方案,其安全可靠性风险往往大于分布式模式,故如何提高单台风电机组的致稳性和抗扰性,使其具备一次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图1 实验装置图1 图2 实验装置图2 图3 DFIG的储能配置图 结合上述应用背景,提出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1、结合DFIG直流母线储能装置的优势,从增加控制自由度、平滑源端风功率间歇性波动以及抑制网侧负荷扰动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控制的DFIG惯量支撑与一次调频控制,基于变功率点跟踪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协调控制的DFIG一次调频策略和考虑源-荷功率随机波动的DFIG一次频率平滑调节方法,上述控制可在增大发电效益的同时提升频率调节效果。 2、量化DFIG的一次电压调节能力,制定DFIG的动态无功控制策略,设计DFIG与风场无功补偿装置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案,从提高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出发,研究自抗扰控制技术等快速提升风电场系统无功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缓解电网电压跌落,提高电网的电压安全稳定性。 3、结合功率密度、可充放电循环寿命以及经济性作为储能介质选择的主要评测指标,确定合适的单一或混合储能介质及变换装置类型,根据频率调节目标计算储能装置的容量,进一步研究混合储能的容量优化方法,设计出一套高充放电效率、低成本的混合储能装置。 4、研究风储联合调频和基于超级电容调频、风机分布式储能和场站集中式储能所组合成的四种储能调频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多复杂工况验证不同技术方案的调频效果,结合储能容量、使用寿命、经济成本和技术性能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5、研究大功率基于单一储能或混合储能控制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样机,完成风电机组参与系统惯量支撑与一次调节方案的验证,对新型一次调频控制技术和一次调压控制方案进行大功率样机的试验验证,完成工程应用的基础准备工作。 创新点 1、针对风电机组一次频率调节,分别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变功率点跟踪和超级电容储能协调控制和考虑源荷功率频率调节等方法,提高一次频率调节能力,并优化了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 2、设计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动态无功协调控制方案,提出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最小限度降低机组出力下可提高无功极限最大值的最优方法。 3、分别就风储联合调频策略和基于超级电容器调频策略、风机分布式储能和场站集中式储能所组合成的四种储能调频方案的优缺点和拓扑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采用风机分布式储能下的风储协调方案更加具有应用优势。 市场前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形成新能源风机技术在大电网中应用效果验证方面的技术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体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能源风机储能技术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地区的推广应用,为提升新能源发电高渗透率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促进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辅助服务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和借鉴。 应用案例 目前装置依托“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惯量阻尼及一次调节方法的研究”项目,已开发完成380V/10kW实验样机,并预计展开示范应用。 获奖情况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惯量与一次调频策略”论文获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20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3
不对称负载下无刷双馈
电机
独立
发电
系统励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负载下无刷双馈电机独立发电系统励 磁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正、负序双 dq 坐标系,将无刷双馈电机的 功率绕组 PW 电压分解为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然后分别采用 PW 电 压正序分量控制器和负序分量控制器调节 PW 电压正序和负序分量的 幅值和频率,获得所需的控制绕组 CW 电压正序和负序分量,CW 电 压正、负序分量相加即得最终的 CW 电压给定值,根据该给定值产生 PWM 调制信号,进而驱动逆变器对 CW 进行控制,最终使 PW 电压 正序分量的幅值和频率分别跟踪给定值,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
并网
系统电能质量预测及调控策略研究
本成果围绕光伏并网系统电能质量展开。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究谐波等电能质量指标变化规律,运用特征提取技术处理时序数据,实现电能质量预测。研发基于态势感知的电能质量调控装置,总谐波补偿率不小于 90%,补偿次数 2 - 50 次。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调控装置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3 篇。应用场景涵盖光伏电站、配电网等,可提升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减少设备损耗、优化调控策略、降低弃光率,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支撑。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一种低漏电流
并网
逆变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包括六个开关管 T1~ T6,一个滤波电感 L,其中 T1、T4 构成一个双向开关,使电网两端通 过开关管 T1、T4 与直流电源的阳极相连,T3、T5、T2 的反并联二极 管和 L 构成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提供正半波的并网电流, T2、T6、T5 的反并联二极管和 L 构成另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 提供负半波的并网电流,直流电源的阴极和开关管 T3、T6 的发射极相 连,开关管的开关动作由相应的控制电路控制,其中第三、六开关管 由高频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50KW大功率
并网
逆变器
最大输出功率: 55kW;额定交流输出功率: 50kW;额定电网电压: 三相三线,270/315Vac(±10%);最大输出交流电流: 118A;电网频率范围: 47-52Hz;电网电流谐波畸变率: <3%。
扬州大学
2021-04-14
异形域智能喷灌
机组
项目简介 传统的异形域喷头通过调节喷头入口处压力或改变喷头喷射仰角的方法来实现变域 喷洒,但会造成能量消耗大或喷头灌溉均匀度下降,且当前变域喷洒喷头只能实现矩形 和三角形等规则形状的喷洒域,而较难实现不规则形状的喷洒域。智能型异形域喷灌系 统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变流变压运行理论,提高了喷灌组合间距,减少了单位面积 的喷头数量,也降低了机组的配套功率。发明了变域喷洒喷头起落点精确控制机构,解决了变域喷头启动位置不一致导致的 系统无法同步调节的问题。研制了变域喷洒智能控制器,构建了 24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对称故障下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
电机组
故障穿越评估方 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故障下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故 障穿越评估方法,对称故障下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转子最小故障电流 峰值与机组参数、故障前初始工况、电网电压跌落深度等多种因素间 的简化解析表达式;基于该简化表达式可以得到对称故障下励磁控制 方法的极限,进而评估基于励磁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对于对称故障的 穿越能力;此外,该简化解析表达式也可以用来指导双馈风电机组转 子侧变流器容量的设计。该评估方法不依赖于具体的励磁控制方法和 特定的机组参数,更具有通用性;可排除仿真或实验中各种干扰因素 的影响如控制参数的合理性、观测量的准确性等,更适用于评估机组 硬件约束下的励磁控制方法的理论极限;计算简便,易于实施,准确 性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含双馈风
电机组
的电力系统故障电流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双馈风电机组励磁调节特性的电力系统 故障电流值计算方法,包括 S1 建立双馈风电机组受励磁调节特性影响 的等效受控电流源模型;S2 建立电力系统的正序阻抗矩阵、负序阻抗 矩阵和零序阻抗矩阵; S3建立不同故障类型下的故障点边界条件方程; S4 进行迭代计算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受控电流源值; S5 根据双馈风电 机组的受控电流源值、以阻抗矩阵表征的电网节点电压方程以及故障 点边界条件方程获得当前迭代计算时各节点的各序电压值,并计算实 际节点的电压值;S6 获得当前迭代计算的节点实际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15
16
17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