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聚热板、散热板、两块底板、两块侧板、多孔发电层、多孔导液层、电极·821·和循环工质;聚热板与散热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块侧板连接,聚热板、散热板、两块侧板和两块底板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多孔发电层紧贴聚热板的内侧;其两端均设有电极;侧板上具有用于引出电极的开孔;多孔导液层紧贴散热板的内侧,其内部被循环工质浸润,多孔导液层的两端紧贴多孔发电层的端部;该装置被佩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盐差能发电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差能发电装置,包括:渗透装置,其包括由多个渗透膜元件并联而成用以将浓盐水和海水分成高浓度侧和低浓度侧的渗透级;水轮机,其与渗透装置的高浓度侧对应,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连接,用以驱动发电机工作;在渗透级的高浓度侧和低浓度侧分别通入浓盐水和海水后,渗透级可将渗透压差转变成高浓度侧流体静压,并利用在该渗透级施加的相应大小的背压,即可驱动各水轮机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工作。本装置利用海水作为浓度低的给水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有机工质向心透平发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工质向心透平发电装置,包括向心透平、减速装置和发电机。将向心透平输出轴和减速装置高速端轴设为同一根轴,轴的一端与向心透平叶轮固定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减速装置高速端齿轮连接;减速装置低速端轴与发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叶轮后方的轴上安装有碳环密封,碳环密封后安装有螺纹与迷宫环联合密封,在碳环密封和螺纹与迷宫环联合密封之间用机壳形成密闭腔室,在减速装置低速端轴上安装有骨架油封。按照本发明,缩短了向心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抑制系统高频振荡的并网变换器电流自适应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系统高频振荡的自适应电流控制系统; 包括常规的旋转坐标下的双 PI 控制、谐波在线检测环节、电流环特定 频段增益调节控制等三个主要部分。该方法通过实时检测运行中并网 变流器滤波电容电流波形,对波形中的谐波成份进行分析,得到谐波 分量的幅值;当检测到的谐波分量幅值大于设定阈值,则通过调整电 流控制器输出端相应的陷波器以抑制电流控制器在该谐波频率处的增 益,从而防止并网变流器在该频率点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放大该谐波。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不同电网谐振环境下,电流控制器 在谐振频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的建模方法,利用电路等效法建立抽水蓄能机组的有压管道模型、调压室模型和水泵水轮机模型;根据上述模型形成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多维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理,建立过水系统的等效电路网络的常微分矩阵方程;本发明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基于电路等效法的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数学模型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抽水蓄能机组过水系统模型可更大程度地满足水电能源系统仿真和电力系统分析的精细化建模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完整性与寿命评估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 11 个重点领域之首的能源领域,发展高效洁净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而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使得高温管道等设备的服役环境更加恶劣,特别在最薄弱的焊接接头部位,频繁的早期失效事故引起的机组非计划停运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对设备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与预测,避免突发性的早期失效,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津市科委及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下,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关键高温设备,探明了耐热钢焊接细晶区 IV 型开裂、焊缝内部埋藏裂纹、插套焊接头振动疲劳开裂等典型早期失效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耐热钢焊接工艺、现场局部热处理规范、插套焊焊接工艺与焊趾熔修用焊接材料等相应的延寿技术;开发了在役高温设备实时老化性能的微创测试技术与设备,建立了基于蠕变损伤累积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揭示了残余应力和拘束水平对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定量考虑这两者影响的高温缺陷寿命预测模型,丰富了高温寿命评估方法。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该项目提出的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大大提高,延寿技术更科学、全面、有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经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4 项)、获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论文 12 篇,EI 论文 9 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该项目推动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部件寿命评估与延寿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超(超)临界机组目前面临的早期失效难题,不仅可保证机组的安装质量,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返修,减少机组因非计划停运和检修周期超期带来的巨大发电损失,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新技术 技术转化条件: 近三年来,该项目开发的寿命评估软件与延寿技术在全国 10 个省市的 16个电厂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 2.3 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
高速永磁电机无需借助维护困难、体积庞大的齿轮增速箱即可同轴连接至风机、压缩机、真空泵、透平膨胀机、燃气轮机等高速负载或原动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并可实现无油驱动。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题组紧紧把握这一契机,在高速永磁电机的电磁设计、温升分析与冷却设计、转子结构分析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设计并应用了36000转/75kW, 24000转/140kW, 18000转/300kW工业鼓风机/空压机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永磁同步磁悬浮平面电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磁悬浮平面电机,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定子采用特定的二维永磁体阵列,该二维永磁体阵列中第一主永磁体和第二主永磁体沿 X 方向和 Y 方向交错排列成平面阵列,第一主永磁体的四周布置有四个第二副永磁体,第二主永磁体四周布置有四个第三副永磁体,第一副永磁体布置在第二副永磁体和第三副永磁体之间,且各永磁体与相邻永磁体的侧面相互贴合,二维永磁体阵列内任意两个相邻的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 45°。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特定二维永磁体阵列,使得该电机的磁场强度高,正弦特性好,弥补了现有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