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校可信电子文档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办理所需文件的便捷度,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时代锐思推出可信电子文档服务平台。此平台依托PKI身份认证体系,以标准电子签章服务体系为核心,将数字证书与师生校内基础数据整合,为学生提供可信电子成绩单、可信电子证明文件的申请、生成、派发、验证等全在线自助服务,解决全流程线上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步申请、一秒送达、一次搞定。 可信电子文档优势 更加的安全 与传统的纸质文档相比,电子文档更加的安全,不会丢失和损坏,更不会被其他人所利用和伪造,而且具有和纸质文档一样的法律效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通过pc端、手机移动端对电子文档并进行查验,杜绝文档篡改、造假。  更加的便利 电子文档是一个数字的文档,不需要随身携带,只需要在使用的时候,随时可登录服务平台查询、下载已加盖电子签章的文档。 随时打印 可信电子文档随用随打印(彩色、黑白均可),对打印机和纸张没有限制,对打印次数没有限制。  更加的智能 实现文档电子化之后,每个学生的相关文档(各种成绩单、证明文件)都可以随时在线查询,而且会更加的智能化。 更加具有公信力 可信电子文档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与纸质文档相同,突破了传统纸质文档的概念;采取电子签章实现文档签名、电子盖章,实现电子文档唯一性、不可抵赖性、防篡改;通过数字媒体形式传送与保存文档内容,可通过网络、移动通信等方式传送给接收方。   可信电子文档应用
陕西时代锐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2
校友信息追踪与互动平台
针对高校毕业校友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加强对毕业校友的个人信息、职业信息、荣誉信息的管理力度,确保校友信息更新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同时拓展了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校友与在校生之间信息分享、资源互助的渠道。
安徽爱学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4
SCR教育信息化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四川省绵阳市无线电厂 2021-08-23
校级教育资源互动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各校区上传的课程及资源,并提供在线直播、点播、在线巡课、互动教学等功能。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2021-08-23
区级教育资源互动管理平台
统一管理各学校上传的课程及资源,并提供在线直播、点播、在线巡课、互动教学等功能。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2021-08-23
国学智慧学习云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本平台是一个旨在为老师提供备课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经典的资源系统。以国学经典的原文为核心,向外拓展和延伸,建构一个包括文化知识、人物故事、经典诵读、游戏测评在内的文化系统;在制作上紧密地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视频音画技术、游戏原理结合起来,同时在内容研发上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严谨审慎地对待内容的开发, 使之成为信息化与人文性、生动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系统软件。1、软件功能:该软件为国学多媒体资源,可用于教师备课参考、课堂情境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2、软件内容:涵盖中国文化经典之经、史、子、集、蒙学等15 部经典。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思想元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文史经典:《史记》《唐诗》《宋词》《历代美文》。 3、软件特点(1)制作权威: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学大师和儿童心理专家全面解读,精心打造 。    (2)情景生动:采用快乐学习的设计理念,创设了富有游戏性、趣味性的独特场景。                (3)互动灵活:设计了童声跟读、神奇汉字、互动游戏等多种参与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潜能。                                        (4)技术领先: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刺激儿童的想象,鲜活灵动地诠释国学经典。                                            (5)根据国学经典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了快乐诵读、动画剧场、汉字故事、博闻多识、游戏空间、知识库等学习功能。
北京育灵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具有网络功能的车载计算机信息系统
项目的来源于国家863项目,并已经申请专利。 具有网络功能的车载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融合GPS卫星导航技术、电子地图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科技于一体的未来型产品。是一种具有强大信息处理功能(包括导航功能)的车载计算机系统。 系统功能有:汽车导航仪,能够提供电子地图,计算行车距离,自动寻找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在车辆行驶时,将本汽车的位置显示在屏幕上的电子地图中,并用语音提示前方转弯、道路情况,告知到达目的地的时间。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还可以自动接收路况信息,了解前方道路的堵塞情况,重新确定快捷的行车路线。可以看电视、听音乐CD,还能够监测汽车的本体状况(汽车速度、方位、距离、时间、油耗、温度、防盗报警)。可通过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
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是冶金企业计算机应用最早、最成熟和效益最好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热连轧生产线已经实现了从加热炉、粗轧区、精轧区到卷取区的全线计算机控制,形成了包括传动控制与检测级、基础自动化级、过程控制级和生产控制与管理级的多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模式。控制功能则从最初的以轧制规程设定计算和操作自动化为主,发展到以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扩大产品规格和品种、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包括带钢的几何尺寸精度、板形、组织性能、表面质量等)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先进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系统与液压伺服系统、检测与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保证了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处于持续发展的态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研究所是以轧钢自动化为主要特色的科研机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轧钢自动化领域著名专家、我国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开拓者之一孙一康教授的领导下,承担与参加了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带钢热连轧控制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奖励,在我国轧钢自动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近年来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麦思科自动化系统工程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在新型控制功能的研制开发、多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集成、热连轧三电工程(计算机、电气传动、仪表)总承包等方面业绩突出,形成了各类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应用软件开发与调试、人员培训、投产与生产服务的综合实力,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进行平等合作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模拟和优化(CAE)技术
在棒、线、型、管材等轧制工艺制度制定中,首要任务之一是进行科学的孔型设计。孔型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轧制效率、产品质量和实际操作条件等。型材轧机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提高孔型设计质量和优化轧制工艺制度(包括速度制度等)来实现。传统孔型设计主要是依据经验试(凑)错法(Trial & Error),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试轧和修正才能轧出合格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大。 本项目《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模拟和优化技术》以现代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为核心进行孔型设计,采用反映轧制过程多阶段、多影响因素的精确数学模型,在满足咬入及变形条件、孔型中稳定条件以及设备能力和电机负荷等限制条件下,进行孔型优化设计,既获得满足要求的轧材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组织性能等,又达到高效率生产的目的。其设计系统的核心是应用计算机优化获得最佳孔型系统、轧辊及孔型配置以及最优工艺控制方案和工艺控制模型,还可以对孔型设计结果进行计算机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用计算机模拟和优化加速孔型设计进程、提高孔型设计质量(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共用性等),减少或代替试轧过程。 可应用于下列各类棒、线、型、管材等轧制过程的孔型设计: 简单断面、复杂或异形断面型材等。 棒、线、型材及管材等孔型设计,包括:螺纹钢筋、圆钢、方钢、角钢、槽钢、工字钢、轻轨、重轨、扁钢、球扁钢、H型钢、T型钢等各类型材;热弯或冷弯型材等;管材孔型设计等。 连续式轧机、半连轧、万能轧制法以及横列式轧机等。 钢种:各类碳素钢、碳结、优质碳结、各类合金钢和特殊钢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形态可穿戴计算机及交互装置
先后承担多项可穿戴计算机相关的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总装预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系列产品系统,主要包括:1) 面向军事、工业、娱乐以及教育科研等不同应用领域的多款微型化、超低功耗、特殊形态的高性能可穿戴计算机样机,参见图1;2) 多款单/双目、超轻型、大视场、视透型微型头戴显示器,以及相关的数字化头盔、头戴影音播放系统、智能眼镜系统等,参见图2;3) 多款新形态可穿戴计算系统交互输入装置,包括结合惯性跟踪和无线传输的手持式单手键鼠;基于身体传感网络的用户动作捕获与交互输入系统;基于柔性和编织电路的臂式键盘等,参见图3。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