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阳职业学院
学院秉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技能强化训练。学院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建有千兆校园计算机宽带网、多媒体转播网络、有线电视网等教学服务设施;建有贸易模拟公司、会计模拟与电算化实验室、三维导游模拟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语音教室;建有数控加工中心、电工电子线路、计算机程序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整体育人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一、学院现状 (一)概况 南阳职业学院是201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规划总占地面积1265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总投资(5.6亿+11.12亿)16.72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5万名学生。其中:一期工程占地53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已投资6.2亿元。二期工程规划占地727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018年9月,23栋大楼,20万平方米已同时开工。 (二)院系及专业设置 目前设立了12个教学系院,开设有中药制药、高尔夫球场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软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技术、学前教育等29个专业及方向。其中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 (三)师资及学生概况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97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比19%;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24%;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队伍的16%,另有社会兼职教师196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00余人。 二、区域优势 中国·南阳,在2013年3月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评为幸福感居全国地级城市榜首的城市,宜居宜业,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南阳·西峡,一个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而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如今正成为八百里伏牛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阳·西峡,拥有三大支柱产业集群:一、中国最大的中医药浓缩丸生产集群;二、炼钢及炼钢辅助材料产业群,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三、汽车配件铸造产业群,其中汽车水泵生产和销量稳居全国第一。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广大学子实习、就业提供了丰富的企业资源。 南阳·西峡,是河南省最大的天然中药材库,又是猕猴桃之乡、山茱萸之乡、香菇之乡。 南阳·西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附近有中原第一漂景区、老界岭景区、龙潭沟景区、五道幢景区、宝天曼景区、恐龙遗迹园景区、卧龙岗武侯祠景区等。 三、校园特色 在这里,创业思维主导学习给你勇气,创业教育开省内高等教育创业先河,面向学生全面开展普惠式创业教育; 在这里,以实景式教学为基础,学院按照AAA级景区建设标准,力争打造成河南最美的高职院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建立了南阳职业学院大学生写生基地,成为全省率先拥有自己写生基地的高职院校。把艺术设计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开设到旅游景区和写生基地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悟,增长知识; 在这里,在河南率先开办了高尔夫球场管理方向、配饰艺术设计方向、冶金辅料方向、电梯检测与维护方向、光电技术方向等专业,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方向的发展拓宽了途径; 在这里,实践性教学模式让你学会学习; 在这里,浓郁的大学氛围让你学会聆听; 在这里,开创创新的学术氛围,不同文化碰撞交流。 来吧,相约南阳职业学院,共享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未来。在这快乐的大家庭里,你能拥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找到高薪就业、成功创业的起点和平台; 来吧,相约南阳职业学院,让我们一起,亮出自己非凡的才气,乘着知识的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飞翔。 四、奖助学金资助制度 选择南阳职业学院,丰厚的奖学金等你来拿,学院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行“奖、助、补、缓”为主体的学生资助制度。学院先后设立“科创奖学金”、“汇森奖学金”等企业的奖学基金,专项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使学生可以无后顾之忧的积极学习,并以学习成果证明自己的潜质。 (一)奖学金制度:1)国家奖学金每年8000元/生。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5000元/生。3)优秀学生奖:一等奖学金每年1200元/生,二等奖学金每年1000元/生,三等奖学金每年800元/生。 (二)助学金制度: 国家助学金,平均每年3000元/生。 (三)国家助学贷款:每年最高6000元/生。 (四)勤工助学制度:学院大力提倡并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开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学生中专门成立了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在校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并积极寻求社会上的勤工助学岗位。 (五)学费减免: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子女入学,学费一律减免50%;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经审核、批准,可实行全额学费资助。
南阳职业学院 2021-02-01
天门职业学院
天门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座落在驰名中外的茶圣(陆羽)故里,武汉城市圈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天门市。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生活、文体设施齐备,功能完备,育人环境清静优雅,安全舒适。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丰硕。现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0多人,楚天技能名师8名,常年聘请客座教授20多名,“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学院共开设有30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医护专业具有50多年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经验,为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茶艺专业,接茶圣故里之灵气、得茶圣陆羽之精髓,茶艺茶道,木铎声传,成为市场坊间争相热捧的热门专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业机器人方向)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独有的新型专业,并与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酒店管理专业高铁服务方向、航空服务方向均为订单式培养,学生就业有保障。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拥有校内实验室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80多个,与北京东方领航集团、北京针刀总医院、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亚湾酒店、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武汉清美动画等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学院注重人文环境营造,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跨越发展,打造一流职院。深邃的历史文化积淀和50余年的职业教育历程给予了天门职业学院厚重的办学底蕴。今天,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天门职院人秉承“厚德崇学,重能敏行”的校训,向着创办全省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跨入天门职业学院,你的人生将无限精彩。
天门职业学院 2021-02-01
长江职业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公办高职院校,地处美丽的南湖之滨、“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地段。分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746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学校始建于1984年的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办学历史悠久。1998年10月,省政府决定将武汉冶金安全技术职工大学并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1999年7月,教育部批准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的办学基础设立长江职业学院;2015年6月,省政府决定将创办于1975年的湖北省医药学校整体并入长江职业学院。 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断改革优化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学校是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党建研究会和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学会首届会长单位,连续九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曾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几年,长江职业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湖北高职院校前列。2013年,学校被列入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85位。2015年中国大学竞争力排名,入围专科院校100强,在全国1300多所专科院校中排名第44位。2017年高校毕业生月薪调查,长江职业学院在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2位。 长江职业学院下设艺术设计学院、财经旅游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数据信息学院、机电汽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医药学院、音乐传媒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文化艺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旅游管理、新闻传播、食品药品等13大类55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700多人,其中教授87人、副教授300多人。学校有6名楚天技能名师,拥有一批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批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 学校拥有动画制作、市场营销、生物技术、药品食品检验、计算机应用等五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动漫职业教育集团,并获批湖北动漫职业教育品牌建设项目(湖北十大职教品牌之一)。拥有集产学研训为一体的校办企业湖北益康制药厂。学校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与知名企业开办订单培养班32个,深度合作企业200多家,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质量。 学校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近年来,师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比赛获奖1000余人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设有湖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有“企业家摇篮”的美誉。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安聪慧等一大批世界及全国知名企业家毕业于长江职业学院(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17万多名各类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本着“江通天下、职领未来”的办学思想和“传承拓新、质量为本、特色发展、开放融合”的治校理念,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校风、“厚德尚能”的教风、“笃学善行”的学风。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诚信、勤劳、沟通、奉献”八字要求,倡导“根雕式教育艺术”,相信“人人有才”,致力“人人成才”,因时因势发掘潜能,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并走向成功。学校将思想创新、能力拓展、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艺术长职、人文长职、创新长职”校园文化,着力打造办学定位准确,特色亮点纷呈,社会服务能力强,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人民满意、社会认可、全国知名的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强与国外、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德国、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0多所院校建立了国际、境外合作关系。是湖北乃至全国少数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职院校。
长江职业学院 2021-02-01
梧州职业学院
梧州,东邻粤港澳,南接玉林,西连南宁,北邻桂林,素有“百年商埠”和“世界人造宝石之都”之美誉,是国务院全力打造的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中心城市、“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节点区域性枢纽城市。座落于这个快速发展城市中的梧州职业学院,和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充满着朝气和希望。 梧州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系统优秀学校。学院位于广西梧州市区,毗邻玫瑰湖湿地生态公园,占地约600亩,规划用地1200亩,建设面积近50万平方米。学院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环境幽雅,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岭南文化底蕴,是莘莘学子求索科学知识、锻造职业技能的理想之地。 学院近年来先后投入7.1亿元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配备标准化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术报告大厅、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风雨操场等,还有可容纳1.8万人的体育中心。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纸质图书藏量超过30万册,电子图书16万册。 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卫生职业教育部、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系部,设有医药卫生、机电、汽车、建筑、管理、经济、教育等专业门类共23个专业,打造了10个国家、自治区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拥有一支由著名专家学者、海外留学生、“双师型”教师组成、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及教师队伍。目前在校生13000多人。 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培养高级实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大胆开拓,锐意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秉持“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设在企业”的开门办学理念,牵头成立了梧州市机械职教集团、卫生职教集团、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建筑技术、文化艺术、商务贸易和医药卫生类等一大批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打造了良好的技能训练平台。学院与区内和珠三角地区上百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及就业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学、科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既为学院开展产学结合和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就业保障。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注重培育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成立学生社团近50个,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学院多次参加广西区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和文艺展演,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师生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己任,在2015年举办的广西第十三届运动会期间,学院学生不但担纲主演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的大部分节目,并全程提供热情周到、彬彬有礼的志愿服务,受到梧州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今天,学院正以现代职业教育追梦人的豪迈姿态,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海中奋力搏击,朝着建设在西江流域具有较大影响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特色职业院校而努力奋进。
梧州职业学院 2021-02-01
保险职业学院
保险职业学院创办于1986年,前身是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改制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目前全国唯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公办高校。 央企办学,底蕴深厚 学院隶属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保险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保险事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主持单位,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金融五四红旗单位,中国保监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第一批“平安高校”建设单位。 师资精干,结构科学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22人。政治素养高,中共党员154人,占比69.4%;年龄结构合理,30——49岁教工177人,占比近80%;专业技能突出,高级职称60人、占比27%,中级职称117人、占比52.7%。 学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保险系统劳动模范1名,全国金融系统优秀团干部2名,湖南省专业建设与评估咨询专家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中国保险业金牌讲师2名。学院还聘请了150余名行业高管、专家教授担任特聘专家和兼职教授。近年来,学院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百项,有6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科研成果80%以上直接服务于保险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特色育人,德技双修 学院在校学生近4000人,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设了6个全日制学历教学系(院、部),12个精品专业,7个专业方向。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保险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保险原理与实务》,省级特色专业“保险实务”,省级精品专业“营销与策划”,省级精品课程《财产保险》等。 学院创建订单育人机制,与中国人寿、吉祥人寿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订单学生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0%。 学院创建引企入校机制,引进国寿电商长沙(区域)分公司落户学院,并与多家公司共建了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育人生产合一“五合一”特色育人模式。 学院创立德技双修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金融保险行业企业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职业品格和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了湖南省道德模范、雷锋式优秀大学生、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毕明哲,“湖南省雷锋式大学生”苟罗安,共青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张博等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近三年来,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表现优异,获省级以上奖项近60项。
保险职业学院 2021-02-01
通辽职业学院
通辽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以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备中等职业教育和电大远程教育职能,同时承担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培训和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院成立于2004年,由原哲盟师范学校、哲盟卫校、哲盟教育学院、内蒙古电大通辽分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最早可溯源于上世纪50年代。 学院占地面积803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6万册;建有校内校外各类实验实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近200个;固定资产4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校园网总带宽达3G,免费Wi-Fi实现校园全覆盖。 学院下设护理系、师范教育系、药品食品系、机电工程系、财经管理系、信息技术系、医学系、公共教学部、马列教学部、电大分校(继续教育)、附属中专学校等11个教学机构和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2个教学附属单位。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专任教师占76%;副高级以上职称占43%,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36%,“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型”教师占57%。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5人。现有各类在籍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现开设相关医学类、师范类、机电工程类、财经类、信息技术类等五大类24个高职专业,联办5个职业本科专业。其中,护理、药学、学前教育、会计、建设工程监理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护理、药学2个专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 建院以来,学院秉承“立足通辽,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崇德尚能,树人成才”的校训,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道路,着力推进“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高职人才培养、一手抓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学院先后获全区“就业市场开拓先进集体”和“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通辽市下岗职工再就业、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体育职业技能等多种行业的培训基地,并与一汽集团、奇瑞集团、葵花药业、亚泰集团吉林大药房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近两年,学院加大建设改造力度,学生教室、宿舍、食堂面貌焕然一新;改善教学实训条件,药学标本馆和汽车、会计、康复等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先后投入使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建成标准化考场104个,教学多媒体设备更新升级,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加快校园绿化美化步伐,花园式校园初具规模;实施“方便师生”工程,过街天桥、快递中心、自助银行、洗衣房、公共自行车等建成使用;学院附属医院与市医院联合办医,师生卫生保健得到可靠保障;加强校园安全防护工作,建有覆盖全院的视频监控系统,公安干警、城管人员24小时驻守校园,确保了学院的安全稳定。 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调结构、增活力、强内涵”发展总基调,持续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化各项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快建设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进程,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办学需要,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向创建全区一流高职院校努力前进。
通辽职业学院 2021-02-01
伊春职业学院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全省高校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伊春职业学院坐落在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美誉的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医、工、理、经、管、文、艺、师兼容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至今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校舍现有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42万元,2017年投资新建学生公寓、医学专业综合实习实训基地、综合服务中心。师资力量精干 现有专任教师2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8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5人;全省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学科带头人22人,专业带头人19人;学术骨干30人;“双师型”教师165人。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3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科专业优化 学校构建高职教育和高师教育兼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大学外语、计算机、普通话、IT技术过级考试和秘书资格、导游资格等职业能力认定考试考点。文化底蕴深厚 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重”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积极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科学发展。目前,学校正在为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伊春职业学院 2021-02-01
大庆职业学院
大庆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石油大庆培训中心和黑龙江省唯一以石油石化类专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200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由1953年建校的大庆石油学校、1980年建校的大庆职工大学和1981年建校的大庆石油技校(现大庆技师学院)整合而成。主要开展高等专科教育、中职及技师教育、职业培训、成人继续教育、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 学院座落于“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中国魅力城市”——大庆市萨尔图区,紧邻大庆奥林匹克公园,毗邻大庆机场,交通便利、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学院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北校区、技培中心校区),总占地面积5520亩,校园占地面积1887亩,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9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4.27亿元,净值1.04亿元。 学院秉承“大庆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工匠精神塑魂”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学员)为本、以教师为魂、以企业为根”的生存理念,“用心、用情、用爱、用智慧”的育人理念,“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干企业之所需”的服务理念和“责任心、真功夫、好习惯”的校训,办学60多年来,培养出了以“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为代表的1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院高职设有石油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工商管理系、人文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军事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培训部等6系3部。设有石油工程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36个高职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示范专业,2个国家重点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中职设有石油勘探开发、精细化工、焊接、数控等20个中职专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联合开展高中起点专科、本科和专科起点本科的远程教育。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三师型”(讲师+工程师+培训师)教师团队,50%教师来自于企业,80%的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99人,副高职以上职称234人,省级名师4人,省级教学新秀3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省级成人教育教学能手3人、市(局)级名师10人;建成省级优秀教师团队1个。“十二五”以来,教师取得省部级教科研成果奖618项,获油田公司技术创新奖17项,技术革新奖17项,已授权专利21项。 学院在管理上已建立起QHSE管理体系并通过国家认证。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中,大力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学改革,使职前学历教育与职后在职培训实现了资源共享,取得国家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国家高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中石油大庆培训中心、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石油和化工)认证中心大庆认证基地等培训资质18个,每年培训在职员工达到5万人次。校内建有实训基地142个,“产学研训”一体化实训基地与企业深度融合,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石油化工、石油工程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比利时生产的SWE培训系统、美国的罗克韦尔自动化设备、德国的ABB机器人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实训设备的引入,使学院具备了引领企业的实力。 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大庆职业学院正在努力为建设石油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国家级职教名校和中国石油一流重点培训基地而努力奋斗,正在为石油精神的传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大庆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海职业学院
学院性质——北海职业学院是北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全日制大专生,于2003年8月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学院前身是北海市师范学校,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 办学定位——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特色兴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临港产业为核心,努力建成专业结构优化、海洋文化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域领先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校训——汇流纳川 修德砺能 荣誉积淀——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级“五一劳动奖状”、“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和谐学校”、“卫生学校”、“文明单位”、“森林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系部设置——设有机电工程系、旅游商贸系、经济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文化与传媒系、基础学科部、社会科学部等七个系部及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 专业设置——学院现开设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酒店管理、学前教育、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等39个专业。其中: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酒店管理2个专业获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立项,于2013年底通过教育部评审验收;酒店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于2012年、2013年获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物流管理专业获2014年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汽车检测与维修2个专业获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立项,应用电子技术获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立项。 实训条件——设有机械、物流、电子、艺术设计、财务、餐旅等118个校内实训(实验)分室,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87个校外签约实训基地,其中港口设备与自动控制实训基地、酒店管理实训基地已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校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798人,其中三年制高职生6460人,五年一贯制学生2338人。 师资力量——教职工498人,专任教师 344人,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7人,“双师素质”教师123人。同时还聘请54名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地理位置——学院位于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海市,其南临北部湾,是中国第一批对外的14个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 占地面积——学院总占地面积约298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学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设施完备,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北海职业学院 2021-02-01
武威职业学院
武威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市共建、市管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培育学校。2003年4月7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先后整合武威教育学院(成立于1985年5月)、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武威分校(成立于1979年9月)、武威财贸学校(成立于1984年3月)、武威师范学校(成立于1915年6月)、武威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98年10月),2011年4月经甘肃省教育厅、省卫计委同意,国家级重点中专武威卫生学校(成立于1969年5月)整体并入学院。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秉承“尚学崇技、求真创新”的校训,弘扬“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校风,遵循“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需要”的办学理念,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学院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对接,致力于建成“西部示范、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职业教育名校。 学院所在地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越,崇文尚德、包容创新,自古就是兴学育才的上选之地。校园占地面积1293亩,建筑面积34.15万平方米,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1所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学院现有各级各类注册学生1435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637人、专科生10299人、中专生110人,继续教育学生3307人。在职教职工799人,有专任教师48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8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141人、教学名师16人、甘肃省名中医5人、专业带头人91人、骨干教师187人、“双师型”教师429人、省级“园丁奖”5人、市级“园丁奖”3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 5人。建立了400人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有外聘兼职教师282人。 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开办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58个,成人本、专科专业78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在建省级优质特色专业8个,形成了以工为主,以新能源和相关医学类专业为特色,国家级重点专业为引领,文、经、农、艺等综合发展的专业布局。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399万元,有校内实训室13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2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武威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青春通用性众创空间”1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 学院广泛开展科学研究,获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16项、科技厅科研项目立项1项、市级科研项目立项10项、院级科研项目立项32项,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9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优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申报技术成果转化3项,创建科研平台4个,出版《武威职教理论与实践》30期。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47篇,出版专著48部、教材180本,获得专利56项。 学院招生就业呈现两旺局面,2018年,省教育厅下达学院招生计划4500人,实际录取4457人、报到3988人,报到率89.5%。文、理科提档线分别超过省控线115分和83分。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满意度达95%以上,85%以上的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升职空间满意。 学院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校办企业武威泰丰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实施2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建设任务,2017年6月并网发电,年上网电量约2703.78万千瓦时,年发电收入约2159万元。项目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800户,保障每个贫困户年收入3000元,持续获益20年。已建成光伏扶贫基地和能源类、机械类、电子类等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武威市中医医院和凉州区中医医院整建制并入学院,成立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投资近7亿元进行扩建和功能提升,开放床位1200张,职工1800人,年门诊量达50万人次以上,将建成“三级甲等”中医院和甘肃省区域中医药服务中心,已成为医学类专业功能完备、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极大提升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实习就业、专业建设水平;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山东蓝海集团、武威市实验幼儿园等162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为落实省政府与中科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节能减排、“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钍基熔盐堆新型低碳复合能源项目在甘肃落地及相关能源产业在西部形成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甘肃省教育厅、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在学院设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建成多元投入、资源共享的混合所有制学院。本次合作是中科院首次、也是唯一与高职院校的联合办学,以国家顶层科研院所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大型企业三方强强联合的全新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培养等多种方式共同培养以钍基熔盐堆为核心的新型低碳复合能源项目及相关能源产业发展所需的专门人才。 为积极落实甘肃省与天津市签署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学院与天津职业大学签订《校院合作发展协议》,将用天津职业大学先进办学理念和治校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成果,通过教学条件互通互助,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训基地建设、干部交流、产教融合、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实质性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在定向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在继续教育等方面合作发展; 与同济大学对接,确定委托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对学院师资队伍开展系统化培训,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支撑,以抓好党建为保证,全面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18年9月4日)
武威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4 85 86
  • ...
  • 885 8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