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科技实验室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实验室设备制造商,销售与客户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公司生产的各类实验室用干燥箱、培养箱、生化仪器和摇床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卫生防疫、科研等单位。公司坚持走科技兴业的道路,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得到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 公司重视科学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迈着稳健的步伐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轨道上前进。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与尽善尽美的服务为我们赢得了每一位客户的赞誉。我们坚持贯彻国际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代理商和用户无后顾之忧。 精益求精是每位新苗人永恒的追求,新苗人将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立足于市场,回报社会。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12-07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设备先进,厂房宽敞。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特长,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源源不断地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主要产品有:不同规格和性能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各类不锈钢蒸馏水器等医疗器械和实验室设备。 本公司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GB/T 19001和YY/T 0287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格按该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和实施管理,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公司的电热蒸馏水器系列产品获得CE认证。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灭菌器系列产品连续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医疗器械优质产品;近年来,公司产品又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申请批准;公司的YX600W型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2004年公司取得了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12-07
上海恒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恒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2-05-24
KTE5型矿山救援可视化指挥系统及装置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3 年开始就矿山应急救援通信技术和装备着手开始研究,现该成果获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发表论文 12 篇;该成果提供一种可实时监视和直接联络事故现场的先进技术手段;设计了将灾害现场视频 / 音频信号传送至地面指挥部和各级救援指挥中心,地面指挥部和各级救援指挥中心根据灾区情况向救护队员发送救援指令;同时通过互联网,业内专家可直接了解救灾现场的实际,参与救灾决策,实现救灾决策专家化的网络系统。 项目研究成果及转化形成的工矿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山西大同煤电公司、山东龙口煤电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神东分公司救护消防大队等矿山救护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6 年开始就矿山应急救援通信技术和装备着手开始研究,现该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发表论文 21 篇;研制成果的 “ 无线 / 有线相结合 ” 的矿山应急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及装备,通过现场应急救援实践,系统装备提高救护队员的救援效率,实现了灾区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送,提高了救灾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的避免了救援队员遇到的潜在危险,为科学救灾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项目研究成果目前成功得完成了数十次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并为煤矿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保障了广大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遥感摄影测量边坡安全检测与应急决策系统
遥感摄影测量边坡安全检测与应急决策系统针对采场边坡安全问题,综合考虑存在的边坡管理需求,将基于遥感测量的边坡监测技术、边坡稳定性评价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整合起来并运用到边坡测量预警以及对应决策的选择上来,实现边坡安全态势、动态变化、预测以及破坏应急与应对策略、准确测控和全维度防范,为矿山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对边坡稳定性做出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全范围实时监测。系统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矿区边坡稳定性的现状,并通过汇聚已有各类地质、采矿设计以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资料,系统主动性和动态地处理已有数据、信息和知识,以此对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预知性监控和评估。借助GPS数据分析和边坡稳性预测预警、基于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技术等技术,建立矿业边坡安全检测知识库和边坡稳定性预测系统,对矿区边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处理,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同时提高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管理水平和质量,为矿山采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之支撑。采场边坡稳定是影响矿山采矿安全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现有技术没能很好地协调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监测及其与边坡灾害及采矿生产之间的关系,没能充分整合多种数据、信息、知识等为边坡生产安全提供动态实时评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客运专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研究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项目创新性和先进性:构建了客运专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客运专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AHP权重分析法分析了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主要性能指标为应急监测和预报能力、社会控制能力、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三维应急演练与技能培训仿真平台
成果简介很多需要安全培训的政府和化工企业、 矿山、 矿井、 消防中控的培训机构等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针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应急演练与培训的仿真平台, 因为在一个真实环境中进行演练和培训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还存在人员安全、 不可重复性等诸多问题, 仿真系统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但仿真系统要做的非常逼真, 从而达到模拟真实环境的效果, 难度很大, 对仿真技术要求很高, 这也是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大量开展工作的原因之一, 本项目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将计算机仿真算法和三维场景模拟结合。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无人机侦检测绘的灾害救援现场辅助指挥决策研究
依据项目研究内容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情况,项目组开展了长航时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研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工艺研发无人机平台,通过对结构、动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优化,实现了50分钟续航时间;采用五拼相机方案,采集目标三维图像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生成现场三维模型;无人机侦察图像视频与现有消防救援指挥系统相对接,实现了无人机灾情侦察应用的拓展;采用微型化学传感器,泵吸式气体检测方案,实现了机载危化品泄漏实时的检测技术,并利用检测的数据,对灾害现场救援指挥提供辅助决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篇。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医疗器械高效抗凝、抗菌、润滑涂层技术
成果内容:用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覆改性生物材料及器件可得到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研发的仿生涂层构建技术可简便地用于多种医疗管路、导管及器械表面改性,显著降低蛋白质吸附达90%、细菌粘附99%、凝血及补体激活均减少80%以上。相关研究连续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关键技术通过陕西省技术成果鉴定,发明的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层的构建及调控技术国际领先。 成果用途: (1)仿细胞膜人工肺(高端产品)。血液蛋白质吸附减少90%,血小板粘附减少96%,凝血及补体激活均减少80%以上。抗血栓形成时间延长10倍。 (2)对血液透析器涂覆改性后可获得具有仿细胞膜涂层的血液透析器。可以显著降低对血液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凝血及补体激活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降低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瘙痒、头晕、恶心、呕吐、不宁腿综合征等过敏性不适症。 (3)将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层构建在导尿管、人造血管等管路内、外表面,可获得高效抗菌、抗凝、润滑等性能优异的医用导管。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成果授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201110203771.7 利用RAFT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的方法 授权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ZL201510013872.6 含磷酰胆碱和聚乙二醇的功能聚合物及其抗污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ZL201610120275.8 功能型仿细胞外层膜立体结构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ZL201510014112.7 贻贝粘附和细胞膜抗污双仿生多臂PEG及其制备方法 授权 ZL201910027531.2 一种仿生聚合物及制作耐久性双仿生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202011156925.7 一种两性离子聚合物与肝素复合涂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受理 202010000137.2 一种交联稳定聚合物刷涂层的构建方法 受理  
西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