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降温扫描-差示扫描量热仪
产品详细介绍该仪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120337217.3 。产品介绍:       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热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发领域。主要特点:1.全新的炉体结构,更好的解析度和分辨率以及更好的基线稳定性 2.气体质量流量计,精确控制吹扫气体流量,数据直接记录在数据库中 3.仪器可采用双向控制(主机控制、软件控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卞舒芹15312021471技术参数:1. DSC量程:  0~±500mW2. 温度范围:  室温~600℃~室温    风冷3. 升温速率: 1~80℃/min     降温速率: 1~10℃/min           4. 温度分辨率: 0.1℃5. 温度波动: ±0.1℃6. 温度重复性: ±0.1℃7. DSC噪声: 0.01μW8. DSC解析度: 0.01μW9. DSC精确度: 0.1μW10.DSC灵敏度: 0.1μW11.控温方式: 升温、恒温、降温(全程序自动控制)12.曲线扫描: 升温扫描&降温扫描13.气氛控制: 仪器自动切换14.显示方式: 24bit色,7寸 LCD触摸屏显示15.数据接口: 标准USB接口16.参数标准: 配有标准物质,带有一键校准功能,用户可自行校正温度和热焓17.外观尺寸:500*393*154mm(长宽高)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23
粉煤灰等固废耦合制备莫来石耐火材料新技术
北京大学工学院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耐火材料新技术。此技术的核心发明是通过研究粉煤灰、煤矸石、铝矾土等高温烧结过程中莫来石化的机理和莫来石化过程中晶粒的生长、聚集及网状结构的发展等显微结构变化,获得了粉煤灰等固废耦合制备莫来石复相耐火材料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进行工业示范。
北京大学 2021-02-01
废铅酸蓄电池湿法短流程回收制备性能铅炭电池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全球每年产生约500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超过70%的电子废弃物产生于中国,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及处置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典型的电子废弃物,截止2018年,铅酸蓄电池仍占全部二次电池的55%,拥有最大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火法冶炼的废铅膏回收再生工艺,温度高达1000 oC以上,产生大量挥发性铅尘和SOx,传统火法再生铅引发的“血铅”等环境污染风险受到广泛关注。考虑到电子废弃物具有资源性和污染性的双重特性,如何实现电子废弃物的清洁回收是本领域的难点。 本技术研发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有机酸短流程回收方法及柠檬酸铅两段法焙烧制备新型铅粉方法,进而制备出高性能的铅炭电池,实现含铅组分的高效清洁回收。铅炭电池由于具有电容效应,有望解决传统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密度低的不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粉煤灰等固废耦合制备莫来石耐火材料新技术
北京大学工学院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制备莫来石耐火材料新技术。此技术的核心发明是通过研究粉煤灰、煤矸石、铝矾土等高温烧结过程中莫来石化的机理和莫来石化过程中晶粒的生长、聚集及网状结构的发展等显微结构变化,获得了粉煤灰等固废耦合制备莫来石复相耐火材料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进行工业示范。
北京大学 2021-01-12
含硅固废(尾矿)绿色制备纳米孔道 ZSM-5 分子筛技术
本技术提出以无溶剂法合成ZSM-5分子筛,在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无溶剂参与,仅将初始原料研磨混匀后,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晶化反应,从而简化了合成工艺,实现ZSM-5分子筛低成本、高效、绿色合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带有多孔泡沫金属换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多孔泡沫金属换热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该集热器采用上下双冷却通道结构,并结合多孔泡沫金属层(6)进行换热强化,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元件的温度,提高光伏元件发电效率,同时将太阳能光伏元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传递给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从集热器出气口(11)排出后可以用于预热、干燥或者室内供暖等用途。本发明所使用的泡沫金属具有高热导率及高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太阳能光伏光热集热器的冷却效率,并且采用下进上出的流式,使得换热过程接近逆流换热,换热效率达到最高。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437312.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属于回转窑产品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回收系统,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的外径,高温段罩体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和送风管加热段,送风管加热段设于冷却筒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伸出冷却筒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的空气进口相连通。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消耗量、减少冷却设备被腐蚀的几率和改善操作环境的目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直吸式回收系统及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属于回转窑产品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回收系统,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的外径,高温段罩体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和送风管加热段,送风管加热段设于冷却筒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伸出冷却筒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的空气进口相连通。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消耗量、减少冷却设备被腐蚀的几率和改善操作环境的目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余热深度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供复合供能系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深度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供复合供能系统,该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溴化钾吸收式热泵机组、磁悬浮热泵机组、高温烟气换热器和烟气冷凝换热器等,其中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分为两条,第一条管路与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连接并驱动其实现制冷制热;第二条管路与高温烟气换热器连接,用于加热经过烟气冷凝换热器预热后的自来水至所需温度,高温烟气换热器的出口与烟气冷凝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相连;此外燃气轮机发电的一部分供给用户,另一部分用于驱动磁悬浮热泵机组制冷制热。通过本发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
浮游植物在表层获取光能固定CO2,形成颗粒有机碳(POC)往下沉降,在深海再矿化后生成铵(NH4+),从而为深海化能自养细菌/古菌提供了能量来源。因此,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所介导的两步硝化过程是实现光能传递到深海被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深海重要的供能过程,支撑了海洋“黑暗固碳”——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化能自养固碳,为深海生物圈提供了“新”的有机质,同时积累硝氮。由于亚硝氧化菌群研究的长期滞后,氨氧化和亚硝氧化功能群在深海的协作关系始终不明了,因此国际上对深海硝化菌群支撑的碳(C)−氮(N)耦合机理(定性)的理解仍极为有限,对C−N计量学关系(定量)的准确估算仍是空白。 该研究工作结合多组学分析、生理学实验、现场原位速率及动力学观测和模拟,以及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显著差异的代谢策略,及两步氧化过程耦合、硝化与黑暗固碳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建立了硝化菌群支撑的C−N、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计量学关系,量化了深海硝化过程对深海生物圈及全球海洋碳循环的贡献和影响。该工作为深海物质与能量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参数,对深入认识深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72 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