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天津市示范高职院校、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及企业直属培训基地,正在进行“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学院毗邻“一城风景半城湖”的团泊新城,著名诗人郭小川先生曾经生活在这里,并写下动人的诗歌佳作——《团泊洼的秋天》。 学院占地1447亩,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及油田培养和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现有在校生规模近5000人。 学院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创立了“工学结合、分段递升”和“学、训、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锻炼。除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的相关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山西省国新能源集团等区域和企业建立50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外,还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合作建设、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8大类80余个校内实训(场)室。学院校内石油工程、数控、焊接、汽修等实训基地均为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化工实训基地被确定为天津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投资规划重点支持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实训基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学院成立有天津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第62所和全国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第072站,可进行石油、石化、机械、电子及各类通用行业共计26个工种的培训、鉴定、考核,为学生实现“双证就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近年来,学院200多人次学生在国家和天津市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近30名学生因大赛成绩优异被保送本科院校深造。此外,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合作开发了“1.5+1.5+2”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同学搭建了理想平台。 学院十分重视建设富有石油特色的校园文化,曾两度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建设先进单位”,一度荣膺“河北省文明单位”。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俄罗斯教育考察团、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日本、美国、英国等多国客人曾多次来院参观考察;2014年,学院与中法地质公司共建钻井实训中心暨技术发展中心的建成运营,开启了学院对外合作的新纪元。 岁月更始、春华秋实。大庆的奋发精神在此延续,铁人的昂扬血脉在此传承。肩负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承载着八方莘莘学子的梦想,焕发出新时代继往开来的活力。全院师生正满怀希望和憧憬,争创 “四个一流”高职学院,铸就职业教育新的辉煌!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石油精炼中尿素深度脱蜡技术
石油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与能源,其高附加值开发与利用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所有的石油润滑油,为达到在使用温度下保持润滑油的流动性这一要求,润滑油中就不能含有大量的固体石蜡烃,因此在生产润滑油的工艺中必须采用脱蜡过程。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酮苯脱蜡法和加氢法来进行降凝。然而这两种方法需要“大装备,大投入”,以及复杂工艺过程、苛刻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对尿素深度脱蜡提出了全新的尿素深度脱蜡技术理念,制定了新型工艺路线,完成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油品脱蜡效果显著,在润滑油基础油的低温性能和低凝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石油热采注气装置开发
世界范围内裂缝性油藏所提供的原油储量占总储量的20%以上,对于这类油藏,传统的衰竭式开采过后,基岩中将残余大量的原油;水驱可以降低部分残余油量,但油井见水快、含水率上升快,发生水窜或暴性水淹现象;如果储层为油湿或中性润湿,水驱将绕过基质岩块而只采出裂缝中的原油。注气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将其应用于裂缝性油藏,不仅可以维持地层压力,还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石油热采注气装置利用液体燃料喷射燃烧原理,结合过程装备成套技术,集燃烧、机电控制与一体,产生一定压力、温度的混合气体注入油井。该装置主要有气体发生器、高压空气系统、油水供给系统、全自动电脑监控系统等组成。调节注气温度在250℃~350℃范围内,最大注气压力为25MPa。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 SBSS-51A2石油产品凝点测定仪用途:本仪器适用于按GB/T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标准,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技术性能:冷浴最低温度:SBSS-51A2 0~-51℃(双孔)SBSS-51A1 0~-68℃(单孔)控温精度:±0.1℃60S计时,数显控温 电源:220V 50Hz
菏泽圣邦仪器仪表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 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 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 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 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 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 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 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 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 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 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 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2-01
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项目背景及主要用途: 有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秸秆、城 市污泥等。其产生量巨大,且有机质含量高,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 染。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迫在眉睫。而厌氧发酵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到清 洁能源的转换,符合国家倡导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要 求,实现了环境与能源双赢的局面。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技术采用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对基质性质进行调节,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154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55 和效率,对有机固废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障 工艺系统安全运行。 技术特点: (1)反应装置停留时间短 (2)沼气产量高 (3)充分回收生物质能 已有示范工程: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发酵示范工程(深圳) 应用领域: 该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天津大学 2021-04-11
应用廉价有机固废快速熟化滩涂土壤技术
本技术创新利用廉价有机固废快速改良滩涂土壤,增加滩涂土壤的有机质。一方面,将有机固废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有机固废焚烧带来的 C 排放;另一方面,为滩涂土壤快速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应用廉价有机固废实现滩涂土壤 3-5 年即可种植农作物。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含水有机固废直接阴燃处理技术
本技术针对高含水有机固废提出无需干化、直接阴燃的技术路线,从原理上克服了低热值固废焚烧处置的技术劣势。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我国城镇有机固废具有高含水率、低热值的特点,传统的焚烧处置技术往往能耗高、投资大,难以推广应用。本技术针对高含水有机固废提出无需干化、直接阴燃的技术路线,从原理上克服了低热值固废焚烧处置的技术劣势。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生物质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及应用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天津市生物质类固废资源化技术工程中心)的“生物质固废资源化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属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领域(环境保护专业)。该项目成果经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组织的以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是“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主要研究内容 (1)开发了可降解生物质固废(园林绿化垃圾、秸秆、禽畜粪便等)的微生物菌剂和除臭技术,可将生物质固废在5-10天内快速转化为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农业部标准(NY525-2012、NY884-2012)。 (2)研发的酵母菌剂能有效利用玉米芯、秸秆等农业固废,通过生物发酵技术提高了饲料中蛋白含量并改善饲料适口性。 (3)开发了能在6小时内将厨余垃圾减量化80%以上的无臭降解技术,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开发了新型设施化蚯蚓养殖技术及装置,有效提高蚯蚓养殖效率,提高蚯蚓品质,降低人力成本。 (5)设计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提取秸秆、园林绿化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纤维素,以及离子液体催化水解纤维素生产化工基础原料5-羟甲基糠醛。 (6)研发了多种基于生物质的防结焦、防结渣添加剂和清洁燃料,开发了生物质锅炉系统,有效降低 SO2的排放。 (7)根据微生物降解菌群及酵母菌群的生长、代谢特征,开发了基于太阳能技术的生物反应装置,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2、经济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开发了有机肥生产技术、饲料生产技术、高效纤维素提取技术、绿色5-羟甲基糠醛合成技术。本项目的核心技术已被天津、山东、江苏、深圳等省市14家企业应用,近三年累计销售收入1.03亿元。 本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和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开大学 2022-07-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