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动曲线锯
220V或低压充电;锯割能力:木材厚度不小于50mm。符合QB3883.1。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动机
了解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简单原理。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动计时仪
产品详细介绍          高速摄像计时系统应用及市场普及(高速摄像计时仪又称电动计时仪)一、 高速摄像计时系统的介绍高速摄像计时仪可达1/4000秒的计时精度,拍摄4000张/秒的清晰彩色图像根据运动员佩戴的号码簿可在最后一名运动员冲击后5秒内直观、准确的判决出运动员的名次和成绩,做为径赛裁判员判定运动员最终成绩的唯一标准,也是径赛成绩被正式认可的唯一权威测量手段。高速摄像计时系统分为起点发令、终点摄像判读两大部分。1、起点发令部分有两种产品可以供用户选择的产品:(二选一)1) 发令传感器发令传感器是通过发令枪声震动启动电讯号的一种装置,与终点摄像主机通过无线电波通讯,终点摄像主机接受到无线电信号启动计时。发令传感器一般应用在人数多、现场嘈杂的环境中,诸如基层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及龙舟比赛等项目上。2) 电子发令枪电子发令枪是一种集成国际标准的发令语音自动播报、开始信号声、闪光、启动电讯号的装置,与终点摄像主机通过无线电波通讯,终点摄像主机接受到无线电信号启动计时。电子发令枪一般应用在大型赛事、体育考试等参与人数少、现场噪音小的项目上。 2、终点摄像判读由高速摄像主机、电脑及管理程序组成,所起到的功能及作用分别为:1、 高速摄像主机的组成及功能(黑白/彩色两种摄像机,放两套是主/辅机)高速摄像主机由无线信号接收机、高速摄像机、计时单元组成。其功能接受起点发令无线电讯号,启动计时单元,拍摄运动员冲刺的图像。2、 管理程序的功能管理程序的功能包括赛事信息录入、编排、图像采集、成绩/名次判读,报表输出。图示为判读界面及彩色摄像机的输出画面。PS:运动员所佩戴的号码簿(可以为两位数及三位数)二、 长距离跑步项目的应用在500人以下的长距离跑步项目上用电动计时仪的优势在于:携带方便、架设简单、判读直观。1、 携带方便:一个小箱子随身携带,特别适合户外项目2、 架设简单: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架设起来即可投入使用。3、 判读直观三、 马拉松项目的辅助在非净计时马拉松项目中,采用的是听枪计时,和高速摄像计时的发令传感器取得启动信号的原理一样。由于部分运动员佩戴芯片方法错误、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芯片未感应到,这时候高速摄像计时系统可以作为计时的辅助设备,可以精准的判读出前面几百名运动员的精准成绩。国内其他公司在马拉松、竞走、自行车等项目上一直用高速摄像计时系统作为成绩的补充,保证前几百名运动员的成绩不出现遗漏。四、 田径运动会、体育考试、体质测试对高速摄像计时系统的需求对于径赛,传统的秒表测量方式很难做到准确、公平和高效,而且使用传统的秒表需要24名手计时裁判员,用高速摄像计时系统只需要2~3名裁判员。高速摄像计时系统作为径赛计时测量仪器既可以弥补传统测量准确度的不足,又能做到公平公正和高效率,是现代化田径场地径赛部分的核心设备。随着国家对于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视,学生的体质测试、体育考试、各级别运动会对于高速摄像计时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图示为南方某小学在校运会上使用高速摄像计时系统五、 其他竞速项目的应用及普及高速摄像计时系统适用于竞速项目的计时:如田径、赛车、赛马、赛艇、赛狗、滑冰、龙舟、场地自行车等竞速类项目。龙舟、赛艇计时:赛马计时:自行车计时: 赛狗计时:赛车计时:六、 与同类型产品相比优势1、 摄像机拍摄角度大,无需搭建计时台,放地上即可使用2、 摄像机容量大拍摄时间长(适用于人数多项目)3、 拍摄判读同步,可同时进行多组判读(适用于体育考试)4、 外置电池可供设备持续10小时的不间断使用(适用于户外项目)5、 数据云服务,可实现成绩信息实时上传。6、 …………
广州市恒康佳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形状相关性活动轮廓模型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相关性活动轮廓模型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针 对连续超声图像中病灶区域形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进行挖掘并构建形状相关性的低秩模型;步骤 2: 构建基于低秩约束的活动轮廓模型;步骤 3:构建基于增广拉格朗日的优化算法用于快速计算分割结果。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基于有监督统计学习的分割方法在训练集不足和面对超声图像中病灶区域边缘模 糊和病灶区域形状形变的情况下分割结果不准确的结果。 
武汉大学 2021-04-14
绳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
一、项目简介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典型人机合作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协助患者保持平衡能力和帮助患者实现运动功能的恢复性训练,由于患者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 因此对机器人的柔顺性、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鉴于绳索牵引并联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并联运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惯性小、柔顺性好等优点,而且不存在刚性体的碰撞、冲击等缺点,非常适合于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控制。 二、前期研究基础 目前本研究团队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已有广泛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器标模所构建的原理样机,采用八绳牵引的六自由度冗余约束并联支撑技术,该系统具体包括机械传动子系统(采用八绳布置方式,通过万向滑轮,分别连接飞行器模型与电机驱动端)、运动控制子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多轴运动控制卡和伺服驱动器,基于并联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鲁棒控制方法,实现对期望轨迹的高精度跟踪)、模型位姿测量子系统(采用相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模型运动轨迹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绳拉力和气动力测量子系统(在试验模型设计了内置式六分量测力天平,以实现对气动力的实时监测)。 结合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将进行绳牵引并联康复机构方案设计,系统运动空间与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等;采用智能传感器技术与控制技术,搭建原理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实现康复机构的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运动训练。 三、应用技术成果(1)应用技术成果(文字加图片) 截止目前,本课题团队研究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在四项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不仅在实验室搭建了多功能原理样机(图1),更在实际风洞单位进行了试验验证(图2),表明了相关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拟将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方面,如骨盆运动、步态训练以及腕关节恢复等,相关示意图如图3-4所示。 四、合作企业 拟与校内相关学院与附属医院合作。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脚踏式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脚踏式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两组踏板转动机构、膝髋关节运动机构和脚踝关节运动机构。踏板转动机构包括:踏板和踏板轴,踏板轴一端与踏板连接,另一端与腿膝髋关节运动机构和脚踝关节运动机构连接。膝髋关节运动机构包括:中轴、传动轮和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相对中轴的中心点对称布置。脚踝关节运动机构包括:左、右套筒、输入传动机构、左、右传动机构、两组输出传动机构,左、右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向相反。本装置实现了绕同一个中心线的膝髋关节运动和脚踝关节运动的传动,实现了患者下肢六个关节的主被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康复机器人及智能辅助控制器具
能轮椅:功能特点:自动避障、话音及身体姿态控制、锂电池组管理。 通过应用个性化压力坐具,实现压力均布和调节,减轻局部软组织发生压疮的风险,并对坐姿进行矫正,降低脊柱侧弯等病人脊柱形态进一步恶化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利用超声和红外传感器,可发现运动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并自动绕行。临近沟坎时,可自动刹车。可监测轮椅侧倾程度,防止轮椅侧翻;通过话音控制轮椅运动、通过头部动作控制轮椅运动、通过语音或头部姿态实现手机操作;采用先进的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提高了续航能力,并为车载设备提供更加充沛的能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穿戴式肘关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穿戴式肘关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便携式可穿戴的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偏瘫患者,尤其以脑卒中患者并发的偏瘫后遗症人群为主。本装置拥有三种训练模式:被动训练,主动助力训练以及对侧训练。患者穿戴本装置后,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训练。且装置具有良好的仿生性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控制模式(语音控制,肌电控制,移动终端控制),以满足患者各种训练需求。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 机接口和运动功能康复
项目简介: 运动想象 ( Moto r Im agery) 是一种重要的人脑高级认知功能。目前的理论认,为运动想象,即对动作的心理表征,大脑以第一人称对特定动作行为进行内在的精神排练,而实际上不产生任何运动表现。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与运动控制有显
西华大学 2021-04-14
XM-85B电动语言十四电动针灸模型
XM-85B电动语言十四电动针灸模型   XM-85B电动语言十四电动针灸模型一侧示肌肉、皮神经,一侧示十四经脉、穴位及经外穴,共展示360个穴位点及十四经脉起止经过(含经外穴),控制面板上有各条经脉对应的按钮,按动按钮,有灯光显示及语音播报经脉线名称及其经脉上对应的穴位名称。 尺寸:高85cm 材质:玻璃钢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