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是2003年由安徽医科大学创建,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2017年11月遵照教育部26号令要求,由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是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行的本科高校。学院秉承安徽医科大学90余年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宗旨,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办学、质量兴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医学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学院依托安徽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结合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需求,先后建立了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护理系、药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公共课程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现设有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学生完成规定课程和实习内容,经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放由教育部注册的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 拼搏铸就辉煌。近年来,学院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学院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近年来,在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中荣获多项奖励,并7次摘得优秀组织奖;在校学生还积极参加医学、数学、体育等各类竞赛活动,并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平均考研录取率达到20%以上,部分专业达到30%以上。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省级重大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8项,精品课程1项,教学团队1项,博士基金1项,获得省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学院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引入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优质资源,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为一家集教育、科技、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从事教育30年以来,在举办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学治理运营管理团队。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新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符合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为学院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安徽医科大学“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办学传统,弘扬“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坚持“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着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021-02-01
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在清华大学启动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科技伦理治理指导性文件,也是继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成立之后,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日前,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启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新华社 2022-03-25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创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立为独立学院,2011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以文学学科为主,以语言学科专业为优势,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设有英语学院、西方语学院、东方语学院、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体育部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阿拉伯语、泰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工程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美术学、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等3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157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7.15万平方米(不含在建),有渝北和綦江两个校区,其中渝北校区占地566亩,校舍建筑面积23.45万平方米,地处国家级开发区——重庆市两江新区,距重庆江北机场3公里,距重庆市中心15公里,拥有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教学、实验实训、运动和生活设施;綦江校区占地1006亩,校舍建筑面积13.69万平方米,地处重庆东大门——綦江区东部新城,离重庆市中心40分钟车程,目前已建成教学楼、实训大楼、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医院、食堂、餐演中心等配套的校舍设施,校园内建有长1200米,宽100米的樱花景观大道,栽种樱花树近万株,校园内还建有栽种多种花卉植物的北辰公园。两个校区的学生公寓均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校园内环境幽美,空气清新,功能完善,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渝北、綦江两个校区均建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其中渝北校区图文信息中心有16365平方米,綦江校区有13912平方米,图文信息中心总面积达到30277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3万册,中文期刊1017种。馆内建有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阅览平台,拥有多个全文数据库及考试资源等。学校已建成双万兆核心、万兆骨干,汇聚万兆、千兆到桌面,渝北校区和綦江校区万兆光纤互联互通,两校区无线宽带网络信号全覆盖,校园网络信息点达16000余个,被列入重庆市独立学院唯一一家“智慧校园”试点单位。学校建有语音、同声传译、录播、计算机基础、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图形设计、自主学习中心等实验实训室47个,还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0余个。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57人,其中专任教师7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45人,占6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19人,占30%。教师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重庆市学术带头人3名,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优秀女园丁、优秀外籍教师、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等荣誉20余人。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建校以来成效突出,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和俄语3个专业是重庆市本科高校特色专业,“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是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翻译理论与实践》是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是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 学校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3293人。办学以来,致力于培养“通外语、精专业、重实践”的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近五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举行的外语演讲、翻译等学科竞赛和文艺体育比赛活动中,获得各级各类奖励350多项,其中,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或前三名的奖项205项。2009届毕业吉克隽逸走红歌坛,2014届毕业生张红瑜引领30多所高校1.2万名大学生创业,2017届毕业生黄超被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自强之星”称号。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考研率稳定在报考人数的30%左右。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目前,学校已与英国、美国、新西兰、法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等15个国家的3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的学生近1000人,充分体现了学校“外语+”和国际化办学的特色。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为表彰学校在2016年对意中关系的友好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授予我校“2016年度金椒奖”。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间先进组织”“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适应和服务建设文化强国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需求,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等教育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弘扬“拼搏、团结、奉献、包容”的南译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校园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转设增硕、争创一流”为目标,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及交往能力的“通外语、精专业、重实践”的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广泛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2021-02-01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坐落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首批确认、由河北科技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设有招生专业62个,在校生13000余人,生源范围遍布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是一所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经过四年的培养与塑造,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2015年,学院被河北省教育厅遴选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加入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作为改革试点,学院以提升高等教育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以紧密对接职业需求为主线,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落实在各教育环节,构建了"四四制"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秉持产教融合的理念,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系统构建学生就业体系,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让用人单位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毕业生。 学院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兼顾个性的"面、线、点"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视创业师资团队建设,聘请校外企业家导师,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为学生构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院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为技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倡导教学与科研融合,推进课程改革,开发专业创新课程,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搭建了研究生贯通培养平台,通过学习研究生基础延伸课程和参加科研课题,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近年来,众多毕业生进入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学院以提升学生全球化视野、国际竞争力为国际拓展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拓展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目前,学院已与境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通过师生交流、学分互认、课程互选模式,构建中外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机制;积极举办海外游学、短期学分课程、境外实习实践项目,构建内容丰富的国际交流教学平台。 办学以来,学院多次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先后多次全方位报道学院的办学成绩。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紧紧抓住转型发展契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中奋发有为,努力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2021-02-01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华北电力大学与河北省电力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04年经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评估为合格办学单位。科技学院占地约500亩,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教学设备齐全,依托华北电力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拥有先进的英语语音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火电机组仿真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图书馆藏书42万册。同时,科技学院还共享华北电力大学雄厚、丰富的教学资源。 科技学院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现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基础学科部等6系1部,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产品设计、软件工程、英语、土木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科技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在校生近7000人。学生毕业后授予国家统一印发的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授予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科技学院教学组织完备,设有院长办公室、教学工作部、学生工作部、人事工作部、图文信息中心、保卫工作部等行政管理部门;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辅助、学生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运行规范、有序。 科技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以华北电力大学优质教师资源为依托,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吸引名师来院任课。学院现有教师近500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占40%以上,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90%以上。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和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100余篇。 科技学院以创办具有电力特色的全国一流独立学院为宗旨,按照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起施展才华、发挥能力的平台。科技学院师生在历年“外教社杯”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广告艺术设计大赛、河北省大中学生武术比赛等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三十多个、省部级奖项一百五十多个。就业方面,我院历年毕业生离校前初次就业率在85%左右,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质量高,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毕业生上研率保持在10%到13%之间,相当数量的同学实现了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的梦想。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本着“办一所负责任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思想,认真履行“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承诺,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2021-02-01
大连海事大学开发航海教育在线实操训练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对航海教育的冲击日渐显现。虽然各航海院校和船员培训机构的航海类教师已通过各种远程教学软件开展了理论课程教学,但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航海类实操课程来说,迫切需要能够进行网上实操训练的模拟软件。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动态仿真和控制实验室尹勇教授团队联手大连海大智龙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了远程航海教育在线实操平台,日前正式上线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雷达/ARPA模拟实训软件、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智能配载、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消防训练模拟、救生艇筏收放模拟、锚机缆机等甲板机械操作模拟等十几种模拟实训软件和资源包。疫情期间,国内外各航海类兄弟院校及各企事业单位均可免费使用。尹勇介绍说,实操训练课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技能操作课,在航海类学生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2月10号复工后,实验室教师和海大智龙公司的开发人员迅速确定了航海教育在线实操训练平台的系统框架和开发方案。经协力攻关,用30天时间就快速整合了实验室和公司现有的成熟实操类产品,搭建了远程航海教育在线实操平台,解决了目前航海教学和培训单位的航海类实训教学无法开展的难题。 平台推出的中英文版本系列在线实训产品完全满足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国际公约(STCW)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大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规范》中关于船员培训与评估的相关要求。“之所以能这么快开发上线,是因为大连海事大学在这方面有近20年的积累,这次开发的线上资源,操作页面和内容与实验室里学生使用的软件一模一样,学生可以不受地域和开放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相关的训练。”登录航海教育在线实操训练平台,可以看到多种不同内容的学习系统。智能配载计算机在线学习系统内包括散货船、液货船、集装箱船、多用途船等多种船型,可用于航海类学生上课及沿海航区及无限航区三副及大副培训;JRC雷达在线训练系统采用分层显示、图像裁剪、岸线数据简化等技术,模拟真实雷达的各项功能,研发了“无纸化”雷达人工标绘仿真系统;GMDSS在线学习系统可用于GMDSS无线电操作员进行GMDSS设备操作项目的培训与评估;船舶操纵与避碰在线学习系统包括仿真项目、避碰规则介绍、号灯号型训练等内容,其中的在线虚拟仿真项目包含了靠泊、离泊、对遇、追越、在航工程船避让、受限制水域及干支流交汇水域等7种典型场景的仿真模拟……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11
安徽大学在理论数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陈昌昊教授与合作者结合丢番图方程与调和分析,给出了几乎处处Weyl和的最佳下界估计;并且对于Weyl和相关例外集,通过构造正则的康托子集,得到了相关例外集的Hausdorff维数下界估计。
安徽大学 2022-06-13
天津大学冷源监测预警浮标海试成功
近日,由天津大学应用海洋学团队自主研发的冷源监测预警浮标系统在国家海洋博物馆试验海域成功海试。该研发工作是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核电厂冷源致灾物报警预警软件验证及应用示范平台搭建研究”项目支持下开展的,项目负责人是苏荣欣教授,技术负责人是张学峰教授和胡浩丰教授。
天津大学 2023-03-01
北京交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下设“两中心、一园区”,校内基地主体面积1985平米,包含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其他场地面积5037平米。
北京交通大学 2022-08-10
安徽大学在理论数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数学科学学院青年教师钮维生和陈昌昊分别与合作者在偏微分方程均匀化理论、Weyl和度量理论等理论数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连续发表于数学领域国际顶尖学术期刊MathematischeAnnalen。
安徽大学 2022-06-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