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杂高层建筑高效抗震结构体系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备双层定型相变材料层的建筑外墙结构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双层定型相变材料层的建筑外墙结构体,其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定型相变墙板层、第一隔热层、墙体层、第二隔热层和内定型相变墙板层,其中外、内定型相变墙板层分别由相变 露环境下全年冷负荷最小,并当墙板层温度等于或高于 Tm1 时相变材料由固态融化为液态;该相变温度 Tm2 被设定为在其暴露环境下全年热负荷最小,并且当墙板层温度等于或高于 Tm2 时相变材料由固态融化为液态。本发明中还对两种定型相变墙板层的相变材料的组分及配料比进行了设计。通过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外墙冷负荷和热负荷,显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型建筑屋面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1 成果简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对于大型工业厂房、体育馆、展览馆、候机楼等跨度大、结构复杂的屋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设施系统。其功能是依靠水流自身的重力或水流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负压抽吸力将降雨产生的屋面积水安全、快速的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内,避免发生雨水通过天窗翻入建筑物内以及地面冒水等现象。 与现有的屋面排水系统相比,“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更先进的设计原理、理论和方法, 因此具有优异的排水能力、 自清洁能力、经济性和可靠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主要参考前苏联的设计方法,工程建设中完全采用重力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导致 20 世纪 50 年代屋面雨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很多问题,造成重大损失。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由清华大学和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清华大学王继明教授主持开始研究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研究组采用了掺气水流等更合理的理论,经过两个阶段的研究,研究成果于 1988 年编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 15-88,经过 20 年的实践验证, 取得了非常满意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研究组在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完善了原有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具应用价值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方法及“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本成果获得 1996 年教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是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工业、运输、娱乐、体育、民用等事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大型建筑的建设,安全可靠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价值。2 应用说明“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清华大学等单位结合国内具体情况经过长年试验研究、验证获得,属于自主开发产品。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程序、雨水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斗、连接管、悬吊梁、立管、固定件、排气装置)、施工要求和规定等。 应用时主要通过设计程序确定出专门雨水斗的位置、个数、悬吊梁的高度等关键参数,然后由建筑单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要满足相应的要求和规定。3 效益分析针对屋面雨水排水量 72 L/s,屋面雨水天沟长度 60m,且排水管材为焊接钢管的初始条件,分别采用现有屋面排水系统和“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 进行排除,结果显“改进型虹吸流雨水排水系统”建设材料消耗最少,建设成本比现有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节省 30%以上。
清华大学 2021-04-13
基于小样本学习的建筑施工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开发
悬赏金额:15万元 发榜企业:广东智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领域: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技术关键词:深度学习;变形预测;灾害预警
广东智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物联网智能无损检测技术
作为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保护,定期勘查和分析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成为文物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进行无损检测可直接为养护管理服务,也可为建立其健康档案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林木应力波无损检测仪,开发了相应的断层成像软件;提出了结合物联网、应力波、微钻阻力、探地雷达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无损检测方案。项目组拥有美国产的 TRU 树木雷达探测仪、德国产的 PICUS 三维断层成像检测仪和 Resistgraph 微钻阻力仪、美国产的SOC710VP® 便携式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等先进林木检测仪器。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古树名木、进口原木、城市行道树、文物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或质量分级。 该项目成果获得了 2015 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 3 月 17 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为本项目成果制作了 1 小时的专题节目。 技术指标: (1)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养护等信息的远程智能监控与管理; (2)利用基于连续波阵面展开及曲线路径跟踪的图像反演算法,提高林木应力波断层成像精度; (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木材性能退化分析评估方法,准确分析木材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结晶度和聚合度; (4)建立雷达电磁波介电常数与木材含水量、纤维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模型,准确分析古树名木内部结构及根系分布情况。 效益分析: 我国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古典建筑及古树名木众多,极具保护价值。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保护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应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天安门管委会、浙江省林业厅、杭州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锡市园林局、扬州市园林局、杭州市园文局、杭州灵隐寺、丽水市林业局、湖州市林业局、余杭区林业局、上海建工集团、浙江德升木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实际应用,成效显著。典型应用案例包括北京天安门朝房检测、北京宋庆龄故居检测、杭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健康检测、扬州瘦西湖公园古树检测、扬州个园及何园景区古树检测、无锡梅园古树检测、杭州城市行道树检测等文物保护项目。 授权专利: 基于单层线性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验证方法 CN201010290813.0 基于应力波技术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 CN201120310446.6
江南大学 2021-04-13
超高纯度DONOR产品系列研究
由江西师范大学化开发研究中心研制的超高纯DONOR-C/D系列产品其纯度可达99.9%以上,在工业生产中能明显改善树脂的性能和可加工性,是能够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聚丙烯助催化剂。该项目连续得到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新产品的资助。目前,该课题组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了80吨/年DONOR-C和20吨/年的DONOR-D工业生产装置,产品分别在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安庆分公司和福建炼化有限公司的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多年工业应用,产品已销往中石化、中石油系统有关聚丙烯企业,并出口韩国、俄罗等国家和地区,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2004年和2005年,超高纯DONOR-C研究和高纯度DONOR-D研究分别获得200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5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仿细胞膜人工肺高端产品
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成果内容:国产人工肺产品,用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溶液涂覆改性处理后即可得到仿细胞膜人工肺(高端产品)。改性技术及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可能降低心肺手术的短期死亡率及加快术后恢复时间。相关研究连续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取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关键技术通过陕西省技术成果鉴定,发明的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涂层的构建及调控技术国际领先。 成果优势及用途:对人工肺、血液透析器、血管支架等进行改性,可获得国际领先的性能指标。对国产人工肺涂覆改性处理后,蛋白质吸附减少90%,血小板粘附减少96%,凝血及补体激活均减少80%以上。 成果成熟度:仿细胞膜人工肺高端产品可小批量生产,已经完成动物实验。 预期成果收益:获得国家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约需投入2000万元(占40%)。若以建10000套/年规模的装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约2000元/套,销售收入6000元/套人工肺,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年,投产后约8个月可收回成本。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0610105049.9 仿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010192087.9 仿细胞外层膜结构聚合物交联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陕科鉴字[2014]第019号 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 鉴定成果 国际领先
西北大学 2021-05-11
红景天系列产品加工技术
成果描述:红景天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a L),是在高原海拔3400-5700米纯净无污染环境下生长的一种珍贵药用植物,是继"人参"、"刺五加"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种重要的保健药用资源。红景天含40余种化合物,主要有甙类(红景天甙、熊果甙、卢丁甙等)、黄酮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等。现代医学研究指出:红景天应高原高寒缺氧、大风干旱、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大等恶劣多变的生态环境,为环境适应性药物,用于军事医学、航天医学、运动医学上收到较好疗效。其重要功能有:抗缺氧、抗疲劳、对中枢神经的双向调节、延缓衰老作用、抗毒、抗辐射和防癌、对内分泌系统的双向调节等。我们研究开发的红景天产品剂型丰富,包括胶囊,含片,口服液。市场前景分析:产业化成果。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转让2家企业,均在当年实现赢利。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所有原料符合中国卫生部关于保健的原料要求,产品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功效成分指标和安全性均符合卫生部有关保健食品的相关要求。
四川大学 2021-04-10
“带有标识的吸痰管”产品转化
机械辅助通气后人工气道的管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吸痰过程中无法识别吸 入管道的深度,常常损伤气管隆突,造成气道损伤。本项目拟转化一种带有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的吸痰 管,用于提醒所述吸痰软管插入到对应气管插管中的深度,便于指导临床护士安全有效的吸痰操作,避免 气道损伤。
中山大学 2021-04-10
酱菜系列产品深加工
以山东特色大宗蔬菜为主料,结合抽真空包装、巴氏杀菌等方法研制出了 色香味俱全、经久耐保藏的速成低盐酱菜。产品主要突出快速、低盐、不含人 工防腐剂的特点,符合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新潮流。该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可以 为酱菜在工业化生产中的条件控制及安全性提供依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91 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