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能环保固体燃料
目前,市场上的火锅燃料以固体酒精为主,一般以甲醇、乙醇为主要原料。为了降低成本,市场上出售的多数是以甲醇为原料的固体酒精。在燃烧过程中甲醇的挥发不仅给人的眼睛带来刺激,而且容易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中毒的危险。另外采用易挥发性的液体作为主要原料,给产品带来了一些缺点,如储存稳定性不好、易燃液体易渗漏,容易引起火灾,安全性很差。针对这样的因素,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出一种高能固体燃料。这种燃料为纯固体块状产品,使用安全,储存无任何危险性,可在家庭、酒店、宿舍、办公室使用,是目前固体酒精火锅燃料的替代品。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刺五加固体饮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固体脱硫技术开发研究
本技术采用固定床干法脱硫,蜂窝式脱硫剂,在无液相介入的情况下脱硫剂与 SO2 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脱硫剂的后处理也是在干燥状态下完成的,无废水、废气排放。该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并且不受气流温度的影响,脱硫剂使用寿命长达 3 年以上,主要是运行成本远低于湿法脱硫。
扬州大学 2021-04-14
固体推进式快速灭火样机
成果创新点 通过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气体介质来推动灭火介质前 进。 1.关键技术指标:可在 100 ms 内完成灭火剂喷洒、 300ms 内完成灭火抑爆。 2.核心解决问题、核心优势等:采用高沸点灭火剂作 为灭火介质,突破了新型灭火剂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灭火 装置在使用前常压贮存,有利于灭火系统大幅度减重。 技术成熟度 样机试验阶段。 市场前景 除了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固体推进式快速灭火样机
通过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气体介质来推动灭火介质前进。 1.关键技术指标:可在 100 ms 内完成灭火剂喷洒、 300ms 内完成灭火抑爆。 2.核心解决问题、核心优势等:采用高沸点灭火剂作为灭火介质,突破了新型灭火剂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灭火装置在使用前常压贮存,有利于灭火系统大幅度减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22207固体缩力演示器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教学固体激光器
产品详细介绍
河北丛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粉煤灰资源化的矿井防灭火成套技术及装备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6 年开始对基于粉煤灰资源化的矿井防灭火成套技术及装备进行研究。该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认项目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于 2012 年 9 月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该项目申请专利 6 项。该技术有效预防治煤自然发火事故,提高矿井防灭火能力。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示范
1. 背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氨氮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饮用水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如何进一步削减工业废水氨氮/总氮的排放总量,是改善水质富营养化状况的根本措施。2. 关键技术:高效吹脱与氨资源化技术及装置3. 技术原理本项目针对传统氨氮吹脱技术目前存在的缺点,通过对氨吹脱塔填料及塔内件结构等的改进,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在提高氨去除效率的同时,降低气液比,缩短吹脱时间,从而显著降低能耗;同时开发新型氨吸收-解吸溶剂,采用高效吸收-解吸技术获得一定浓度的氨水,从而实现吹脱气中氨的高效回收与资源化,同时吸收-解吸溶剂能循环使用,从而消除二次污染,变废为宝,进一步降低氨氮吹脱技术的运行成本;进而运用集成化技术,对氨氮吹脱技术和氨高效回收资源化技术进行优化集成,形成高效、节能、低成本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与资源化预处理集成技术,满足工业企业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技术需求。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热载体循环高效煅烧窑及产物气资源化回收技术
冶金行业中通用的原料煅烧工序如石灰窑存在能耗高、热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等问题,产物气大量浪费。煅烧窑内反应体系热量与颗粒间的传热存在加热不均,容易造成石灰颗粒的过烧等品质问题,因此降低石灰的活性度,使石灰产业的品质质量得不到提高。通过热载体循环高效煅烧窑及产物气资源化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烟尘以及 NOx 的排放浓度,提高产物活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41 2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