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轻质高强全焊结构泡沫铝合金夹复合芯板
结构材料轻量化是目前国民经济、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挑战,材料结构功能一体是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轻质高强泡沫铝合金复合夹芯板以超轻质的泡沫铝合金为芯层,与铝合金面板实现冶金结合,具有比重小,高刚度,高阻尼减振,高能量吸收的特点,同时实现与阻燃、电磁屏蔽功能兼容性,在先进交通、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调控的芯层泡沫铝合金孔结构,复合夹芯板的实现了同等质量钢板6倍的高刚度,同时比重仅与水接近,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我国重要装备制造。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微孔炭/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86150.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微孔炭/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煤沥青和氧化石墨为碳源,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将煤沥青和氧化石墨湿法混合,干燥后再与氢氧化钾干法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内,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微孔炭/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钾同时活化煤沥青和氧化石墨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微孔炭/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所制备的微孔炭/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高比容和高倍率性能等优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粘结型钐铁氮、钕铁氮、铁氧体永磁粉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粘结型钐铁氮、钕铁氮和铁氧体永磁粉末的复合永磁材料,由重量百分数为83%~98.9%钐铁氮永磁粉、钕铁氮永磁粉和铁氧体永磁粉末的混合磁粉、1%~15%的高分子粘结剂及0.1-2%的助剂组成。混合磁粉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数计)为:钐铁氮永磁粉2%~96%,钕铁氮永磁粉2%~96%,铁氧体永磁粉2%~96%。复合永磁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模压成型、注射成型、挤出成型以及压延成型。该产品具有内禀性能优异,价格低廉,耐高温,抗腐蚀和氧化性能良好,特别是通过调整混合磁粉的配比,可实现性能与价格可调的特点。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再生水处理的脱氮除磷抗菌复合水处理材料
针对再生水中氮、磷、有害病菌难以同步去除问题,以天然沸石为载体,对其进行盐-热复合改性,负载镧氧化物,再载入无机抗菌离子,赋予沸石同步脱氮除磷抗菌功能,为再生水处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氨氮初始浓度为 8mg/L、总磷浓度为 1mg/L、大肠杆菌浓度为 104cfu/L,复合水处理材料投加量为 2g/L,搅拌 3h 后,其脱氮率达到 99.2%,总磷和大肠杆菌均未能检出,吸附饱和材料可多次进行再生利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低密度高阻燃性复合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密度高阻燃性复合多孔材料是由以下组分复合而成:无机粒子0.1~5份,聚乙烯醇0.5~10份,阻燃性可交联聚合物0~5份,阻燃剂0.1~2份,该材料的密度为12~145Kg/m3,极限氧指数为34.5~47.5%,垂直燃烧均为V-0级,峰值热释放速率为50.5~135.8kW/m2,总热释放为5.6~13.3MJ/m2。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多孔材料采用了有一定阻燃效果的无机粒子和交联聚合物和少量添加适用于基体聚合物聚乙烯醇的高效阻燃剂,因而使得这种多孔材料不仅密度低,导热系数也低,隔音效果好,机械强度好,可用作隔热、保温和隔声材料,有利于节能降耗,可以达到高的阻燃防火等级,整个制备过程无废液、废气产生,安全环保。
四川大学 2016-09-12
建筑物开口的有源噪声控制
南京大学 2021-04-10
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优化研究
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优化方法研究,2007 年 12 月通过河南省教育厅鉴定。 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领域当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我国建筑用能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费 量的 27.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强制 性法令法规的颁布无疑对建筑节能、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 到,尽管新的城市住宅和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住宅相比其隔热保温性能有了较大提高,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建筑寿命一般在 50~100 年,加上人们对建筑热舒适的 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能耗需求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必将对我国的能源使用模式产生 强烈冲击。因此,我们急需开展新的、更为节能的技术研究和实践。 本项目研究目的是研究节能建筑外围护构件与被动设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以及与 建筑的结合与优化配置问题,最终应用于建筑设计与选择,其技术要点如下: 1. 介绍了室内热环境的几个影响因素,受传统民居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启示并考虑到现代 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出了现代住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2. 从能量角度论述了外围护结构如何通过设计来保持、阻止以及引入能量。 3. 利用计算机模拟能耗分析软件对工程实例的外围护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实 证研究。 4. 借助高精度热成像仪的拍摄,使得外围护结构的实验调查更加准确和直观。清晰的呈现 出采暖条件下外围护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窗户、窗框、缝隙等热工薄弱环节。 5. 利用能耗分析软件 DOE-2 对飘窗、空气渗透、遮阳方式、玻璃选用进行能耗分析,用数 据说明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一种装配式建筑架构组合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架构组合板,包括工字型板、连接条和锚钉,工字型板上成型有第一平面板,第一平面板的下平面中心成型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成型有第二平面板,支撑柱的下端位于第二平面板的上平面中心;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能大大提高架构组合板的抗压和抗弯强度,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不易发生破损,从而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相比之下,连接条的使用量较少,施工简单方便,施工效率高,适合大面积推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建筑结构自平衡静载试验装置
项目概况 建筑结构自平衡静载试验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构件的测试设备。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自平 衡原理,可完成钢桁架梁、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加载与采集的试验教学和科研任务。本项目 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试验装置的主体结构采用自平衡原理,由加载架横梁、侧竖梁、支撑梁组成自平衡系 统,施加的荷载由分离式千斤顶提供,结构构件的受力大小和变形特点由传感器感知,并传 输给应变仪,最后由计算机显示并储存,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具有操作简 单,多功能,测试空间开阔,造价低,稳定性强,安全可靠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大型 反力架、反力墙、试验台座等大型试验设备的功能。主要特点如下: (1)多功能自平衡:结构框架互为反力,加载操作简单、兼顾不同结构构件试验任务。 (2)多点加载:结构框架内、外互通,测试空间开阔,加载千斤顶可水平滑动,实现构件 的不同点加载,可完成构件的均布加载或集中加载。 (3)智能化:可选择手动或电动油泵自动加载,可根据需求设定数据采集的手动或自动化 程度。 (4)安全可靠:所有试验构件均有装置主体结构侧竖梁的防护,分配梁设有安全绳,试验 安全可靠。 技术指标 (1) 结构框架额定载荷 15 吨,框架变形 0-2mm; (2) 位移传感器量程 0-50mm,精度 0.01mm; (3) 数据采集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一种装配式建筑强电安装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强电安装管,包括第一塑钢套管、第二塑钢套管、管体、防潮层、隔热层、屏蔽层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结构,将最外侧的保护层分离出来并分为第一塑钢套管和第二塑钢套管,且第一塑钢套管和第二塑钢套管上开设有安装孔,具备固定功能,安装固定时无需另外使用配套的卡扣和紧固组件,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现有的强电安装管的最外侧保护层因加工成型的条件所限,无法加厚,也无法成型成复杂结构,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塑钢套管和第二塑钢套管可以单独成型加工成复杂结构,厚度也可根据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抗压及抗弯能力,适合大面积推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272 2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