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室内供暖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室内供暖控制系统,包括管道、控制模块、室内温度检测模块、室外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人员数量检测模块、执行机构、无线通信模块和远程管理终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室内温度检测模块、室外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人员数量检测模块、执行机构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管理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避免室内无人或环境温度适宜时,供暖系统继续进行供暖,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大大降低供暖成本和能源浪费,且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制备方法
由于高温下催化剂的聚集和失活,无法获得高密度碳管水平阵列,就提出了“特洛伊”催化剂的概念,解决了催化剂聚集的难题,实现了密度高达 130 根 / 微米(局部大于 170 )碳管水平阵列的生长( Nat. Commun. , 2015, 6, 6099 )。为了进一步实现碳纳米管的结构控制,他们发展了双金属催化剂( J. Am. Chem. Soc. ,  2015, 137, 1012 )、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 Nano Lett. ,  2015, 15, 403 )和碳化物催化剂( J. Am. Chem. Soc. ,  2015, 137, 8904 ),实现了不同结构碳纳米管的控制生长。通过对生长的过程的调控,实现了密度大于 100 根 / 微米半导体含量大于 90% 的碳管阵列的生长( J. Am. Chem. Soc. ,  2016, 138, 6727 )和小管径阵列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 J. Am. Chem. Soc. ,  2016, 138, 12723 )。
北京大学 2021-04-11
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及结构调控
包括高纯度不同石墨片层大小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及分离技术,石墨烯的立体 组装技术,如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石墨烯气凝胶、褶皱团状石墨烯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核反应堆结构的流致振动分析理论及试验技术
大力发展核电技术是国家重大发展的战略。核反应堆内的流致振动问题影响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成果来自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项目组长期从事核反应堆结构的流致振动研究,完成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试验研究等多项纵向及横向课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试验经验,获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理论成果,独立研制了多套先进的试验装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华龙I号、ARP1000,CNP1000及某舰载核反应堆等多种型号国产核反应堆的安全设计中,为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及核电技术出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4
水利枢纽厂坝隔(导)墙流激振动与结构优化研究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导墙或隔水墙这种轻型薄壁结构受到脉动压力的交变作用,导致结构物疲劳破坏和强烈振动的危险性,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应引起水工结构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也是水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天津大学1996 年至 2000 年先后开展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的“三峡水利枢纽厂坝隔(导)墙泄洪振动的水弹性模型实验研究”(编号:ZT-96(1)-7)和“三峡工程厂坝隔(左导)墙的优化研究”(CT-98-22-5)的科研项目;2002 年至 2003开展了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的“向家坝水电站消力池底板和导(隔)墙结构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项目;2004 开展了“三峡导墙振动的原型观测研究”。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导墙结构的流激振动和结构优化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原型观测,提出的创新性成果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对于导墙结构流激振动响应往往是其结构设计的控制条件,其结构的安全和结构优化设计与流激振动响应关系密切。但由于泄洪振动的复杂性,即激振源、脉动荷载时空相关和流固耦联效应的复杂性,通过单纯的水力模拟和数值计算难以正确确定导墙流激振动的响应。而采用泄洪激振的水弹性实验模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水弹性模型是对“结构——水体——地基——动荷载”四位一体的流固振动系统的模拟,它可以同时满足“动荷载”输人系统相似和结构系统动力响应相似,即满足水力学条件和结构动力学条件相似。通过水弹性模拟实验研究导墙结构流激振动的一般规律,建立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开展原型观测,提出导墙结构安全评价的指标以及安全监测、健康振动的理论分析方法,并通过原型观测来验证。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针对三峡工程导墙从水流条件和结构静动力条件两个方面来进行三峡工程导墙泄洪振动及优化研究,研究成果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实施,节省投资约 4000 万元,效益明显。 开展了向家坝水电站消力池导(隔)墙结构水弹性模型研究,优化了两个导(隔)墙体型。该研究成果对向家坝导(隔)墙的泄洪振动响应及其整体稳定性提供了科学的评价依据,为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关键的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被设计采用。结合导墙结构原型观测,应用提出导墙流激振动的反分析方法,可为导墙安全运行监测和健康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这种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其他泄洪消能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实时预警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成果的理论方法也可推广到溢洪道边墙的流激振动和安全监测。 应用领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服务。
天津大学 2021-04-11
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智能变频超前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高振强振动机械的基 于智能变频的超前控制系统,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由上位机、PLC、变频器、振动机、传感器构成 闭环控制系统,上位机主要作编程设计及与PLC的通讯,实现程序下载和上存,同时可对PLC程序运行实时 监控;PLC作为核心控制器,一方面与上位机交互,可实现编程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变频超前控制软件, 实施对变频器的变频输出控制;变频器一端与PLC相连接,另一端与振动机的驱动电机相连接;通过智能变 频控制使振动机的频率按照控制值变化,达到对振动机高振强、瞬态超高振强及其作用时间的有效控制,以确保振动机的正常运行。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DG34C 型消防车中置式水泵振动控制研究
针对 DG34C 消防车水泵流量在 55-67L/S 范围时(不同工况下,振动的流量范围略有变化),水泵进出水管、谁带出现明显振动现象进行研究,设计经济的、有效的改进方案(不允许更换水泵、水带),使该消防车水泵在流量( 0-67L/S)的各工况下,满足 GB7956规定的四小时连续该工作时间试验,水袋无损坏,并且水泵稳定工作时,水带与地面无周期性滑动摩擦。以 DG34C 型消防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车载中置式消防水泵在不同压力、流量工况下,水泵进/出水管及车架振动情况,分析振动源和车辆车架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包括基础平台、负载平台、 完全相同的六套单自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以及控制器,每套单自 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上下两端分别与负载平台和基础平台连接。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计算逻辑轴信号、计算逻辑轴控制信号、计 算物理轴实时控制信号和传递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刚度可调,能 够对 X 轴、Y 轴、Z 轴的平动方向及转动方向的六自由度微振动进行 抑制和隔离,能够适合不同的场合,可以有效的衰减不同频段的微振 动,为微振动环境下的精密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建筑物内去除VOCs等有害气体的新技术及设备
随着建筑物内特别是分布广泛的化学实验室、有机溶剂仓库和一些涉及有机溶剂化工生产车间内挥发 近年来化工园区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吸引投资的重要手 性VOCs等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其相应的控制与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技术成果针对目前室 段,同时其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存在布点不足,已有的园 内空气污染净化方法存在净化效果不理想、对设备要求高、作用时间长、能耗较大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区产业项目大多没有特色,产业链布局规划和配套服务跟不上园区的发展等诸多问题。 通过短程有序,形貌规整的类整体式催化剂的设计,充分利用类整体式催化剂在结构上的优势,金属和载 本技术成果拥有丰富的专家库资源,专长于为各类化工园区提供技术策划咨询服务,具体内容涵盖园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贵金属优异的催化性能,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对室内甲醛等VOCs的完全催化氧化脱 区的战略规划、产业链布局规划、化工项目可研等方面;同时延伸开展招商策划、目标企业招商资源整合 除。利用所开发的高效催化剂,已研制了空气催化净化系统和通风催化净化装置等相关设备。
中山大学 2021-04-10
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物联网智能无损检测技术
作为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保 护,定期勘查和分析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成为文物保护必不可少的重 要环节。对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进行无损检测可直接为养护管理服务,也可为 建立其健康档案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林木应力波无损检测仪,开发了 相应的断层成像软件;提出了结合物联网、应力波、微钻阻力、探地雷达等多种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无损检测方案。项目组拥有美国产的 TRU 树木雷达探测仪、德 国产的 PICUS 三维断层成像检测仪和 Resistgraph 微钻阻力仪、美国产的 SOC710VP® 便携式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等先进林木检测仪器。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古 树名木、进口原木、城市行道树、文物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或质量分级。 该项目成果获得了 2015 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 3 月 17 日,中央 电视台科教频道为本项目成果制作了 1 小时的专题节目。 技术指标: (1)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养护等信息的远程智能监 控与管理; (2)利用基于连续波阵面展开及曲线路径跟踪的图像反演算法,提高林木 应力波断层成像精度; (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木材性能退化分析评估方法,准确分析木材的纤维 素、木质素含量以及结晶度和聚合度; (4)建立雷达电磁波介电常数与木材含水量、纤维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模型, 准确分析古树名木内部结构及根系分布情况。效益分析: 我国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古典建筑及古树名木众多,极具保护价值。本项目 的研究成果将为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保护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降 低人力成本,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应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天安门管委会、浙江省林业厅、杭州天目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无锡市园林局、扬州市园林局、杭州市园文局、杭州灵隐寺、丽水 市林业局、湖州市林业局、余杭区林业局、上海建工集团、浙江德升木业有限公 司等单位实际应用,成效显著。典型应用案例包括北京天安门朝房检测、北京宋 庆龄故居检测、杭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健康检测、扬州瘦西湖公园古树 检测、扬州个园及何园景区古树检测、无锡梅园古树检测、杭州城市行道树检测 等文物保护项目。 授权专利: 基于单层线性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验证方法 CN201010290813.0 基于应力波技术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 CN201120310446.6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66 3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