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
一种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与被测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外导体共同完成测量。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为同轴电缆结构,有外导体和内导体,外导体与内导体均由若干箍筋、纵筋组合而成。介电常数测量设备由控制服务器、微处理器、信号源、功分器组、反向信号隔离器、定向耦合器、程控衰减器组、信号解析器组和测量连接端口组成,控制服务器连接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微处理器进行通信。本介电常数测量设备在不改变混凝土构件结构基础上,使混凝土材料自身成为一种智能传感材料。实时监测混凝土介电常数的变化,从而监测混凝土各阶段的健康状况,操作简单、可靠。
四川大学 2017-12-28
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包括穿过式磁化线圈、导磁元件、聚磁元件以及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其中磁化线圈用于将待检测钢管同心设置其中,由此在通电后产生沿其轴向分布的磁场;导磁元件呈板状结构对称设置在磁化线圈的外侧,用于使所产生的磁场沿着钢管法线方向分布;聚磁元件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导磁元件上,其下端贴近待检测钢管的外表面并保持间隙;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安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在通以高频电流时执行对钢管壁厚的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他的构造形式。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待检测钢管的局部位置形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与工艺
本项目采用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提高成形构件的堆积效率;利用激光约束电弧,提高成形金属构件的表面精度,减小加工余量;构筑出融合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激光稳定电弧、高速摄像监测、构件成形尺寸三维测量、工艺数字化监控等功能的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 1、 形成复杂空间曲面构件分区原则、切片方法与路径规划策略,建立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工艺方法、模型与窗口; 2、 研制出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工艺规划与系统总控软件; 3、 开发了专用于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的专用金属丝材。 实现大型舰船艉轴架、运载火箭过渡端框架与高层建筑多向钢节点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并进行组织与性能预测。 图1 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设备图 图2 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典型产品 【技术优势】 项目成果有效解决了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采用电弧增材整体制造时,面临的堆积效率较低,制造大型金属构件周期长;成形金属构件表面精度低,加工量较大;成形金属构件的晶粒粗大,各相异性明显的难题,将目前大型金属构件电弧增材制造的效率提高到了新高度。 【技术指标】 五束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 1)装备包括 CMT电源5台、六轴机器人系统3台、激光系统、工艺数字化系统、三维测量系统、高速摄像系统与缺陷除去系统; 2)三维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在300mm以内,可测量金属构件壁厚最大尺寸不低于250mm,测量误差在±1.0mm以内; 3)可成形高度大于2m、长度大于5m、宽度大于3.5m的金属构件,变形控制在0.2mm/100mm以内; 4)堆积效率≥1800cm3/h,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360小时; 五束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工艺总体软件: 1)具有模型解析重构、子模型选择、分区切片与9轴工艺路径规划、曲面切片、G代码及机器人离线编程代码生成、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系统控制功能与工艺数据库; 2)可实现金属构件组织、性能预测及成形质量主动控制,并显示构件材料 CCT图; 3)模型解析、拓扑重构时间低于10分钟,切片轮廓精度优于±0.1mm,单层切片时间<2s。 4)支持2000万以上三角形面片、尺寸4m以上STL模型; 5)支持任意空间曲面模型的路径规划,成形尺寸≥4000mm; 6)支持 6轴机器人+3轴龙门式床身协同控制的9轴工艺路径规划,成形效率达 1800cm3/h,全程误差≤0.5%,路径输出方式为G代码、机器人离线编程代码; 7)工艺数据库覆盖控制系统参数及工艺及材料参数,并建立典型工艺参数,加工误差范围≤0.5%;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4-21
对具有导磁材料保护层的构件腐蚀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具有导磁材料保护层的构件腐蚀检测方法,具体为:将导磁保护层磁化到饱和或深度饱和,在被测构件表面选取参考区域和待测区域,在两区域的保护层上设置脉冲涡流传感器,向脉冲涡流传感器激励线圈中施加方波激励,测取方波下降至低电平后传感器检测线圈内感应电压的衰减曲线,比较两区域的感应电压衰减曲线差异,即可判别待测区域相对参考区域的腐蚀情况。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涡流传感器、方波信号激励电路、信号处理电路、A/D 转换电路和计算机,脉冲涡流传感器带有磁化单元。本发明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轻质高强全焊结构泡沫铝合金夹复合芯板
结构材料轻量化是目前国民经济、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挑战,材料结构功能一体是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轻质高强泡沫铝合金复合夹芯板以超轻质的泡沫铝合金为芯层,与铝合金面板实现冶金结合,具有比重小,高刚度,高阻尼减振,高能量吸收的特点,同时实现与阻燃、电磁屏蔽功能兼容性,在先进交通、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调控的芯层泡沫铝合金孔结构,复合夹芯板的实现了同等质量钢板6倍的高刚度,同时比重仅与水接近,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我国重要装备制造。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纳米改性高性能外墙建筑乳胶漆
成果描述:建筑涂料在涂料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涂料占涂料消耗总量的30-50%。而且国外建筑外墙大多采用高级涂料装饰,已占到了建筑外墙装饰用材的90%。 该纳米改性高性能外墙建筑乳胶漆的性能远远好于国家标准中的优等品的指标,具有较好的耐老化变色、粉化的能力,同时其耐洗刷次数、耐污性能、耐水、耐碱性能也很好。 本项目的纳米改性水性外墙建筑涂料(乳胶漆)已在涂料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应用验证,同时具有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市场前景分析:建筑行业是建筑涂料的应用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同时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项目技术成果具有创新性,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四川大学 2021-04-10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升格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 2004年,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验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最高等级奖励。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区投入使用,学院总体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砥砺,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文明单位,建设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建设部确定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 学院有德阳、成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129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亿多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0人,全日制学生16162人,继续教育学生5035余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工程技术创新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3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5人。教授34人、副教授185人、“双师”素质教师331人。博士37人、在读博士39人、硕士580人、在读硕士29人。学院另有兼职教师445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 学院现有专业设置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材料、测绘、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经济、工程管理等专业大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现设15个教学系(院)、2个教学部,开设66个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四川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四川省精品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教材4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主持制订了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订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4个行业资格标准。主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编制了13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 面向未来,在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院将继续深化“强基础、重特色、求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持续的执业资格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绵薄之力。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建筑物“零变形”智能控制系统
建筑物“零变形”智能控制系统,是在主体结构上连接驱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力源、驱动装置、热电阻片、温度测量仪、智能锚固装置;驱动力源 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并布置在结构构件的体外,布置形状可以是直线、折线或曲线, 两端由智能锚固装置与主体结构锚固;驱动装置通过导线与驱动力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用于实现对驱动力源的驱动,热电阻片固定在驱动力源上,与温度测量仪连接;智能控 制系统包括受力状态监测仪、计算机控制系统,受力状态监测仪安装在主体结构的控制 截面处,经计算机控制系统与驱动系统连接,形成闭合的控制环,计算机分析处理结构 构件的受力信息,并控制驱动系统的作动。可精确控制建筑物形变。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柱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柱,包括中心柱、直角柱、连接片、橡胶垫和螺柱,四个直角柱固定在中心柱的外侧;连接片将相邻两个直角柱固定在一起,防止相邻两个直角柱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提高了连接强度;相邻两个直角柱之间均插入设置有一个橡胶垫,起到了隔离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结构,实现了可拆卸式设计,实现了循环利用和节省环保;且拆装步骤简单,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工及运输方便,降低了建筑成本;较好的满足了模块化建房对承重柱的要求。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
恐怖袭击或生产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所引发的各种突发性爆炸事件,导致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严重干扰和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爆炸一旦发生,不仅直接对爆源附近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杀伤和毁坏,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作用到周边建筑上,会引起建筑结构的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塌,加剧灾害程度。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抗爆安全性,降低建筑爆炸灾害,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世界各国的军事工程都有较为完善的抗爆防爆安全措施,甚至可以抵挡核武器的攻击。而近年来国际上日益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