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快速制造系统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种价廉、质轻、来源丰富的石油副产品,用途广泛,在包装、装饰及广告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真空实型消失模铸造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应用大量的聚苯乙烯消失模;在广告、装饰装潢领域,应用日趋广泛。目前国内外聚苯乙烯材料成形加工技术,有两种方法:对大批量生产,采用一次发泡聚苯乙烯泡沫珠粒,在模具中发泡成型的方法。这种方法除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胶原蛋白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蛋白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首先以制革皮边角料为原料制备白皮粉,然后将白皮粉和双醛淀粉按质量比10∶(1~10)共混,并添加白皮粉干重10%~30%的增塑剂,室温下搅拌1~3小时,之后于50~180℃,100~300rpm条件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加工,制备得到胶原蛋白塑料。本发明制备的胶原蛋白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可降解性,在生物材料、食品和医药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川大学 2016-10-27
高强导电工程塑料的关键制备技术
本成果通过复合材料各组分界面性质研究,精密控制复合材料的组分和亚微观结构,从而采用通用的复合工艺,通用工程塑料基材和市售的膨胀石墨和碳纤维,再经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处理技术之后,获得具有高电导率和很好力学性能的抗电磁工程塑料。
扬州大学 2021-04-14
大中型薄壳塑料制品焊接技术
大中型薄壳塑料制品焊接技术是专门针对大中型塑料板面(桌面、座椅、壳体、箱体等)进行封端和连接焊接技术,其中包括材料改性、焊接装备、焊接工艺优化诸方面,该焊接技术适用于PVC、PE、PP、PMMA、PA、POM、PS、ABS、PC等塑料(见图)。其焊接特点为:①焊接强度为塑料本体强度;②焊接外表面质量与焊接前完全相同,即不影响焊件原有的表面花纹;③焊接工效高,焊件受热受压时间短;④不需要辅助助剂,节能、环保、焊件便于回收利用。
四川大学 2021-04-14
透明塑料管、ppsu管、透明尼龙管
产品详细介绍透明塑料管、透明管第一品牌振兴塑业,专业生产各种塑料透明管材,品种包括透明塑料管、透明塑胶管、塑胶透明管、PET透明管、透明PET管、petg透明管、透明petg管、PS透明管、透明PS管、gps透明管、透明gps管、gpps透明管、透明gpps管、透明abs管、PC透明管、透明PC管、PVC透明管、透明PVC管、PMMA透明管、PU透明管、ABS透明管、尼龙透明管、透明压克力管、透明PU管、透明as管、as吸管、san管等等。如果您需要塑料透明管,或者您是灯饰商、建筑商,需要更低的价格、更高的质量、更短的供货期和更多的选择,那您需要找的可能就是我们。我司还生产各类特种塑料透明管材,如petp管、psf管、聚砜管、psu管、pes管、聚醚砜管、ppsu管、tcs管、tpx管、bs管、cr-39管、j.d.管、jd管、cr39管、cfup管、si管、mcoc管、pmp管等等,物美价廉。透明塑料管专家——能生产种类最多的塑料透明管品种,包括各种材质的透明、半透明、乳白、各色管材,形状包括平管、内外齿、带槽管、及棒材等,广泛适用于灯饰、建筑等等行业。 外径范围 4 ~ 200mm。 透明塑料管、透明管第一品牌振兴塑业,下辖塑机和塑胶两个分厂,塑机分厂自产自销透明塑料管、透明塑胶管、塑胶透明管挤出机,塑胶分厂使用塑机分厂自产的10条塑料透明管挤押生产线,自有大型模具车间开发模具,开模费用低廉至零。机械塑胶模具三位一体,自产自用自销,行内独例,技术力量雄冠业内。现有透明塑料管材规格近万种,已成优质塑料透明管的代名词,是连同行都尊重,被口碑相颂的模范品牌。欢迎登录我司页面,详细了解透明塑料管相关介绍和库存情况。生产产品呈列:透明管、透明塑料管、塑料透明管、透明塑胶管、塑胶透明管、pet透明管、透明pet管、pc透明管、abs透明管、透明abs管、pvc透明管、透明pvc管、petg管、pp透明管、透明ps管、as管、as吸管、san管、ps透明管、gpps管、gps管、透明尼龙管、petp管、psf管、聚砜管、psu管、pes管、聚醚砜管、ppsu管、tcs管、tpx管、bs管、cr-39管、j.d.管、jd管、cr39管、cfup管、si管、mcoc管、pmp管等等。
广东(港惠)振兴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8孔) 试管架 塑料试管架03008
产品详细介绍 1.产品为8孔型式,由试管孔板、支撑板、试管棒、底座组成,采用透明聚碳酸酯注塑成型; 2.产品外形尺寸为240mm×63mm×74mm,试管孔孔直径为22mm,试管防止棒棒顶端外直径8mm,底端外直径10mm,棒高65mm;底座上与孔上下对应有圆弧孔穴,孔穴断面孔直径为12mm,深3mm; 3.支撑板与试管孔板底座结合牢固、与底座垂直,试管孔板与底座平行; 4.省级检测合格报告。
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金属圆管爆炸复合技术
成果创新点 主要技术创新路径:申请人依据经典爆炸复合理论, 利用水下爆炸手段研发了多金属管水下爆炸复合技术。利 用水作为传压介质和约束材料,将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和气泡脉动能量渐变加载于覆管(内管),使覆管发生塑性 变形同时基管产生弹性变形来实现管坯的复合相结合。 关键技术指标:基复管精确定位、爆炸参数的合理选 择以及金属爆炸索的制备。 核心解决问题、核心优势等: 1) 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金属圆管爆炸复合技术
主要技术创新路径:申请人依据经典爆炸复合理论,利用水下爆炸手段研发了多金属管水下爆炸复合技术。利用水作为传压介质和约束材料,将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脉动能量渐变加载于覆管(内管),使覆管发生塑性变形同时基管产生弹性变形来实现管坯的复合相结合。 关键技术指标:基复管精确定位、爆炸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金属爆炸索的制备。 核心解决问题、核心优势等: 1) 降压:能够降低炸药爆轰的初始压力,削弱其对管材的损伤; 2)延时: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水体动能作用于覆管,延长爆炸能量作用时间; 3)降温降烟:水的比热容很高,该方法既能够有效降低爆轰产物作用于管材的温度,保护管材,又能够有效降低爆炸后的炮烟,有利于现场操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6
金属橡胶隔振器
金属橡胶,是一种由细金属丝经缠绕、拉伸、铺放及模压制成且具有橡胶般高弹性、大阻尼的新型减振材料,故取名为金属橡胶。金属橡胶产品为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极佳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耐腐蚀,不发生老化,性能稳定,能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隔振、缓冲,保证各精密电子设备正常工作。金属橡胶隔振器的性能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达到国家规定的振动量级和频率范围内,不仅具有良好的隔振缓冲特性,而且还具有极其优异的抗疲劳特性。经过多年应用,金属橡胶隔振器产品已经形成系列化,可用于0.05kg~5000kg设备的隔振。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轻量化液态金属物质
常温液态金属通常是指一大类熔点接近室温的低熔点金属。与传统认知中的金属不同,此类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既具有液体良好的流动性,又拥有金属材料优异的导电性与导热性,且易于通过温度调控使其在固液相之间快速切换,即表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由于这些因素,液态金属在柔性电子、3D打印、芯片冷却、生物医学以及可变形机器人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增长的应用。 然而,常规的液态金属材料自身密度通常很高,这会给由此制成的器件与装备平添额外重量,造成相应能量消耗,也削弱了使用的灵活性。 为改变上述现状,刘静课题组提出了旨在制造轻质液态金属的基本思想,他们特别以共晶镓铟合金及中空玻璃微珠为典型代表(图2),制备出了密度仅为水的一半以至可漂浮于水面的轻量化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图3)。这种材料除保留了纯液态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力学强度及固液相变特性(图4)外,还拥有可塑性、可变形性乃至磁性等行为,作者们为此设计了系列平面及三维应用场景,并引入不同封装方式实现了对材料漂浮行为的调控,展示了水面电路及水中机器人的潜在应用。 图2. 典型轻量化液态金属复合物微观结构的SEM与EDS图 图3. 基于液态金属-中空玻璃微珠制成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及对应密度 轻质液态金属物质概念的提出具有基础科学意义和普适应用价值,由此开启了一条研制新型液态金属功能材料的基本途径。原则上,结合各类液态金属与对应的轻质改性物质,可赋予终端材料更多目标功能,从而能以一种材料形式同时将许多尖端材料的功能如电、磁、声、光、热、力学、流体、化学等集于一体,这是已有材料体系不易具备的,因而在许多场合十分有用,比如作为印刷电子墨水、3D打印材料、可注射金属骨骼与牙科修复、血管栓塞及造影剂、水中机械电子设备、刚柔相济型可穿戴外骨骼以及可变形柔性机器人等。 此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袁博,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刘静。相应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中科院前沿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1910709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