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抗白血病、抗肿瘤作用的雄黄微生物转化液技术
雄黄本身是一种水不溶性硫化砷矿,具有剂型单一、生物利用率低、临床用量大等缺点。基于此,我们以甘肃优质道地矿物药雄黄为主要原料,成功的借助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催化作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针对雄黄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将雄黄中的砷溶解出来,得到一种新型砷剂。通过药理药效实验证实,该新型砷剂可以有效的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在体内外诱导小鼠腹水瘤 S180 和肝癌细胞 H22 发生凋亡。同时,对荷瘤小鼠的毒副作用较小,对肿瘤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尤其对多种(多药耐药)白血病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目前实验证实,与雄黄相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湿法二步法腈纶纺丝尾液的脱硫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湿法二步法腈纶纺丝尾液的工艺,特别是一种湿法二步法腈纶纺丝尾液的脱硫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PAN)在我国的商品名,由于其性质接近羊毛,故有“合成羊毛”之称。目前,腈纶生产工艺主要有干法纺丝工艺和湿法纺丝工艺两大类,而湿法纺丝工艺又进一步分为湿法一步法工艺和湿法二步法工艺。但是,湿法二步法工艺所产生的腈纶纺丝尾液因其含有大量的硫酸盐而导致处理效果普遍不理想,达标排放率很低。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湿法二步法腈纶纺丝尾液的脱硫处理方法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采用生物方法进行湿法二步法腈纶纺丝尾液的脱硫处理,既处理了污水又回收了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有限时间精确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系统有限时间精确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为:建立单出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构建有限时间神经网络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单出杆电液伺服系统受到的匹配以及非匹配未知函数扰动和系统状态进行估计;接着构建面向模型不确定性补偿的单出杆电液伺服系统有限时间精确跟踪控制算法,设计带分数阶的有限时间多层神经网络自适应律;选取神经网络权值参数的初始值及自适应律矩阵以及控制器参数,实现系统模型不确定性的补偿,使系统的输出跟踪期望的控制目标。本发明在有限时间内降低了单出杆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器的稳态跟踪误差,提高了模型不确定性补偿能力,提高了单出杆电液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跟踪速度。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粘弹性测试仪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粘弹性测试仪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北京宏信天诚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中国铝业大厦11层1110室)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23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6-01
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及变动研究
课题组提出了管理和疏解西城区人口的对策和建议,得到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和肯定,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相关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已被应用于实践。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一种复杂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结构耦合损耗因子的预示方法,将系统切割成连续耦合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在耦合边上的边界条件进行近似,分别建立耦合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并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模态数据,利用两个子系统耦合边的应力模态振型和位移模态振型计算模态相互作用的功,利用双模态方程法预示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本发明结合了有限元法和双模态方程法预示复杂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使用有限元法得到耦合边处的位移和应力模态振型、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质量,通过计算耦合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功,再结合双模态方程法得到耦合损耗因子,能够准确且高效地预示复杂结构的耦合损耗因子。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水滑石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的制备技术
太阳光中过量的紫外福射对地球上的生物及材料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每年材料的紫外老化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水淆石(LDHs)作为一类无机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材料、阻燃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近年来LDHs材料在耐紫外老化沥青的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可明显减缓沥青的老化。为进一步提高LDHs材料的紫外阻隔性能,有必要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LDHs材料的超分子结构对紫外光的阻隔机理及构效关系,从而为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超分子结构层状紫外阻隔材料及进一步探索其在高分子材料抗紫外老化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本项目针对高分子材料的紫外老化现象和目前紫外阻隔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结构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基本原理,探索了FLDHs材料的紫外阻隔技术,对LDHs层状材料的超分子结构、能级特征、缺陷结构、主客体相互作用W及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机理和LDHs材料的结构特征,对LDHs的层板结构和层间客体进行了调控,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超分子结构紫外阻隔材料。进一步将其添加到沥青和聚丙稀(PP)中进行紫外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其对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效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光晶体管结构的柔性紫外探测器
本发明涉及提出一种无机钙钛矿光晶体管结构的紫外探测器。基底(1)为玻璃基底,在基底(1)上制备CsPbX3薄膜(2)作为有源层,在CsPbX3薄膜(2)表面制备同物质的CsPbX3量子点(5)掺杂的PMMA有机层(4)作为栅绝缘层,以此为紫外光感应窗口;薄膜晶体管的源极(3.1)、漏Au电极(3.2)分别位于CsPbX3薄膜(2)上的两边,FTO栅极(6)位于CsPbX3薄膜(2)的上的中间,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3.1)、漏Au电极(3.2)和FTO栅极(6)调制下,获得光生载流子分离、转换的电信号读取、放大的集成功能,以实现高响应度的紫外信号探测。光晶体管探测器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顶栅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底栅结构。以上两种结构可制备在玻璃基板上,也可以制备在柔性基板上形成底栅或顶栅结构的柔性光晶体管紫外探测器。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重复子结构的复合材料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复子结构的复合材料有限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合材料精细化的多组分单胞有限元模型;基于上述精细化的多组分单胞有限元模型,建立复合材料重复子结构模型;对重复子结构进行缩聚,然后将特征矩阵装配到单胞残余结构,得到全复合材料分析模型;此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简化了复合材料精细化建模工程,极大的提高建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有机复合结构的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
本项目在申请了国际国内专利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器件之发光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主要技术内容是把无机/有机等多种材料成膜于两个电极之间做成发光器件,即经过步骤: 1. ITO 光刻 2. 基片处理 3.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无机纳米薄层到基片上 4. 然后将有机材料通过真空镀膜或旋甩涂敷成膜 5. 最后一层是镀金属电极 6. 封装引线等,最后配上驱动电路就制成了一个 OLED 电致发光屏 以上每一步骤,我们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首先从器件的结构上看我们已经避开了美国和日本的专利。这为本项目的开发扫清了障碍。其次,在许多工艺上,我们简化了操作步骤,为其商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这一专利技术可生产出一系列自发光平板显示产品,且不产生电磁幅射,其优越的“性能价格比”使其不仅能打入传统自发光平板显示器市场,而且以其高分辨率的优势,还能进一步挑战目前被彩管(CRT)和液晶(LCD)垄断的显示器市场。产品的价格优势主要有两点:1、使用成熟的常规镀膜技术,步骤少、效率高;2、密封技术低、易操作。 本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尽管日本的先锋公司已有车用显示器件问世;但是,目前国内该领域没有一家公司能生产该产品。 成果适合于手机、仪表显示、HDTV 或“壁挂式彩电”的应用,使全彩色成为可能。 与市面上最多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使用平板显示器基本上不产生电磁幅射,且与纯无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相比具色彩鲜艳、驱动电压低、价格低、使用范围宽、尺寸范围大等明显优势,而该技术在成本、性能及尺寸范围等方面又较液晶显示及等到离子体显示具有显著的优势。可采取股份制,在中国注册,在中国和香港上市。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8 129 130
  • ...
  •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