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较弱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也可实现非常强的正协同效应
基于刚性分子钳,精心设计了醚键桥连的分子管。这类大环分子具有独特的富电子空腔,能够与有机阳离子键合。当客体尺寸合适时,两个大环分子可以键合到一个客体上。相关实验表明,客体对两个大环分子的键合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协同因子α最高可达580!这是目前所报道的非离子对体系中最强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表明,相对较弱的C-H···O氢键是这个强协同效应的主要驱动力(下图左)。基于此研究结果,蒋伟课题组还构建了更加复杂的组装体(下图右),展示了该建筑模块在构建复杂超分子体系方面的潜力。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学院陈杨研究员、吴东教授、褚家如教授联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Cheng-Wei Qiu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并理论验证了对手性物质圆二色性(CD)信号增强三个数量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基于炉内工件本征色彩还原的高温工业电视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炉内工件本征色彩还原的高温工业电视系统,通过嵌入式处理器获取高温探头采集的红外图像,并根据黑体辐射曲线反推出目标所对应的可见光区域内的亮度曲线,再结合人眼对色彩的敏感曲线进行积分计算,还原目标的本征色彩,并通过显示器进行高清显示,解决了现有摄像机对监控到的高温图像信息的识别能力差,造成色彩易丢失或失真的问题。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810182853.X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安徽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炉内工件本征色彩还原的高温工业电视系统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炉内工件本征色彩还原的高温工业电视系统,通过嵌入式处理器获取高温探头采集的红外图像,并根据黑体辐射曲线反推出目标所对应的可见光区域内的亮度曲线,再结合人眼对色彩的敏感曲线进行积分计算,还原目标的本征色彩,并通过显示器进行高清显示,解决了现有摄像机对监控到的高温图像信息的识别能力差,造成色彩易丢失或失真的问题。
安徽大学 2021-05-09
一种基于煤粉炉的煤热解蒸汽、焦油和煤气联产系统
一种基于煤粉炉的煤热解蒸汽、焦油和煤气联产系统,首先将煤磨至一定粒度后用风机加压后的再循环热解煤气输送至置于煤粉炉烟道内的盘管式热解系统中,与炉膛出口的高温烟气换热发生热解,热解产生的半焦和高温热解煤气送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半焦送入煤粉炉燃烧,高温煤气经冷却分离出焦油后部分用作热解煤粉气力输送介质,剩余煤气进入后处理系统可合成下游化工产品,而获得的焦油经脱水净化后可加氢精制制取燃料油等;本实用新型将盘管式热解器置于煤粉炉烟道内部,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使煤粉热解,减少了热量以热载体的形式传递过程中的热损失,能量利用率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耦合热解炉,实现煤炭分级转化利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热零排放室内太阳炉(产品)
成果简介: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实现民用炊事,是人们多年来的愿望。现虽有直接反射聚焦的太阳灶可用于烹饪方面,但它需要用户直接在阳光下操作,并需要及时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否则不能得到聚焦良好的光斑,由此给用户带来的极大不便,限制了此类装置的推广应用。本项目设计的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能室内太阳炉利用经过特殊设计的光漏斗将太阳光收集并导入储能器中,将小通量的太阳光能,经累积产生高温热能,并在储能器中实现高温相变储存,储存温度大于180℃。需要炊事时将所储存的热量传递给储热体盘管内的导热介质,通过导热介质的循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冶金工业钢包精炼炉系统先进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本成果为先进控制在钢包精炼炉电极控制中的应用。钢包精炼炉先进控制系统包括钢包精炼炉电极对象、数据采集通道、神经网络PFC-PID控制器、电极调节装置,上位机,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通道主要实现信号的采集和转换,采集的信号包括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电流信号,二次侧电压、电流信号;神经网络PFC-PID控制器根据采集和计算的信号,利用控制模型计算出电电极调节器的输入信号输出给电极调节装置;电极调节装置实现信号的转换,控制执行机构实现电极的升降。控制系统采用“恒阻抗”策略,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PFD
常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加热炉空气预热器热管烟泥灰垢刮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空气预热器热管烟泥灰垢刮除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能沿热管的纵向滑动时刮除热管的烟气段外表面的烟泥灰垢的刮灰环,所述刮灰环包括经模压成型的环体,所述环体上设置有与热管的烟气段的横截面形状相应的内腔,环体的内壁上固设有用于刮除烟泥灰垢的刷毛。本发明的刮灰环会包覆在热管的烟气段上,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架和刮灰环上下移动,刮灰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融合扩张观测器的超临界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扩张观测器的超临界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根据10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非线性模型,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方法在机组的不同工况点建立多个局部线性模型。之后采用该组局部线性模型,设计了一种融合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多模型预测控制器(MMPC)。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引入,估计并补偿了机组在不同通道内的扰动及模型不确定性,提升了预测控制器的扰动抑制性能。本发明的算法能在保证控制系统全局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机组负荷的大范围跟踪,并且具有良好的扰动抑制性能。
东南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大直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产业化技术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应变比压电陶瓷大4倍以上,而且能量密度比压电陶瓷大10倍以上,但其杨氏仅为压电陶瓷的1/3左右。美国将其列为战略性功能材料,并对我国实行禁运。传统制备技术主要有布里吉曼法(Bridgman法,即下拉法)、丘克拉尔斯基法(Czochralski法,即直拉法)和浮区区熔法(Float Zone法)。上述三种制备GMM工艺都存在共同缺陷:1.生产效率很低,生长一件Æ18´150mm定向凝固GMM需要48-168h;2.生产GMM工序很长,需要合金熔炼、晶体生长、热处理等工序,生产成本高,设备投资大,3.生产GMM成品率只有15-30%。 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步法工艺和设备生产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与传统工艺相比较主要有如下优点:1.质量好、高性能。因一步法工艺是将合金熔炼、晶体生长、热处理三道工序集中于一台设备完成,故减少了过程污染,杂质和氧含量低,合金成分控制准确,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一致性;2.效率高、成本低。一步法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人为因素少,故产品的合格率高(达80%);单炉产能达5-10公斤,每天可以生产2-3炉,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00-150倍,成本大大降低;3.易于制备大直径(Æ70mm以上)棒材。一旦形成规模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低频、大功率换能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可广泛应用到机械、电子、石油、纺织、航天、农业等其他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是许多高技术的物质基础,被誉为是21世纪的战略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 ...
  •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