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大风气象分类的风功率爬坡预测模型切换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功率爬坡预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大风气象分类的风功率爬坡预测模型切换方法,按 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根据指定地理范围内的历史大风波动天气提取出可以明显表征大风天气的特征量和 特征指数,并形成判别表达式。进而采用 Fisher 判别法中的判别准则计算出判定范围以及特征量和特征 指数的加权系数,得出判别结果,并通过统计检验进行验证分析。通过判别法进一步得出大风天气分类 结果,依据不同大风天气的时空尺度的特征,最后形成对不同统计预测模型之间的切换机制。本发明将 数值天气预报的结果进行爬坡天气判别研究,在风功率爬坡的综合预测方法上为不同的统计预测方法提 供了更准确的切换机制。 
武汉大学 2021-04-13
基于有机笼状与环状化合物的自分类组分动态网络
基于亚胺类动态共价反应以及课题组对于组分动态网络方面的前期研究基础,对有机笼状与环状化合物自分类组分动态网络的设计和动态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首先以两种多胺(T、NON)和二醛(Py)构成的三元混合体系为原料,考察其自分类性能。理论上,各组分基元可以在体系中进行随机的结合,产生由单一或混合组分基元所构成的多元复杂体系。因此,在最简单三元组分基元体系中(Py、T、NON),可能产生三种平衡态:1)Py与T或NON选择性结合,产生Py3T2和Py2(NON)2的同质自分类(homo-self-sorting)结构;2)Py与T和NON同时结合,产生一种特定的异质自分类(hetero-self-sorting)结构;3)Py与T,NON的反应不具备选择性,进而产生具有统计学分布的超复杂混合状态。而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体系首先产生一系列的复杂中间体,随后这些中间体有序的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状态,生成有机笼状化合物和大环的同质自分类产物,即平衡态1进一步将三元混合体系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四元体系,构建出基于有机笼状与环状化合物的自分类组分动态网络。通过对组分基元的合理设计和选择,该网络能够实现对于环境变化由动力学控制的亚稳态到热力学稳定态的动态自适应过程:通过核磁共振对于各个组分分布的实时监控,该混合体系在有机笼状化合物(动力学优势产物)的驱动下首先经历具有失衡组分分布的亚稳态;随着时间的延长,亚稳态产物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进而最终达到处于相反的失衡组分分布的热力学稳定状态。这项工作首次将自分类的概念扩展到两种不同维度(有机笼状和环状化合物)的有机拓扑学结构,为自分类设计摆脱金属模板化的常规体系,从而实现纯有机自分类体系的构建。为开发物种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并存的复杂化学系统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多光谱图像分类的典型地物参考图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光谱图像分类进行典型地物参考图制备的方法,从多光谱图像提取出感兴趣类作为地标,并制备出包含所述地标的参考图,以用于目标的间接定位识别,该方法具体包括:从多光谱图像中选择感兴趣类,提取其光谱-空间纹理特征,根据提取的光谱-空间纹理特征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分类;在分类基础上,提取完整的感兴趣类,并依据地标选取准则选择用作地标的感兴趣类;根据地标材质类型,利用红外辐射公式计算出地标在大气参数条件下的红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快速二值编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二值编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包括步骤:步骤 1,划分 待分类遥感影像获得场景单元;步骤 2,从场景单元中提取尺寸相同的图像块作为局部图像块训练样本; 步骤 3,采用非监督学习法学习局部图像块训练样本获得滤波器组;步骤 4,将场景单元与滤波器组中 各滤波器分别做卷积获得各场景单元的幅滤波器响应图,采用二值编码法分别融合各场景单元的幅滤波 器响应图获得各场景单元的全局特征描述;步骤 5,基于场景单元的全局特征描述进行场景单元分类。 本发明在保证场景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非监学习法的计算代价。
武汉大学 2021-04-13
华南理工大学分子束与磁控溅射联用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华南理工大学分子束与磁控溅射联用设备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http://zbzx.scut.edu.cn:8888/ECP/(华南理工大学招标中心(新)采购管理与电子招投标系统)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5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华南理工大学 2022-05-27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采购(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东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采购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8号综合体B3栋一单元16层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13日14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东南大学 2022-06-21
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经过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应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现有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核心技术偏重于主体结构,没有封闭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产品,因此各组成部分(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抗侧力体系、围护结构、三板方案)的衔接不足,存在诸多系统性问题。 ②缺乏与现行规范、规程有良好“接口”的设计方法和配套标准图集,以及相应的统一的可执行行业标准、构造方案和施工方案。 ③缺乏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使用功能的多套针对性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发团队提出一种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提出一套完整的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使用工况,拥有主体结构(实腹式异形柱+钢格构柱组合体系(8-11 层)、 异形钢格构框架+钢格构剪力墙体系(15-18 层)、异形钢格构框架 +抗侧力体系 SSF-LRS(19-26 层))、抗侧力体系(四个系列 SSF-L RS)、楼板体系(皮卡汀尼楼板体系(皮卡汀尼梁+皮卡汀尼板+关 键连接节点))、墙板体系(带限位功能的 CF 自保温墙板),及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成套设计方法、技术标准及图集、构造方案、施工方案及配套设备,进而形成一套封闭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品。 该体系的创新型、先进性、独占性: (1)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是一套完整的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品。该建筑体系包含主体结构、抗侧力体系(四个系列 SSF-LRS)、楼板体系、墙板体系。主体结构根据不同使用工况有四种组合方案:实腹式异形柱+钢格构柱组合体系 (8-11 层)、异形钢格构框架+钢格构剪力墙体系(15-18 层)、异 形钢格构框架+抗侧力体系 SSF-LRS(19-26 层)。抗侧力体系为四种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全栓接装配式钢框架-抗侧力体系(SSF-LRS)。皮卡汀尼楼板体系包括 2 种形式的皮卡汀尼梁(翼缘型梁、箱型扁 梁)、4 种皮卡汀尼板(PTB60-310-930、PTB80-330-660、PTB110- 366-732、PTB130-390-750)、梁板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等。墙板体系为一种新型带限位功能的 CF 自保温墙板。整个建筑体系均为自主研发、自行设计,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及独特、领先的技术优势。 (2)国内外已经开展一定数量有关钢板剪力墙、粘弹性阻尼器等的研究,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相关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研究只有少量的小比例试验。本研究对大比例的 SSF-LRS 体系进行循环加载试验,考虑不同的钢板截面形状、阻尼器布置数量、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属创新性的工作。本项目同时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减震耗能及全栓接构件,为结构体系形成坚实的围护结构部分。 (3)提出一套基于减震耗能的高强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的设计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构造方案、施工工艺及配套设备、产品模型、技术标准等,推动此研发成果在市场上的推广应用。
济南大学 2021-05-11
中西药组分配伍联合抗肿瘤纳米体系研究
组分配伍融合纳米递药,创新组分中药抗肿瘤研究思路 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推进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有毒中药以“药之偏性制机体偏性”。申请人在前期开展了大量有毒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抗肿瘤活性成分,也是被国际学术领域认为最有可能被开发成为现代药物的天然药用化合物。但如何控制活性成分的毒性,并充分利用其抗肿瘤作用,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组分配伍是传统中药配伍的传承和发展,制剂策略蕴藏着中药“毒效和合”的深刻内涵,两者均是有毒中药应用减毒存效的重要方式。申请人前期构建起中药组分配伍与纳米制剂技术联合应用抗肿瘤的新思路,为组分中药“中西融合”抗肿瘤安全高效应用提供新模式。如将中药“国老”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次酸与雷公藤有效成分配伍,进行组分联合抗肿瘤,探索该组分配伍增效减毒抗肿瘤作用,并提出观点:采用一种有利于药物靶向性聚集于肿瘤的纳米载体,将组分药物共同包载,并根据两种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特异性地实现两种成分在肿瘤组织/细胞的逐级释放,以功能性纳米作为雷公藤-甘草组分联合抗肿瘤的“舟楫”。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突破组分药物难以实现靶部位特异性共同传递的应用瓶颈,同时可利于实现组分药物多靶点协同抗肿瘤病机的复杂特性。 雷公藤甲素和甘草次酸共载纳米体系抗肝癌示意图     申请人以雷公藤-甘草组分协同抗肿瘤研究为契机,将雷公藤甲素进行甘草次酸靶向-肿瘤微环境响应主客结构纳米装载,首先以具有HCC细胞高表达甘草次酸受体靶点作用的甘草次酸(GA)为靶头,采用能够长循环的PEG将GA和AD(金刚烷)连接到材料两端;再分别通过具有肿瘤组织ROS敏感的单硫键和肿瘤组织酸敏感的PBAE材料将环糊精键合于PBAE支链;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将雷公藤甲素物理包载于PBAE-环糊精纳米粒内核,再通过主客结构将其与合成好的GA-PEG-AD形成壳核结构,制得雷公藤甲素纳米粒。从血管调节、增殖抑制、免疫应答等多角度揭示了雷公藤-甘草组分联合抗肿瘤的机制,基于组分配伍与药物联合策略的异曲同工,实现了传统配伍理论、现代临床用药思路、纳米制剂技术的“中西合璧”,为组分中药抗肿瘤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为组分中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方式提供借鉴,为研究抗肿瘤创新中药奠定基础。目前围绕该思路,申请人连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多个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一区期刊论文2篇,二区期刊论文8篇,申请专利4项,获得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获得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发明金奖”。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1-05-10
农药悬浮剂(SC)稳定体系构建与集成应用技术
通过对悬浮剂制备、贮存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研究,确定出 优化了的悬浮剂稳定配方,解决了悬浮剂贮存过程中分层、析水率不合格、奥 氏熟化、结块等问题,并通过系统研究悬浮剂稳定体系构建、探讨悬浮剂稳定 机理、加工工艺及影响因素,集成了悬浮剂的研发应用技术,为农药悬浮剂生 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指导,从而能够应用于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 领域。研究成果在配方筛选方法、稳定体系构建、加工工艺以及药效研究等方 面取得了多项创新,为开发新型环保稳定的悬浮剂产品提供了先进的指导,必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8- 将推动农药悬浮剂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农药悬浮剂稳定体系构建与集 成应用技术开发相应悬浮剂产品,对农药制剂行业的发展以及绿色农业发展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模式与适宜技术体系
【项目简介】本项目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深加工过程产生的不同类型废弃物及副产物等开展基础性工作与再生利用研究,先后开展了银杏、黄蜀葵、芡、丹参、菊、当归、苦豆子、桑等20余种药材的非药用部位;丹参、甘草、黄芪、银杏叶、五味子、黄精、牛膝等10余个大宗品种的配方颗粒废弃药渣;黄葵胶囊、生脉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热毒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研究与实践。 【创新要点】项目率先提出并构建了非药用部位多途径多层次利用、固体废弃物有效处置和转化利用以及液体废弃物精细利用等三类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策略与模式;围绕药材生产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中药制药等药材深加工过程产生的巨量固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创建了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等适宜的方法技术体系;有效地进行了创新性实践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批循环利用成果,包括医药中间体原料和标准物、中兽药及生物农药原料、发酵转化生物肥和饲料添加剂、多类型生物炭、复合纤维素酶、纤维板等复合板材等,有效挖掘和提升了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有力促进和提升了资源产业化深加工过程中资源性产品的品质及其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标准等。 【获奖情况】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创新成果在20余家药材生产加工及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企业进行推广示范应用,并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以及社会呼吁等途径,有利推动了行业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升及适宜方法技术的转化应用和辐射效应,引起了全社会和行业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产生了积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我国中药农业、中药工业生产过程推行资源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逐步推进和实现中药资源循环经济及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进展情况】已获发明专利10余项,建立企业技术标准20余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31 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