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AI 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由SARS-CoV-2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开始蔓延。报道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而武汉患者在发病10天后症状有可能加重。因此,住院时间是COVID-19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CT影像学已成为COVID-19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工具,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及混合密度影。然而,现阶段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病灶的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缺乏对病灶的全定量分析。因此,基于前期提出的CT定量监测COVID-19肺炎病程,团队假设在CT病灶背后的高通量影像特征“隐藏”了患者预后转归的“秘密”。 本研究纳入了兰州、安康、丽水、镇江、临夏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到2月8日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CT资料,所有患者经RT-PCR证实SARS-CoV-2病毒感染。至2月20日,研究共纳入31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排除14例未出院患者和7例首次CT检查无肺炎表现患者),并将10天作为住院时长的二分类阈值。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团队将4个中心作为训练队列,另外一个中心作为验证队列。通过自动分割肺叶和半自动分割病灶,31名患者中累计分割出72个病灶。在对病灶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为了研究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团队使用了Logistics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筛选的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发现,6个筛选出的二阶特征在两种不同分类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在外部测试队列中,Logistics回归模型的AUC为0·97(95%CI 0·83-1·0), 敏感性 1·0, 特异性0·89;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2 (95%CI 0·67-1·0),敏感性 0·75, 特异性1·0。随后,研究又纳入了2月20日-28日新出院的6名患者,利用已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所有6名患者的住院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0
多模态医学影像智能协诊系统TPAID
中试阶段/n该项目主要针对开源CT 医学影像数据和多中心合作单位提供的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自主研制的深度学习算法对心脏左心室、肿瘤等CT 影像数据进行全自动分割,验证了所研制算法在该项目计算机辅助肿瘤智能诊断应用中的有效性,为项目产业化实施奠定了方法基础。成果的先进性或独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感知设备,设计针对性强的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采用“双盲评估+验证”的科研方法对影像数据进
武汉大学 2021-01-12
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融合装备
考虑三维点云缺少颜色信息和光学影像缺少空间信息的互补特性,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多光融合装备可以提升数据的信息量,基于三维点云和二维图像融合的可视化结果,能够增强三维场景真实感,相较于可见光图像,融合后的三维点云可以实现多角度观测,能够更好的表达的空间特征。 相较于原始和伪彩色点云数据,融合后的三维点云有了色彩纹理信息,目标的形态和边缘都更加明显,整个三维场景更加的真实,也为后续识别、定位、重建等过程提供更多细节信息;同时克服了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大幅提升了探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适用于全天时复杂场景的下目标探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无人驾驶领域,譬如智能导航、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的构建等,都依赖于可见光图像和点云的融合处理。大家所熟知的百度 Apollo、谷歌 Waymo 自动驾驶系统均应用视觉相机和激光雷达作为主传感器进行定位和环境感知,目前已经实现 L4 级别的高度自动化驾驶。此外,在医学影像、高精度工程测量、工业生产、虚拟现实等领域,三维点云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也有着广泛应用。 图1.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融合效果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2-12
医学影像云诊断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
该系统基于各级医疗系统的影像科研临床应用基础及各类院校影像教学大 纲而开发,贴合各级诊疗机构日常诊疗习惯和院校教学大纲需求,方便教师对各 类影像图片的展示和教学,能更好的让学生全面对各类影像进行阅片、报告书写 练习,以及熟悉临床应用及诊疗流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影像技能操作能力及就业。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11-08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草履虫P2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是一款全自动快速处理土壤/粪便样本的设备,可实现从样本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步骤的全流程自动化。   工作很多,时间很少?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为您分担烦恼 一体化:全实验流程整合于一机,一键运行,实验无忧 全自动:360°旋转式抓放离心管机械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紧凑设计:极小空间内同时处理至少48个样本 整合模块:整合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模块   可在30分钟内一次性处理48个样本,实现无人值守,一键运行。 产品特点 精准移液 三轴机械臂定位准确,精准自动化移液,配置液面探测、空气/凝块/漏加/碰撞检测,全过程自动监控,防止少加、漏加 高效快速 自动完成样本的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步骤,快速处理大量样本,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混悬 多通道一次性捣碎头,捣碎力反馈精准 充分振荡/混悬,提高样本有效成分的检出率 灵载兼具 台面可根据实验需要,灵活摆放样本,可批量上样 灵活抓放 360°旋转式离心管机械手可抓放24个离心管适配器,带抓取反馈、掉落检测、自锁装置,实现离心管灵活抓放 直观易用 软件内置多种实验流程,可简单快速自定义编辑, 一键操作   在实验室自动化赛道,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以自主创新引擎驱动,崛起为国产高端智造的新一代领跑者。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6
无需 POS 辅助的低空遥感影像快速自动拼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 POS 辅助的低空遥感影像快速自动拼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 1,低空遥感 影像测区的全自动恢复;步骤 2,根据精匹配种子点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精匹配获得精匹配结果;步 骤 3,对精匹配结果进行自由网平差迭代获得平差结果;步骤 4,根据差结果内插生成影像的数字地面 模型,根据平差结果获取影像在自由网坐标系下的相对外方位元素,基于数字地面模型和相对外方位元 素对各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同时生成测区的正射影像拼接图。本发明无需 POS 数据辅助,可实现全自 动、快速生产正射影像拼图,能满足遥感影像准实时处理要求,适用于灾害应急响应、军事保障等领域。
武汉大学 2021-04-13
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是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的简称,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本设计方案完全遵循DICOM3.0国际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符合医院的工作流程习惯,并可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提供整套的PACS解决方案,以满足医院实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柔软性。 以读片诊断中心(PACS Station)为中心可组建PACS系统的各个模块,如下图所示。具体的PACS项目可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投资的大小构成,组建不同级别的PACS系统。   1、放射与核医学影像中心 该模块将医院的CT、MR、DSA、CR、DR、RF等数字影像设备获得的标准DICOM影像传输到PACS系统,进行存储、管理,并通过读片中心显示和诊断。它遵循DICOM3.0国际标准,可以将所有满足该标准的数字影像设备轻松地接入PACS系统,具有无限的可扩展性。 2、视频设备 该模块将超声、内窥镜、病理等视频设备获得的非DICOM影像通过DICOM网关转换成DICOM影像,接入PACS系统。 3、登记与管理 该模块完成病人及其检查项目的登记、预约、病历管理、科室管理和系统维护等功能。包括放射科登记、核医学登记、超声登记、内窥镜登记、病理登记、急诊登记等。 4、DICOM照相输出 该模块将PACS系统中病人的DICOM影像和诊断结果进行编辑,通过激光相机打印,输出胶片。还可以将病人的胶片通过高精度扫描仪转换成DICOM数字影像,输入到PACS系统中。 5、诊断读片报告中心 该模块是PACS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完成调阅病历和查询病人检查状态、阅读各种检查的影像资料、编辑诊断结论和审核等功能。诊断读片工作站具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可以对图像进行多模式调入、锁定、调节窗位窗宽、放大/缩小、移动、旋转、图像测量、标注、动态播放、伪彩、滤波、均衡、反相、拷贝、导出等操作,支持双屏浏览,内含放射影像描述专家系统,帮助医生快速生成诊断报告。 6、PACS影像存储中心 该模块由PACS服务器和RAID磁盘阵列构成,实现PACS影像的海量存储和自动备份管理。RAID磁盘阵列实现TB级的在线影像存储,可管理医院3-5年的影像资料。可外接CD-R、DVD-RW或磁带机,实现历史影像资料的离线存储。所有在线和离线影像均由数据库统一管理。     7、WEB发布与远程诊断 该模块通过WEB服务器实现B/S方式的影像资料的共享,医生工作台只需IE网络浏览器而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即可浏览影像资料和诊断结论,方便临床和门诊医生。 8、HIS互连 该模块可根据医院现有HIS系统结构,实现PACS系统和HIS系统的互连。 本次开发包括上述的1至6模块,7和8模块作为本系统未来的可扩充功能。 读片诊断工作站(PACS Station)是PACS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其他的模块都是为它服务的。它接受和管理所有数字影像设备送来的DICOM影像,从数据库中获取病人的信息,在高精度影像显示器上显示检查的图片资料,对病灶部位的重要影像进行一系列操作,并帮助医生做出最后的诊断。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管理工作站”负责将病人的基本信息、检查申请和医嘱输入PACS数据库。病人在CT(或者MR、DSA、RF、CR、DR等)做完检查后,检查的影像资料通过DICOM网关PACS Station的DICOM服务器。DICOM服务器将资料存入工作站的影像文件库的同时,通知数据库影像的位置和修改工作流(Workflow)的状态。最后,医生通过读片诊断工作站(PACS Station)主程序,从数据库读取病人信息,从影像文件库读取检查影像并显示,使用该工作站提供的工具对影像资料进行调入、调窗、放大、缩小、移动、旋转、测量(长度/角度/面积)、标注等一系列的操作,键入诊断结论并输出。 适合于中小型医院、县级医院、医学院和大学的附属医院等。 主要技术指标:  PACS Station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PACS Station支持的医学影像的分辨率和灰阶值 医学影像模式 分辨率 灰阶值 X射线 2048x2048 12 CT 512x512 12-16 DA或DF 512x512 8-12 1024x0124 2048x2048 MRI 256x256 12 NMI 64x64 8-16 128x128 256x256 US 64x64 16-32 128x128 2、影像分割模式:有1x1,1x2,2x2,2x3等四种模式(用户可自定义)。 3、调窗:支持鼠标快速调窗;精细调窗;窗宽调节等。 4、影像大小调节:支持 l  无级缩放:缩放倍数无限可调; l  放大镜:在鼠标所在处出现一个方框,方框可自由移动,框内图像被放大一倍; l  图像满幅显示:恢复到图像被载入时的初始状态; l  原始大小显示:被选中的图像以实际物理大小显示。 5、图像移动与翻转:支持 l  图像移动:用鼠标按住图像,直接拖动; l  图像翻转:可水平镜像和垂直镜像翻转; l  图像旋转: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0-360度任意旋转。 6、图像测量:支持以下方式 l  点测量:显示鼠标所在点的CT值(或灰度值)以及坐标; l  长度测量:显示鼠标给定的两点间的长度; l  面积测量:可按矩形、椭圆形和任意多边形显示和测量面积,并显示测量区域CT值的最大、最小、均值等统计参数。 7、图像标注:可用一条标注斜线和矩形方框指向一图像区域,在方框中可输入标注文字。 8、图像动态播放:可按键:“播放”、“暂停”、“首帧”、“前一帧”、“后一帧”等连续显示一个序列的图像。 9、图像处理:支持 l  图像伪彩:对原始黑白灰度的图像,按一定的映射关系转成彩色,增强显示效 果; l  图像增强:通过对比度的线性展宽,提升高灰阶值像素的灰度,抑制低灰阶值 像素的灰度,达到增加对比度的效果; l  中指滤波:显示中指滤波后的图像; l  直方图均衡:显示直方图均衡后的图像,增强原图像中较暗的部分,增强细节; l  反相:显示负片效果的图像。 与国内外技术水平及价格比较: 成果鉴定认为,该PACS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系统造价只有进口产品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市场应用前景: 根据市场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县级以上医院每年用于PACS系统的投资都在50亿人民币以上,并且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市场前景非常客观。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基于区域变化率的遥感影像接缝线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变化率的遥感影像接缝线优化方法,包括步骤:计算待优化接缝线涉及的 左、右数字正射影像间重叠区域像素的差值矩阵;分别对待优化接缝线涉及的左、右数字正射影像的重 叠区域进行影像分割,并获得各分割区域的变化率;根据各分割区域的变化率确定待优化接缝线的优选 区域,并根据确定的待优化接缝线的优选区域优化重叠区域像素的差值矩阵;根据优化后的重叠区域像 素的差值矩阵以及待优化接缝线的起点和终点,对待优化接缝线进行优化。本发明适用于数字正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路径追踪的遥感影像 Bowtie 效应纠正方法
一种基于路径追踪的遥感影像 Bowtie 效应纠正方法,包括进行插值,使经纬度数据与原始影像具 有相同的分辨率;根据卫星的升降轨方向和扫描方向确定第一个纠正像元的搜索起点,设定对纠正影像 进行重采样的顺序,依次采用路径追踪的方式定位纠正影像的每个像元在原始影像中的位置,即搜索其 在插值后的经纬度格网中的位置,获得与纠正影像像元最邻近的若干个采样点用于灰度重采样来去除影 像的重叠现象。本方法计算效率好,充分利用原始影像信息,是一种严格的高精度中低
武汉大学 2021-04-14
医学影像原理与技术仿真实验仪
DR、CT、MRI 和 MRS 系列仿真实验仪软件可用于低成本批量化规范化仿真实验教学,同时还可以在模型设计,系统问题(伪影)分析和解决,放疗模拟定位,提高磁共振扫描效率,人工智能影像诊断领域样本增广方面有应用。
北京中科通标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6 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