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微生物菌肥以其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且保护环境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但这些菌剂产品主要是单独或添加到低浓度的有机肥中使用的,无法在高养分复合微生物肥料中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施用成本,还因时间差造成两种肥料都不能发挥最大功效。 针对以上问题,本团队对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关键技术、与常规化肥的整体成型工艺展开了研究。首先开发出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8种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产品,芽孢率≥98%;并确定了适用于复合肥、有机肥、液体肥的添加工艺,保证菌种在肥料中的高效存活,使有效活菌数符合国标。本技术产品可以有效改善多种连作土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去除当归多糖提取物中蛋白质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设计吸附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当归粗多糖中蛋白质去除的吸附剂的制备和应用。在植物多糖的提取过程中,需要对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进行去除,本发明为一种对蛋白质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的吸附剂。可以实现对植物粗多糖中蛋白质的选择性去除。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多孔的蛋白质吸附剂,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去除植物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而对多糖无任何吸附作用。该吸附剂对当归粗多糖中蛋白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1%,当归多糖的损失率小于5.0%,具有比商业采用的sevag法、三氯乙酸法、澄清剂法及反复冻融法等技术手段更高的蛋白去除效率及更小的多糖损失率。且该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10次以上。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先在碱改性的乙醇溶液中加入盐酸多巴胺,磁力搅拌后滴加丙酮静置沉降;然后离心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后冷冻干燥得到PDA;接着将PDA与氢氧化钾颗粒混合研磨成粉末状在惰性气体下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后酸洗;最后使用去离子水将产物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固体吸附剂(PDACK)。本发明的吸附剂可高效吸附废水中的环丙沙星(CIP),且吸附容量大、速率快、稳定性强,方便回收,可重复利用率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酯抗氧化剂酶法生产项目
以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代表的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是一 大类脂溶性抗氧化剂,3CLpro 抑制剂的合成工艺 其酶法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其中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已经作为一款 新型的食品添加剂起草了专用的国家标准并将在近期获得通过。 投资 5000 万元建设一套年产 1500 吨抗氧化剂的装置,按 150 元/kg 的售价计,年产值可达 2 个亿以上,利润在 8000 万元以上。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多菌种协同效应的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水质改良剂
高密度养殖在水产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饵料利用率低,大量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水体进而腐败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质下降、养殖环境恶化。高碘酸盐、磺胺、环丙沙星等在内的化学类杀菌药和抗生素被超量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等禁用渔药的违规使用也屡见不鲜。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通过微生物改良水质,有效防止水体恶化,从而确保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已逐步形成共识。诺碧清是诺维信、拜耳公司联合推出的生物净水剂产品,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该产品可直接投放到养殖水体,具有高效净水能力。相比国内其他产品,不需要活化步骤,应用简单,可有效维持水体的藻相平衡及稳定。但该产品售价高,间接减少了养殖户利润。国内一些大型鱼药公司也均有着自主产品。尽管使用成本有所降低,但实际效果距离诺碧清尚有差距,养殖户认可程度不高。本技术衍生产品可有效降低水体 C、N、P 含量,增加溶氧,提升水质。产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可显著净化水体,实现增产目的。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毛细管力驱动制备的微腔量子点激光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力驱动制备的微腔量子点激光器及制备方法,所述激光器包括上基板及其下表面的布拉格反射镜、热封膜和封口、下基板及其上表面的布拉格反射镜、量子点增益材料和激光泵浦源;所述热封膜将具有布拉格反射镜的上、下基板紧密的热封在一起,形成微腔用于容置量子点增益材料,热封膜两端封口处用紫外固化胶密封;所述量子点增益材料采用浓度为50?120 mg/ml的高浓度量子点溶液。本发明的量子点激光器件波长可随着量子点尺寸变化进行调制,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激光器在短波激光泵浦下有很好的光增益,且相干性很好,出光波长可随量子点发光峰位置在全可见光谱范围调节,制备成本低并易于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东南大学 2021-04-11
现改变视神经的细胞外基质可逆转其抑制神经再生的组织微环境
脱细胞技术逆转了成年猪视神经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使其更接近于胚胎猪视神经的细胞外基质成份,优化了视神经的功能,使之支持背根神经节(DRG)神经突起直行生长。在去细胞视神经(DON)纵切厚片上的神经突起生长距离显著长于生长在正常视神经(ON)纵切厚片上的神经突起。与ON相比,生长在DON上的神经突起分支也明显增加。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了成年猪视神经、去细胞猪视神经和胚胎猪视神经三种细胞外基质成份,发现去细胞视神经的蛋白成份有转向胚胎化的趋势:脱细胞技术选择性去除一些抑制神经突起生长分子,如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等,并保留了支持神经突起生长的蛋白成份,包括四型胶原(COL4)和层粘连蛋白(LAM)等。位于DON纵切厚片结缔组织隔膜上的COL4和LAM被证明与DRG神经突起上的整合素α1(ITGA1)结合,是导致神经突起直行生长的因素之一。该研究为优化中枢神经组织微环境向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功能转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也为DON作为天然生物支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山大学 2021-04-13
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产业化生产与结构调控关键技术
本团队采用新型结构导向技术来实现亚微米和纳米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高浓度制备,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并能对其纳米壳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为相关功能材料的性能设计提供合成技术基础。现有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制备技术的投资成本高、设备生产率低、控制难度大,无法在工业规模上对其特有的纳米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严重限制了中空微球在高端产业中的应用。本团队基于全新的中空结构导向技术,在间歇反应釜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实现中空微球的高密度、大批量生产,具有设备生产率高、微球结构规整、壁厚可控、容易复合改性等优点,突破了中空微球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通过改变导向剂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微调,可在 50-400 纳米范围内对中空微球的壁厚进行精准调控,使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产生各种响应,并能通过控制中空和多孔结构调节比表面积、导热系数、阻尼特征、机械强度等性能,满足不同功能材料领域的要求。该技术还可以实现脂溶性物质或纳米颗粒与二氧化硅的复合,制备出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复合中空微球, 如将氧化锡锑(ATO)与二氧化硅中空微球复合,可制备兼具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和隔热功能的复合中空微球保温填料。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9
|李微、谢唯佳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上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我校药学院李微研究员和谢唯佳副教授合作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IF:15.336)上发表了关于多种复杂脱氧糖糖链的立体选择性高效合成的高水平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7-11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法合成4'-氯-2-氨基联苯的绿色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4'‑氯‑2‑氨基联苯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反应器法合成4'‑氯‑2‑氨基联苯的绿色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连续化生产方法,将反应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缩短到几十秒至几分钟,生产周期短,反应过程更加稳定,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反应收率;经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得到的4'‑氯‑2‑氨基联苯的纯度达到了93%‑95%,产率达到了80%‑85%。本发明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可加强传质、传热性能,保持反应温度恒定,避免飞温现象,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同时提高了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微通道反应器内强的传质效果,使得液‑固非均相反应液得到充分地混合,提高了反应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7 138 139
  • ...
  • 159 1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