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斗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
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后起之秀,我国自主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近年来迅猛发展。“十二五”及未来“十三五”期间,已有和正在发展大规模的各类地基北斗 /GPS 站网(CORS 网、GNSS/MET 网等),同时,空基(无人机、有人机)和天基观测载荷 研制已提上日程。所有这些观测数据将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网络的北斗大数据资源。随着导航、 定位、授时等北斗传统应用的日趋成熟(图 1),北斗大数据附加值发掘及新型应用领域产 业链的拓展将前景广阔。本项目为导航卫星创新增值应用及北斗大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将干扰导航定位精度的大气折射、地表反射等误差源,“变废为宝”为遥感探测的信号源,在突破我国自主导航卫 星遥感探测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地基探测和空基(无人机、有人机)探测两个层面,实现 软硬件一体化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系统。方案及成果将面向行业 应用需求,引进吸收国际前端技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国内率 先开展北斗气象水文生态增值创新应用的省份,拓展北斗大数据在气象预报、智慧农业、智 慧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图 1)。图 2 为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总体方案。围绕“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分析挖掘——应用服务”这一主线进行。其中: 数据获取分为地空天三类:(1)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设备;(2)无人机搭载北斗/GPS 智能监测传感器;(3)GNSS 遥感卫星。 环境监测要素包括:农业环境生态(土壤湿度、植被水分等)、气象水文(大气水汽、积雪深度、水位等)、海洋(潮位、风场、盐度、海冰等)。 该方案将充分发挥导航卫星无源探测、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高产出、实时性强的优势。同时,方案涉及的监测要素及方法可实现同卫星遥感(高分卫星、降水卫星、重力卫星等) 监测的有效结合和优势互补,作为国土资源实时监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实现国家级、 区域级空天地一体化物联网遥感大数据智能监测服务。清华大学在利用地基、空基北斗/GPS 观测数据进行气象水文生态要素监测技术开发、 产品研发、软硬件研发集成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研究积累,尤其针对我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 创新应用,团队成果国内领先且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开发并集成了一套完备的“北斗 /GPS 双模多要素智能监测”整体解决方案。除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外,已申请多项发明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表 1),2016 年技术成果已通过软硬件服务在青海(气象/水利/环境)、四 川(农业/气象)、山东(农业)、北京(科研单位)等地取得了初期经济效益。中心已具备 的技术基础与部分成果展示如图 3-图 6 所示,包括全国范围地基综合观测站网建设(图 3)、 空基试验与技术攻关(图 4)、监测产品研发(图 5)、软硬件设备自主研发(图 6)。所有这 些技术积累将为本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尚无相关产品,并且本项目的成果产出可从如下几个方向进行多层次、全方 位的市场化对接:(1)软件模块: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估算软件模块,可同以北斗 导航定位为主打方向的企业对接,通过嵌入本软件模块,拓宽其业务范围,在为农业、气象、 水利等部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同时,融入气象水文生态要素同步监测的功能。不同需求定 制的软件模块按 1-10 万元每套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预计 50 套,预计每年产生收益 50-50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1000-5000 万元。(2)监测产品: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产品,如通过 SDCORS 监测 网络附加得到的多要素监测产品,可实现政府买单为行业公众提供服务。可与高校、科研院 所等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3)新型监测设备:研究内容二所产出的面向气象农业水文应用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 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设备,具有低成本、小型化、多功能等优势,可独立进行市场推广。 按单套收益 5 万元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 50 套,预计年收益 25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 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500-3000 万元,并可与目前市场上通用的 GNSS 定位型接收机竞 争,实现行业接收机的更新换代及初期市场垄断。(4)演示系统:研究内容三所产出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演示 系统,可率先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示范应用,且该创新应用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 可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同时可实现业务化推广应用,名 利双收。
清华大学 2021-04-11
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对接
对接国内外高校技术、人才、智库资源,通过“会展赛”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项目、人才、智库”大数据平台,整合引入高端智力资源,将创新要素引入地方、引入基层、引入企业。
云上高博会 2021-07-22
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科研服务平台和新药研发
已有样品/n该项目瞄准肿瘤精准医疗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为目标,围绕表观遗传组学在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表观遗传科学研究和表观药物高通量筛选开发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平台,研发创新性表观靶点药物,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研究和诊疗的平台和药物。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基因测序公司无法完成上游的ChIP 实验,项目具有很强的优势。较早的开发了ChIP 级别抗体库,在战略上具有领先优势。开
武汉大学 2021-01-12
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服务平台
本项目以“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服务平台”作为系统实现的突破口,来解决应用与实践问题,其直接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一种新的集成构架、使能工具及平台,通过服务驱动的整体解决方案,采用“扁平式”网络化分散制造系统实现在低成本、高质量和短周期的前提下解决特定产品、零部件的生产问题,进而以双赢方式占领全球市场,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为本专题的行业/区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示范项目、相关的重点课题提供原型工具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对接服务平台-产学研深度合作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亟需发展产业的技术及人才需求,面向区域、产业、企业、政府等不同受众,量身定制专场活动,提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会地合作以及“揭榜挂帅”服务,深度对接全国高校创新资源。
云上高博会 2021-07-22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草履虫P2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是一款全自动快速处理土壤/粪便样本的设备,可实现从样本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步骤的全流程自动化。   工作很多,时间很少? 土壤/粪便样本前处理平台为您分担烦恼 一体化:全实验流程整合于一机,一键运行,实验无忧 全自动:360°旋转式抓放离心管机械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紧凑设计:极小空间内同时处理至少48个样本 整合模块:整合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模块   可在30分钟内一次性处理48个样本,实现无人值守,一键运行。 产品特点 精准移液 三轴机械臂定位准确,精准自动化移液,配置液面探测、空气/凝块/漏加/碰撞检测,全过程自动监控,防止少加、漏加 高效快速 自动完成样本的开/关盖、稀释、捣碎、混悬、离心、取样等步骤,快速处理大量样本,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混悬 多通道一次性捣碎头,捣碎力反馈精准 充分振荡/混悬,提高样本有效成分的检出率 灵载兼具 台面可根据实验需要,灵活摆放样本,可批量上样 灵活抓放 360°旋转式离心管机械手可抓放24个离心管适配器,带抓取反馈、掉落检测、自锁装置,实现离心管灵活抓放 直观易用 软件内置多种实验流程,可简单快速自定义编辑, 一键操作   在实验室自动化赛道,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以自主创新引擎驱动,崛起为国产高端智造的新一代领跑者。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6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手册来啦!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要求。
上海科技 2024-09-12
一种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抑制平台,包括基础平台、负载平台、 完全相同的六套单自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以及控制器,每套单自 由度主被动复合隔振装置上下两端分别与负载平台和基础平台连接。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计算逻辑轴信号、计算逻辑轴控制信号、计 算物理轴实时控制信号和传递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刚度可调,能 够对 X 轴、Y 轴、Z 轴的平动方向及转动方向的六自由度微振动进行 抑制和隔离,能够适合不同的场合,可以有效的衰减不同频段的微振 动,为微振动环境下的精密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诊断型手性肽核酸芯片制备平台
本成果基于高效微流体芯片、“电子掩膜”(PLC,FPGA和LabVIEW构建)与光掩模相结合及高性能手性miniPEG-γPNA探针搭建诊断型肽核酸芯片制备平台。 设计并应用了高效单体活化装置;“电子掩膜”可降低芯片制备成本,光掩模技术实现对芯片密度的调整;自行制备了miniPEG-γPNA单体,并应用到微流体芯片上;手性探针通过miniPEG修饰提高水溶性,可预组织成右手螺旋结构,与DNA杂交结合特异性更好,稳定性更高,能识别入侵混合序列双链DNA(dsDNA),实现对靶标的直接检测。 基于微流体混合器的光导向原位合成系统设计示意图和实物图
中南大学 2023-04-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