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该成果探讨了煤的结构参数与煤光催化氧化反应性、光-生物耦合降解的关系及控制方法,并基于煤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以及光敏化和光氧化降解特性,采用聚合物共混原理成功开发了一项多功能降解薄膜母料制备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首次将煤作为光降解控制试剂应用于新型光降解薄膜制备,该成果对用光催化氧化、光-生物耦合方法进行煤温和定向转化有着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在渭北及新疆等地进行了薄膜农业田间试用,本项目薄膜对农作物如玉米、棉花等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降解性能满足实际要求,降解后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并具有保氮和降草等功能,降解薄膜土壤背景分析通过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质量检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前庭功能转椅多功能前庭转椅S1059
S1059前庭功能转椅   S1059前庭功能转椅是一种用转动方式观察旋转对人体的影响实验设备,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半规发在维特正常姿势中的作用,以及了解检查内耳敏感性的方法,转椅按装四对流环,可记录旋转过动时的眼电图、脑电图、心电图等生理指标,广泛用于医学院校、体育院校生理学校实验中。   技术性能: ■ 旋转方向:水平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 ■ 转椅与摇柄双速:1:2 ■ 旋转方式:手控 ■ 急停:0.3秒角度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S1059前庭功能转椅多功能前庭转椅
S1059前庭功能转椅   S1059前庭功能转椅是一种用转动方式观察旋转对人体的影响实验设备,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半规发在维特正常姿势中的作用,以及了解检查内耳敏感性的方法,转椅按装四对流环,可记录旋转过动时的眼电图、脑电图、心电图等生理指标,广泛用于医学院校、体育院校生理学校实验中。   技术性能: ■ 旋转方向:水平旋转(顺时针或逆时针) ■ 转椅与摇柄双速:1:2 ■ 旋转方式:手控 ■ 急停:0.3秒角度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级全功能创伤模型(全功能创伤模拟人)
XM-CS高级全功能创伤模型(全功能创伤模拟人)   一、模型特点: ■ XM-CS高级全功能创伤模型(全功能创伤模拟人)是在XM-HL4组合式基础护理人模型的功能基础上进行升级,除了XM-HL4型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创伤护理功能,创伤模块具有模拟出血等功能特点,增加了现场创伤处理及护理培训的真实感。 ■ 模拟创伤部位的清洗、消毒、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 模拟身体各个部位的开放性骨折、断裂处理等。   二、创伤功能: 具有XM-HL4型的全部功能,并增加了创伤功能模块,各种出血性创伤模块均附有模拟血管出血点。 ■ 面部烧伤Ⅰ Ⅱ Ⅲ度 ■ 前额撕裂伤口 ■ 颌前创伤口 ■ 锁骨开放性骨折与胸膛挫伤 ■ 腹部创伤伴有小肠突露 ■ 右上臂肱骨开放性骨折 ■ 右手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撕裂伤口、骨组织暴露 ■ 右手掌枪弹伤口 ■ 右大腿股骨开放性骨折 ■ 右大腿复合型股骨骨折 ■ 右大腿金属异物刺伤 ■ 右小腿胫骨开放性骨折 ■ 右足开放性骨折右小指截断创伤 ■ 左前臂烧伤ⅠⅡⅢ度 ■ 左大腿截断创伤 ■ 左小腿胫骨闭合性骨折以及踝关节和足挫伤   三、护理功能: ■ 洗脸 ■ 眼耳滴药清洗 ■ 口腔护理 ■ 口鼻气管插管 ■ 气管切开护理 ■ 吸痰法 ■ 氧气吸入法 ■ 口鼻饲法 ■ 洗胃法 ■ 手臂静脉穿刺、注射、输液(血) ■ 三角肌皮下注射 ■ 股外侧肌注射 ■ 灌肠法 ■ 女性导尿术 ■ 男性导尿术 ■ 女性膀胱冲洗 ■ 男性膀胱冲洗 ■ 造瘘引流术 ■ 臀部肌肉注射   ■ 褥疮护理:显示压疮的临床分期4个不同阶段。 · 第一期:淤血红润期。 · 第二期:炎症浸润期。 ·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 ·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 · 同时显示压疮盒各种病理表现:压疮炎症、溃疡、窦道、腐肉、坏死、焦痂等。 ■ 四肢关节左右弯曲、旋转、上下活动。 ■ 整体护理:床上擦浴、座式擦浴、穿换衣服、冷、热疗法。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防治煤炭自燃的水成膜胶体泡沫
项目成果/简介:水成膜胶体泡沫是将聚合物分散在水中,加入发泡剂并在氮气的作用下发泡形成的复杂混合体系。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泡沫液膜内,聚合物间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构成水成膜胶体泡沫的刚性骨架。防灭火水成膜胶体泡沫既具有凝胶的性质,又具有泡沫的性质,兼有注三相泡沫(注泥浆、注氮气、注两相泡沫)、注凝胶、注复合胶体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各自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其防灭火效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纳米金刚石膜涂层及工业应用
纳米金刚石的金刚石晶粒尺寸在100nm以下, 表面极其光滑平整, 摩擦系数极低(可小于0.05), 因此是十分理想的工具(模具)涂层和光学涂层材料, 同时在MEMs (微机电系统)和高性能大屏幕(场发射)显示技术等领域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组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和 DC Arc Plasma Jet CVD两种工艺方法, 在玻璃, 硅, 钼和硬质合金等衬底材料上成功制备了纳米金刚石膜。 在玻璃衬底上制备的纳米金刚石膜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00 nm, 表面粗糙度小于Ra 5nm, 采用纳米力学探针测量的显微硬度高达8000kg/mm2, 在可见及近红外区域具有非常好的透过特性, 紫外喇曼光谱(在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测试)显示薄膜几乎为纯净的金刚石纳米晶粒组成。在其它衬底上的纳米金刚石膜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测试正在进行之中。 纳米金刚石膜涂层硬质合金工具: 其中最有前景的是纳米金刚石膜涂层硬质合金微型钻头; 纳米金刚石膜涂层光学应用: 包括诸如”永不磨损钻石涂层玻璃表壳”和”永不磨损钻石涂层玻璃眼镜片”, 及ZnS, Ge, Si等重要红外军事光学材料的抗(雨滴、沙粒)冲刷涂层; 微机电系统(MEMs)的微机械构件: 如微型齿轮, 轴, 轴承等; 高性能大屏幕显示器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防治煤炭自燃的水成膜胶体泡沫
水成膜胶体泡沫是将聚合物分散在水中,加入发泡剂并在氮气的 作用下发泡形成的复杂混合体系。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泡沫液膜内, 聚合物间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构成水成膜胶体泡沫的刚性骨架。防灭火水成膜胶体泡沫既具有凝胶的性质,又具有泡沫的性质, 兼有注三相泡沫(注泥浆、注氮气、注两相泡沫)、注凝胶、注复合 胶体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各自的不足,从而大大提高其防灭火效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透明防伪包装薄膜—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
该成果是原有的铝反射激光全息防伪末的升级替换品。这种薄膜结构简单,仅有信 息层和基底层两层组成。全息图像以激光全息技术拍摄并用激光雕刻和电铸手段,以光 栅条纹的形式复制到镍质金属模版上。以金属模版热压气凝胶或有机高聚物聚氨酯涂层, 形成承载全息图像的信息层,可在薄膜上再现全息图像。
同济大学 2021-04-11
CCD及CMOS的紫外响应增强膜
紫外探测技术是继激光探测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军民两用光电探测技术。几十年来,紫外探测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光谱分析、军事、空间天文、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用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对现代科研、国防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先进光谱仪器方面,国内急迫需要响应波段拓展到紫外的硅基成像器件。先进光谱仪器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于一体,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它是现代科技必不可少的精密检测和分析手段,是现代天文学、航空航天、分子生物学、现代医学、环境和生态等新科技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国家对发展先进光谱仪器和研制光谱仪器用的探测器件非常重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门设立了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专项“先进大型光谱仪器的关键部件——高分辨分光器件和探测器件的研制”,技术人有幸成为承担该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负责高分辨探测器件的研制工作。 硅基成像器件如CCD和CMOS是最广泛应用的光电探测器,而且先进的光谱仪器都采用了CCD或CMOS作为探测器件,这是因为CCD和CMOS具有灵敏度高、低噪声等优点。但由于紫外波段的光波在多晶硅中穿透深度很小(<2nm),一般的硅基成像器件如CCD、CMOS等都在紫外波段响应很弱,这种很弱的紫外响应限制了硅基成像器件在先进光谱仪器及其他紫外波段探测方面的使用。 因此,本技术的研究成果硅基成像器件的紫外响应增强薄膜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 增强硅基成像器件的紫外响应,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改变硅基探测器的结构,如背照式CCD;另外一种是在现有的成像器件光敏窗口加镀一层下变频膜,把紫外光先转化为可见光,然后再接收。国外自1980年起就开始增强硅基探测器紫外响应的下变频薄膜研究,按使用材料的属性,可以把变频膜分为有机变频膜和无机变频膜两种。有机变频膜技术相对成熟,也有相关的专利出现。哈勃太空望远镜CCD、星球相机(WFPC)CCD和Photometrics等公司提供的响应波段延伸到紫外的CCD都是镀的有机变频膜。目前紫外增强有机变频膜可使普通CCD的响应波段延伸到200nm,Roper Scientific公司开发的Metachrome II薄膜在120-430nm波段都具有良好的下变频效果。有机变频膜技术尽管成熟,但该类薄膜有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有机物分子在紫外辐射下降解速度很快。在照明度为1μW/cm2的光照下,有机分子以高达每小时3%的速率成指数降解。在这一方面,而无机变频膜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无机变频膜材料可以在它使用期限的前2%时间里,减少90%的降解量,因此,无机变频膜具有非常优越的稳定性。在无机变频膜方面,国外研究也刚起步,最早的报道见于2003年[1],目前尚无成熟的增强硅基成像器件的紫外无机变频膜技术。国内在有机和无机变频膜方面,都没有已见报道的研究工作。  为了提高探测器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我们采取了在硅基成像器件光敏窗口上镀变频膜的办法,成功地使CCD及CMOS的响应波段拓展到150nm。该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光谱分析、军事、空间天文、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用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对推动国家的科研和产业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有极大帮助。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关于超薄单晶铅膜界面超导的研究
通过使用铅的条状非公度相作为铅膜和硅衬底的界面,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宏观面积的、塞曼保护的新型二维超导体。系统的低温强磁场实验表明,该体系的超导电性可存在于超过40特斯拉的平行强磁场中,这一数值远超过体系的泡利极限,是塞曼保护超导电性的直接证据。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也表明,条状非公度相中特殊的晶格畸变会延伸至铅膜中,从而在该体系中引入很强的塞曼自旋轨道耦合。同时,新的微观理论也给出了强杂质情形下各种自旋轨道耦合及散射效应对二维超导临界场的影响并定量地解释了塞曼保护超导电性的物理机制。该工作表明,可以通过界面工程在中心反演对称性保护的二维超导中引入面内中心反演对称性破缺,也即在二维晶体超导体系中人工引入塞曼保护的超导电性机制。这一结果预示出人们有望在二维超导体系中,通过界面调制发现新的非常规超导特性。这种宏观尺度强自旋轨道耦合下的二维超导,也为拓扑超导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平台,并为未来无耗散或低耗散量子器件的设计与集成奠定了基础。图 (a) 脉冲强磁场实验表明6个原子层厚铅膜的超导电性在高达40 T的水平强场下仍不被破坏。(b) 临界场随温度的关系与理论高度重合,有力地证明了超薄铅膜中的塞曼自旋轨道耦合保护的超导电性。 (c) 对外延生长于条状非公度相(SIC)界面上的超薄铅膜进行磁阻测量的示意图。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128 1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