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象机器人—myCobot Pro 600六轴机械臂--图像识别/ROS教育/AI
    myCobot Pro-600 旨在替代重复性劳动力,可应用于商业和轻工业。 myCobot pro 600 是一款可靠的轻型协作机器人,由大象机器人开发,采用迷你一体式设计。本体重量8.8KG,其有效负载2KG,工作半径600MM。 myCobot pro-600体积小但功能强大、易于使用且极具成本效益。 具有简单、安全、经济三大优势,是自动化生产的最佳选择。 myCobot Pro-600 快速部署在生产线上,为企业降低了大量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产品特性 一体化设计,安全协同操作 一体化设计使其充分利用工作空间,完美融入生产环境。兼备基于精确动力学模型的防碰撞检测功能使其能够与人安全地协同工作。 性能 强大 操作便捷易用采用谐波减速机+伺服电机,高性能商用轻工机械手。结构精巧,携带方便,安装简单,即插即用。 树莓派主控大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 Roboflow 操作系统,简单易用支持ROS/Python等开发系统 经济适用 高性价比标准的7×24小时工作制,替代高重复性和标准流水线工作。超高性价比,有效为企业降本增效。 联系我们: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 淘宝官网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URShvv 电话:+86 (0755) 8696 8565​ / +86 181 2384 1923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D504、D505室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大象myCobot机械臂-6轴机器人-ROS-视觉识别-少儿编程-STEM教育
myCobot 由大象机器人和M5stack联合出品,是世界最小最轻的六轴协作机器人,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是生产力工具也是想象力边界的拓展工具。 myCobot 自重850g,有效载荷250g,有效工作半径280mm;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既可搭配多种末端执行器适配多种应用场景,也可支持多平台软件的二次开发,满足科研教育、智能家居,商业探索等各种场景需求。 产品特性 独特工业设计,极致小巧 一体化设计,整体机身结构紧凑,净重仅850g,十分便于携带 模块化设计,备件少、维护成本低,可快速拆卸更换,实现即插即用 高配置,搭载两块显示屏 内含6个高性能伺服电机,响应快,惯量小,转动平滑 机身携带两块显示屏,支持 fastLED库,便于拓展应用交互输出 乐高接头,M5STACK数千应用生态 底座以 M5STACK Basic 作为主控,数千应用案例可直接使用 底座及末端带有乐高科技件接口,适用于各项微型嵌入式设备开发 图形化编程,支持工业机器人软件 采用 myBlockly 可视化编程软件,掌上自如编程,操作简单易上手。 支持 Arduino + ROS 开源系统。 轨迹录入,点位保存 摆脱传统的路径点存模式,无需编程,myCobot拖动示教功能可让你手把手教会它每一个你想要的动作和指令 记录已存入的路径,最多可保存长达60mins不同的路径 应用场景     myCobot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是生产力工具也是想象力边界的拓展工具。既可搭配多种末端执行器适配多种应用场景,也可支持多平台软件的二次开发,满足科研教育、智能家居、 轻工业及商业应用等各种场景需求。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网链接: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0
大象机器人—myCobot树莓派六轴机械臂—图像识别/ROS教育/AI
myCobot for Raspberry Pi 六轴协作机器人是大象机器人精心研发的多功能轻量型智能机械臂,隶属“myCobot系列”产品,采用树莓派微处理器,是大象机器人面向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的核心产品之一。 myCobot for Raspberry Pi 六轴协作机器人自重860g,有效载荷250g,臂展280mm,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具备丰富的软硬件交互方式及多样化兼容拓展接口,支持多平台的二次开发,有效帮助用户实现多场景的应用开发。   产品特性 内嵌树莓派生态,开发无限可能 树莓派4B,1.5GHz 4核微处理器,运行Debian/Ubuntu平台。 支持4路USB,2路HDMI,标准化GPIO接口、TF卡可插拔。 自带ROS,图形化编程Blockly 内置ROS仿真机械臂运行状态,超强扩展性。 blockly可视化编程,同时支持通用Python软件接口。 图像识别 丰富配件 应用广泛 自带图像识别算法,可选配任意摄像头。 自主搭配显示器、夹爪吸泵等不同配件,实现更多应用化场景。 独特工业设计,极致小巧 一体化设计,整体机身结构紧凑,净重仅860g,十分便于携带。 模块化设计,备件少、维护成本低,可快速拆卸更换,实现即插即用。 高配置,搭配Lego接口 内含6个高性能伺服电机,响应快,惯量小,转动平滑。 底座及末端带有乐高科技件接口,适用于各项微型嵌入式设备开发。 应用场景 myStudio 联系我们: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https://www.elephantrobotics.com/淘宝官方旗舰店:https://shop504055678.taobao.com/?spm=a1z10.1-c-s.0.0.2b0e58e7PY8UhV电话:+86 (0755) 8696 8565/+86 181 2384 1923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科技大厦D座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D403 D504 D505
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0
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及其减振结构    
本专利涉及一种高频双偏心声波振动钻进驱动器,属于环境钻探技术领域和工程装备技术领域。包括:1.利用充气式隔振器,分别斜向布置于振动体的斜上方和斜下方,使振动能量转化为气体热能散发到大气中,从而达到减振目的;2.减振箱体利用一体化冷轧制造工艺可以避免应力较为集中的焊缝,且类椭圆形结构可以起到缓冲减振作用,增加使用寿命;3.通过控制使两偏心轴保持同步反向运动,具有换向作用的轮系结构强制使两偏心轴同步反向运动,最大化的保证偏心运动产生的水平激振力相互抵消。4.在振动钻机上加装法兰连接件和多级螺纹结构,增大了螺纹寿命、强度,以及钻具级配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模拟往复滚动荷载的结构疲劳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往复滚动荷载的结构疲劳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该试验方法包括:(1)在待测试的轨道结构上,沿荷载的移动方向依次放置两台力学测试与模拟设备;(2)根据滚动车轮的尺寸,设计制作弧形加载平台;然后,将所述弧形加载平台的上半部分滚动接触所述的两台力学测试与模拟设备,下半部分与被测试的轨道结构滚动接触;(3)通过两台所述力学测试与模拟设备对所述待测试的轨道结构进行加载。该试验装置包括被测试轨道、加载平台及力学测试与模拟设备。本发明的试验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对荷载大小、移动速度的模拟,对荷载移动速度对轨道伤损的影响进行研究。本发明的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的无支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索承网格结构的无支架施工方法,即上部网格分单元吊装至先施工的索网上拼装。环形索承网格结构主要包括柱子、外环梁、上部网格、径向索、环向索和支撑杆。先采用斜向牵引的方法提升结构的径向索和环向索至高空,然后在结构索网下方安装工装配重索和反力架装置并张拉工装配重索,形成支撑索网;再分单元吊装上部网格至支撑索网上,同时通过反力架装置调节工装配重索使控制节点处于设计标高;最后卸除工装配重索和反力架装置,结构成型。该施工方法省去了支架的施工费用,可双向、实时、精确调整施工过程中控制节点的标高,无需主动张拉拉索,有利于看台保护,实现索承网格结构的绿色装配化施工。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任意摆放的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
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是基于条纹投影的物体三维面形重建技术。它利用物体面形对标准正弦条纹图的相位调制并对图像进行相位解调实现物体三维检测。该系统包括高质量面结构光投影模块、低失真图像采集模块及快速的数据处理算法。该测量系统中,标定准确的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的关系是该三维测量技术至关重要的步骤。由于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具有速度快、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途、最有发展潜力的三维测量技术。 一、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该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结合特定的标定技术,确定各个系统参数,建立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的数学关系,改善系统的精确度及灵和性。该测量系统适用于工业制造、产品检测、模具设计、逆向工程、生物医学、文物保护、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特色及先进性 1、系统结构任意摆放 该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组成部件在空间位置相对任意,易于在实地测量中使用。它在几何结构、光路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平行性、垂直性要求,仅需要图像采集系统的视场被投影系统的视场所覆盖。 2、标定技术经济实惠且使用灵活 系统标定的过程中,仅需一种打印的棋盘格作为标定板,相比于制作困难且成本高昂3D标准件,该技术成本低,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同时,标定板的位置可以随机、任意放于测量视场中的任何一个空间位置,相比于现行的标定技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3、高分辨率 基于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避免现行测量方法中因系统设置不准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考虑镜头引起的畸变现象,对每个像素点标定,降低畸变对测量结果的不良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对多组数据拟合,保证相位与空间三维坐标关系的准确性。 4、测量系统技术指标 物体面形三维测量对测量仪器的分辨率、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且部分算法复杂,所设计的系统采用联机方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200mm×300mm×200mm,且连续可调;横向分辨率:可达0.06mm(主要受相机分辨率的限制,本系统采用AVT-GT1660C相机);纵向分辨率:可达0.02mm 四、能为产业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施后可取得的效果 1、基于任意摆放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解决传统系统设置难度大、对测量环境稳定要求高的困难。 2、标定技术可适用于任何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解决了现行标定技术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 3、该测量系统和标定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且经济实用,极大提高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测量精度,拓展了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组合式桥梁桥墩防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桥梁桥墩防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状桥墩、环绕设置在柱状桥墩上下两端四周的悬臂结构以及穿设在两端悬臂结构之间、且绕柱状桥墩轴心均布的预应力钢筋,所述上下两端悬臂结构之间围成的柱状空间外包裹有防护层以形成密闭空间,并在该密闭空间内填充吸能块。本发明通过在柱状桥墩周围密集设置预应力钢筋和填充吸能块,当发生撞击时船或车辆的水平撞击力由预应力钢筋和吸能块共同承受;受到撞击的预应力钢筋横向发生变形,同时钢索张拉力急剧增加,该张拉力转化成对柱状桥墩的竖向压力,分担了部分水平撞击力,剩余部分水平力由吸能块承担,相对减轻了吸能块和柱状桥墩受到的水平撞击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针对复杂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高精度预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高精度预示方法,考虑子系统间能量传递的时变项(img file='DDA0001438196050000011.TIF' wi='330' he='110'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结合复杂结构的损耗因子矩阵η,建立结构各子系统的瞬态功率平衡方程,给定初始边界参数,采用四阶?五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得到结构各子系统的瞬态能量响应;相比于传统方法仅考虑能量的时变项,本发明通过考虑了复杂结构各子系统间能量传递的时变项,建立了更为完整的复杂结构各子系统瞬态能量平衡方程,显著提高了目前瞬态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瞬态能量响应预示中的预示精度,拓展了目前瞬态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范围,可以解决不同耦合强度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分析,同时结合商业统计能量分析软件,可以解决复杂结构的瞬态能量响应预示问题。 1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纳米结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重量分数为1~20%的纳米尺寸的核交联星型聚合物与重量分数为80~99%的含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经本体混合或在溶剂中溶液混合均匀后,再在室温~250℃、0~10MPa条件下固化成型。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物中分散相为无序球状、平均尺寸为5~200nm,在保证良好热加工性能同时,力学性能较纯环氧树脂增大,在涂料、电子封装材料和层压板材料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相分离过程不受固化剂、压力和溶剂等条件的干扰,可在不损失环氧树脂加工性能的条件下提升其力学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2 93 94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