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蛋白质纯化用新型生化分离色谱介质生产技术
生化分离介质应用于生物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等产品的生产过程。本成果开发应用“gel in a shell”复合结构设计,形成陶瓷/琼脂糖复合刚性生化分离介质,具有不可压缩性,操作流速高,密度高,易装柱,配基密度高等特性。此外,在蛋白质纯化功能基团的开发方面,本成果能提供包括 rProtein A 等亲和配基、疏水类配基、离子交换类配基等主要层析产品,能够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水介质分散铈锆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介质分散铈锆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Ce及Zr的无机盐类水溶液与无机碱类水溶液进行沉淀反应,制备Ce-Zr混合氢氧化物沉淀物;(2)将Ce-Zr混合氢氧化物沉淀物加热回流,制备Ce-Zr氢氧化物共溶体;(3)将Ce-Zr氢氧化物共溶体经过滤及洗涤,制备Ce-Zr氢氧化物水凝胶;(4)将Ce-Zr氢氧化物水凝胶与有机醇类、有机酸类、高聚物混合,制备Ce-Zr氧化物合成浆料;(5)将Ce-Zr氧化物合成浆料加热并经一步水热合成,得到水介质分散铈锆氧化物纳米材料。本发明获得铈锆氧化物纳米颗粒为单晶体,纳米尺度为2~8nm,在水介质中为单分散;铈锆氧化物的质量占纳米材料溶胶体体积的百分数为5~10%。
四川大学 2016-09-12
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和溶质不规则迁移机理与模拟
成果简介: 饱和—非饱和介质中水分与溶质迁移转化理论,是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土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本项目主要以认识含水介质中水分与溶质不规则迁移规律,发展相应的模拟理论与方法为目标,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系统开展了非饱和土壤水分动态随机与分形模拟理论、含水介质中溶质非费克迁移理论及模拟模型、含水层中抽水井附近非达西流理论与模型、区域地下水动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土壤水力特性参数求解的新方法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不同存储介质的分离式文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存储介质的分离式文件系统,不同 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的小粒度读写的介质和非易失的大粒度读写的介 质,非易失的小粒度读写的介质与内存总线相连,非易失的大粒度读 写的介质与 I/O 总线相连;非易失的小粒度读写的介质用于存储文件 系统的元数据,非易失的大粒度读写的介质用于存储文件系统的数据; 非易失的小粒度读写的介质上,文件系统对元数据的操作使用小粒度 的读写,非易失的大粒度读写的介质上,文件系统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微带缝隙耦合馈电的三频介质谐振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带缝隙耦合馈电的三频介质谐振天线。介质谐振腔是高介电常数材料构成的介质谐振腔,介质谐振腔放置在介质地板上,介质谐振腔内部中央的上部嵌有一个空气谐振腔,空气谐振腔的内部填充介质为空气,介质谐振腔和空气谐振腔上端中央放置金属贴片,微带耦合缝隙馈源包括缝隙和微带线,介质地板中开有缝隙,介质地板下表面设有微带线并与缝隙垂直相交。本发明通过介质谐振腔,空气谐振腔和金属贴片三个结构集成在一起提供三个不同的频点,具有体积小同时频带宽的特点,可以在天线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其他方面,例如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点、基站等各种通信设备和系统,甚至在一些国防的战术系统,比如雷达中也有广泛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可预防隔离套破损导致介质泄漏的磁力联轴器
项目简介 本成果涉及一种防泄漏密封装置,可用于要求绝对密封无泄漏的磁力传动泵以及反 应釜之中。 本成果一种可预防隔离套破损导致介质泄漏的磁力联轴器,这种磁力联轴器隔离套 由双层或多层隔套组成,当一层隔套出现破损时,其它隔套仍然会起着密封防泄漏作用, 同时会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注意。这种磁力联轴器可确保不会出现因隔离套破 损而出现泄漏介质的现象。此外根据显示的隔套间压力值,可以判断那一层隔套出现了破 损,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或更换。该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适用范围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产生涡旋电波的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涡旋电波的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由 N 个均匀布置在圆形印制板(接地面侧)上的介质谐振器天线构成,介质谐振器天线和接地面连接处开有 N 个矩形槽;印制板的另一面布有 N 条均匀分布的微带线,N≥4,微带线的一端由同轴线馈电,另一端通过和矩形槽的耦合给介质谐振器天线馈电。从而产生 N-1 个模式的涡旋电波(OAM 波)。本发明的介质谐振器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低损耗和高宽带的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共焦白光偏振干涉的多层透明介质厚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白光干涉测厚领域,并公开了共焦白光偏振干涉的 多层透明介质厚度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被测物、第三透镜、第二透 镜、第二小孔构成共焦结构,平行白光经第二棱镜后,一束作为测量 光束经第三透镜汇聚到被测表面,另一束作为参考光束经过多次反射 后与从被测表面反射回来的测量光束发生干涉,在第二棱镜和第二透 镜之间设置提高干涉条纹的对比度的可旋转偏振片,实现在第一图像 传感器上形成高对比度干涉条纹。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装置进行 测量的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乳白色大粒径硅溶胶 50%二氧化硅含量 蓝宝石陶瓷金属抛光用
大粒径硅溶胶是一种重要的无机胶体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定义与特性 定义:硅溶胶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硅(SiO2​)的胶体溶液,通常呈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大粒径硅溶胶指的是粒径在100纳米以上的硅溶胶,其粒径范围可以从100纳米到500纳米不等。 特性: 物理性质: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保持其性能。 化学性质:硅溶胶无毒无味,耐高温、耐酸碱,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学性能:大粒径硅溶胶具有较好的光散射能力,可以在涂料中产生优良的遮盖效果,提升涂料的遮盖力和白度。 机械性能:干燥后能形成坚韧的薄膜,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二、制备方法 大粒径硅溶胶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 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等,调节硅溶胶的粒径和分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法:也称粒子增长法,以水玻璃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去除杂质,生成聚硅酸溶液,再经处理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水热合成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硅溶胶,能够获得较为均匀的颗粒分布。 直接酸化法:采用稀水玻璃,经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制备活性硅酸溶胶,再加热保温、直接酸化,控制反应条件使晶粒长大,得到大粒径硅溶胶。 三、应用领域 大粒径硅溶胶因其独特的性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涂料行业:作为填料和增稠剂,改善涂料的流动性和刷涂性能,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其透明性也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涂料的生产。 建筑材料:作为粘结剂,提高水泥和砂浆的强度及耐久性,改善建筑材料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大粒径硅溶胶,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 电子行业: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绝缘体,提高材料的热导性和电绝缘性,减少电子元件之间的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陶瓷材料:作为添加剂,改善陶瓷的成型性和烧结性能,增强陶瓷制品的强度和韧性,提高陶瓷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色泽。 橡胶行业:作为填充剂和增强剂,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纸张和纺织行业:作为涂布剂和助剂,提高纸张的光滑度和印刷适应性,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和强度,提高纺织品的耐水性和耐污性。 环境保护:作为吸附剂,有效去除水中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改善水质。在土壤改良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化妆品行业:被广泛应用于粉底、遮瑕膏等产品中,提供良好的滑爽感,使化妆品在涂抹时更加顺滑,且不易出现结块现象。 四、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大粒径硅溶胶之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搅拌器、量筒、喷枪等。 注意施工环境,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涂层干燥不良,而低温环境则可能延长干燥时间。 在大规模应用前,建议进行小面积的兼容性测试,确保硅溶胶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避免因不兼容造成的涂层脱落或起泡。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避免硅溶胶固化在工具上,影响下次使用。 五、总结 大粒径硅溶胶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涂料、建材、电子、陶瓷、橡胶、纸张、纺织、环境保护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大粒径硅溶胶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微波毫米波新型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及器件
成果介绍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平面集成高性能导波结构,2011年被国际微波杂志列为“改变未来无源与控制器件的十大非凡发明”之首(Microwave Journal, Nov. 2011)。本项目组是国际上这一领域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和国家973项目等的资助下,对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的传输特性、谐振特性、损耗机理、模式转换机理、极化转换机理等科学问题及其在多个分支的创新应用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精确有效的设计方法,构建了基础设计公式,提出并命名了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等新型导波结构,提出了一系列基片集成类无源元件新结构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并发展了适合于周期性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的频域有限差分和直线法全波分析模型,揭示了其传输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组闭式设计公式。这组公式已被广泛用于基片集成类导波结构元器件的设计。相关代表作单篇正面他引均超过150次。2、提出并命名了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折叠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等新型导波结构,系统研究了其导波特性、损耗机理和模式转换机理等,构建了设计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型微波毫米波高性能元器件,其中代表作单篇正面他引均超过100次。3、提出了多种基片集成波导无源新结构,深入研究了其谐振特性、耦合特性和损耗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元器件及单基片集成系统。相关代表作合计正面他引350余次。4、在基片集成波导天线辐射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了经典Elliott设计公式的局限性,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方法,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高性能基片集成类天线及阵列,相关代表作由于其基础性和创新性被合计正面他引300余次。市场前景项目研究成果已获5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其中部分专利已进行技术转让并应用于企业产品中。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