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低介微波介质 陶瓷材料
项目简介: 移动通信、互联网、卫星定位系统等无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 极大地改变了入类生活和工作方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支点。微波介质陶瓷是用于微波通讯器件的关键核
西华大学 2021-04-14
石油化工加热炉清灰剂
加热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炉管外部会出现灰垢,附着在炉管上,影响传热效果,严重时甚至由于受热不均匀造成炉管烧穿等事故。喷入此清灰剂一个星期即可见效,一个月后,炉管外壁附着的灰垢会爆皮脱落,炉膛温度下降,炉管受热均匀,传热效果良好,延长加热炉使用寿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升降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加热器,包括传送杆,载物台,加热器和丝杠,加热器和丝杠的顶部固定连接,加热器的顶部设置有斜槽和深槽,载物台用于承载样品,载物台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定位销,侧面设置有一对侧面定位销,加热器与载物台是通过弹性定位销与斜槽和深槽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用于为样品提供温度保证,传送杆和载物台固定连接,用于将载物台从一空间初始位置水平传送到另一空间位置上进行加工和测量工艺,加热器和丝杠的顶部是通过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固定连接,丝杠用于通过自身旋转实现加热器的升降,且具有粗调和精调的功能,传送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瞬态加热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人们一生中患晚期癌症概率为22%。本产品主要针对严重影响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晚期癌症恶性胸,腹水症状,进行热循环灌注治疗,达到消灭腔体内癌细胞的目的。  项目团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瞬态加热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该项目研发成果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可有效解决恶性胸腹水,明显改善肿瘤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该系统热响应迅速,控温精度高,治疗精准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水下航行体电磁加热空化装置
水下航行体电磁加热空化装置。装置示意图如下,由磁性分子材料构成 的空化器 1 安装在航行体 2 头部,高频交变电磁场发生器 4,空泡 3 由涡流导致 的高温产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GHJY-COD加热器(消解仪)
产品详细介绍GHJY-COD加热器(消解仪) 一、产品简介:     COD恒温加热器(消解仪)是经典方法分析污水中一种采用空气冷凝代替水冷凝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加热回流装置,它采用新型温控器,升温速度快,温度恒定均匀,操作方便,是一种实验手段仪器化新产品。经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表明,结果符合国际标准方法ISO06066-86的要求。     国内首家推出具有时间控制型恒温加热器;时间可任意设定。     国内首家自动进行计算加热回流时间,无需人工进行计时,加热回流时间2小时到达完毕后,仪器自动关机。且定时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及重新记时,以便不记时单独恒温加热。     加热板底部采用特殊材质和加工工艺制作,每个加热孔部位恒温均匀。     采用数字化设定、显示加热温度,自动控制加热温度。升温速度快,温度恒定均匀,耗电小,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不用冷却水,占用地方小,可完全克服原测定COD加热回流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耗电、费水和操作不方便等缺点,广泛用于环保、医疗、卫生、食品、自来水、造纸、污水处理、印染、石化、冶金、院校等行业的水质检测。 二、COD恒温加热器技术特点: 1、温度可调节范围:室温—399℃ 2、恒温精度:±2℃ 3、升温时间: (180℃)<30min 4、最大功耗:1.5kw 5、同时加热样品数:16个(可制作非标) 6、电源电压:AC220V±10%,50Hz 7、外形尺寸:45cm×35cm×26cm 8、自重:18kg 9、加热孔尺寸:直径:42.5mm深度:65mm 10、定时:0.01秒-99小时之间任意设定 三、仪器的安装与调试 1、开箱后按装箱单核对主机与附件的数量及质量。 2、按试管架装配示意图按装加热管及空气冷凝管。 3、主机通电前检查外观有无异常现象。 4、定时表的设定和使用 字母的含义:h表示小时,m表示分钟,s表示秒 设定调整:用尖锐硬物在仪表内右侧的小方孔里上下拨动至所需的时(h)分(m)秒(s). 然后用手指轻轻拨动对应数字上的小齿轮,达到所需的时间。 5、智能温控仪的设定和使用 表面板下面左一按键为设定键、左二为移位键、左三为减值键、左四为增值键,上视窗为测量值显示单元、下视窗为设定值显示单元。 根据需要设定在所需的温度即可。 本仪表采用单相可控硅过零触发输出,对无线电设备无干扰。它是以计算机芯片作主控单元,采用多重滤波电路,干扰自动恢复,PID控制及自整定功能,产品具有测量精度高,控温准确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此仪表适应性广。 四、仪器的使用方法 1、将温度恒定在170℃-180℃之间。 2、在主机予热的同时,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第156页表5-1所示测定条件,取水样20毫升,加入0.25NK2CrO710ml,Ag2SO4—H2SO4 30ml,再加小沸石两叁粒轻晃加热管,使溶液均匀,以防爆沸. 3、在加热管上接好冷凝管,置于已经恒温的加热孔中加热,约15分钟后,溶液开始沸腾,沸腾后继续加热2小时。 4、回流2小时后仔细取出(注意烫伤手臂)加热管及冷凝管。置于支架中待自然冷却或强迫冷却后,用少许水冲洗冷凝管管壁和磨口处,取下冷凝管加入搅拌子,加水稀释至140毫升后电磁搅拌,用0.1N硫酸亚铁铵滴定,用2~3滴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如无电磁搅拌器,可将加热管中的溶液转移到500毫升三角烧瓶中,加水稀释至140毫升后,手工滴定。 0.1N硫酸亚铁铵标定方法 量取10毫升(0.25N) K2CrO7稀释至约100毫升,加入30 ml浓硫酸冷却后用硫酸亚铁铵滴定(2~3滴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
华鲁电热仪器(天津)有限公司 2021-08-23
JYD-2A恒温金属浴(加热型)
JYD-2A恒温金属浴是采用微电脑控制的恒温金属浴装置,控温精度高,制样平行性好,以替代传统的水浴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样品的培养、保存和反应,应用行业遍及医药、化工、食品安全、质检、环境等。JYD-2A恒温金属浴可实现2个模块独立加热、恒温,独特的二合一设计,满足更多实验需求。 产品特点 1、LED显示,界面清爽简洁。 2、仪器升温速度快、加热均匀、控温、稳定性高,低能耗无噪音。 3、内置温度偏差校准功能,自动故障检测及蜂鸣器报警功能。 4、内置超温保护装置,使用更安全可靠,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5、产品设计紧凑而严密,占用的空间范围小,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方便。 6、多种模块选择更换,便于清洁与消毒食用各种试管。 7、可实现2个模块独立加热、恒温,独特的二合一设计,满足更多实验需求。
江苏金怡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19
多工位加热型磁力搅拌器
产品应用:   加热型多工位磁力搅拌器外形设计新颖美观、加热快、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广泛适用于医疗、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是各大中科院校、科研单位、检验检疫、卫生防疫等实验中的好帮手。 主要特征: ●  直流无刷电机,性能稳定,免维护;●  噪音低,寿命长,低速平稳,高速强劲; ● <30°斜面操控面板适合坐位和站位视角; ● PT100温度传感器,实现±1的温度精度控制; ● 旋转式调节开关按钮,防水设计,安全系数高; ● 每个工位独立控制,可搅拌多达4个工位的不同样品; ● 亚光特氟龙涂层加热面耐腐蚀,表面温度最高可达320℃;受腐蚀侵害; ● LCD数显功能,显示加热温度、搅拌速度,方便实验操作; ● 控温采用PID控制算法,自整定功能,具有测量精度高,冲温小;    
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2021-12-21
微波协同有机膨润土处理有机废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协同有机膨润土处理有机废水方法。它是将粒径为40-200目有机膨润土与有机废水混合,其固-液质量比为1∶500-1∶5000,然后流入一个微波反应器中,施加200-5000W的微波功率辐照10s-30min进行脱色与净化处理,再进行固-液两相分离,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后排放。本发明优点是:1)废水净化处理时间大大缩短;2)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的处理,经微波辐照处理一定时间后,CPC有机膨润土的脱色率可达99%以上,而常规吸附处理的去除率仅60%左右;3)操作工艺简便。使用微波辐照处理,不需搅拌,可简化操作工艺,扩大有机膨润土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微波辅助固相合成技术生产低聚糖
在微波能场内,反应物料在传送带上受连续微波辐射,喷射垂直气流透过传 送带网面作气流增效,使反应物料进行固相合成反应的方法。本装置包括带有多个微波源的一个反应腔体,内置作水平机械运动承载反应物料的传送带,气流经传送带网面进入反应腔,对反应物料进行垂直气流增效和连续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反应,由排气孔回收气体。本装置能够使微波均匀地辐射到反应物,防止副产物强酸及局部积热造成的焦化反应,使常规微波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反应得以完成,降低能量成本,并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纯度与微波合成效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