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旋流输运、抽排和净化技术
成果创新点 通风换气、餐饮油烟净化、腐蚀物输运、工业分离输 送、河道除淤疏浚、采矿打沙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主要技 术创新路径:龙卷风旋涡能够产生强大抽吸力 核心优势:风机抽吸力丝毫不减,而套筒抽排能力与 风机相当,总排风量大大高于单独的风机的排风量;旋流 卷吸套筒独立使用,为风机另辟进风渠道实现免污染,排 风管道畅通无阻,特别适合腐蚀性或复杂环境中工作;旋 流卷吸无需额外能耗,旋转气流产生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旋流输运、抽排和净化技术
通风换气、餐饮油烟净化、腐蚀物输运、工业分离输送、河道除淤疏浚、采矿打沙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主要技术创新路径:龙卷风旋涡能够产生强大抽吸力 核心优势:风机抽吸力丝毫不减,而套筒抽排能力与风机相当,总排风量大大高于单独的风机的排风量;旋流卷吸套筒独立使用,为风机另辟进风渠道实现免污染,排风管道畅通无阻,特别适合腐蚀性或复杂环境中工作;旋流卷吸无需额外能耗,旋转气流产生离心力还可以实现分选截留,实现净化功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6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热力设计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在现代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动力、能源、化工、空调制冷、石油、冶金、核能等工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工艺流程中的一种主要设备。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存在流动死区,易结垢,无法充分利用传热面积从而导致传热系数低,压降大,管束易产生流体诱导振动等缺点。高效的管壳式换热设备能从多方面节省能源的消耗:一方面可以节省驱使换热器中冷热两种流体的运动所需的功耗,同时换热面积的缩小可以减少生产换热设备所需的能耗以及原材料,有效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减少换热面结垢的可能性,延长运行周期。因此换热设备的高效强化是实现我国过程工业节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管壳式换热器大约占世界换热器市场总份额的35–40%,且在石油、化工领域管壳式换热器能占到高达70%的份额。因此对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推广应用对于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世纪末提出使用螺螺旋折流板支撑结构代替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支撑结构可以显著降低壳侧压降,也有利于强化换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虽然近十余年中国内外对于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现有的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未见到有关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完整的设计方法介绍。本技术基于本课题组大量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并参考相关公开发表的文献,开发一套完整的热力设计方法和软件。 该项目是在教育部重点课题和“97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的。针对单壳程多管程单相介质流动换热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所开发的热力设计软件,该软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软件采用VB6.0、EXCEL2003和FORTRAN混合编程。VB形成可视化操作界面,可视化数据输入输出,实现数据传递功能;调用FROTRAN语言编制的可执行程序读取所需数据完成核心计算;调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保存和输入输出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旋流板湿钙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旋流板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近年来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取 得了很大进展。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负荷和操作弹性大、传质效率高、防 堵性能强。本系统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 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 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固液相变被动热控技术
由相变储能技术发展而来的相变温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热控技术越来越受到航天领域的广泛关注。航天器是综合了各个学科的先进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其中热控技术是保证航天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技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航天器的电子设备工作温度范围基本在-15~50℃。航天器工作环境都极端恶劣,若其长时间在极端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会引起电子设备失效。美国空军的一份报告指出由温度引起的电子器件失效率高达55%,占所有失效因素的一半以上。因此运用先进的热控技术保证航天器的结构部件、仪器设备在空间环境下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使航天器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均能够正常工作,对于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物质在吸收或释放能量发生物态变化时,自身温度可保持不变或只发生较小变化。利用物质相变过程的这一特征,以及潜热储能所具有的高储能密度和能量稳定传输等特点,潜热储能已发展成为最具实际应用潜力、应用最多和最重要的储能方式。使用相变材料,再匹配以合适的热交换系统,进行能量储存的技术称为相变储能技术。由相变储能技术发展而来的相变温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热控技术具有设备性能可靠、质量轻、不耗能等优点,更符合航空航天设备的特殊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有机微肥生产技术
成果描述:本成果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微肥的生产技术。它主要采用多种有机络合剂和分步络合工艺对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进行络合反应制得,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络合容量大、生产成本低、营养均衡持久、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效率高、增产幅度高、品质改善明显的效果。 本成果已获得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市场前景分析:用于预防农作物微量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缺素症,市场前景广阔。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农作物施用本成果产品后,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改善作物品质明显,粮食作物一般增产6%-10%,经济作物一般增产9%-15%。本成果拥有的有机微肥在水稻、油菜等农作物上应用后,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四川大学 2021-04-11
微囊中药佐剂制备技术
新型中药微囊是一种具有广谱生物学活性的天然药物,含有各 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促 进组织再生等作用,是一种优质的免疫佐剂,具有可保持抗原的特性,又是一 种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和刺激剂。该项目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活性成份, 采用不同抽提剂提取中药微囊活性物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中药微囊。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在已推广的 3 万头份中药微囊中,已获直接经 济效益 11.52 万元,未来 4 年中尚可获利 2146.38 万元,五年共可获利 2157.9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36- 万元,年平均经济效益 422.66 万元,科研投资年平均纯收益率为 3.78。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微针光动力治疗技术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畸形,新生儿发病率为0.3%-0.5%,影响全球约2500万人,65%的患者病灶在30~50岁前产生明显增生,甚至出现结节且创伤后容易出血,对患者日常活动、社交娱乐和情感方面等生活质量方面可产生轻度到中度的不良影响,并与Sturge-Weber综合征、青光眼等疾病相关联。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疗法和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是目前常用的两种鲜红斑痣治疗方法。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目前被认为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但其治愈率仅为10-30%,约有20-30%的患者治疗无效,并有较高复发率。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但存在有效率高、治愈率低、对粉红型及增生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避光周期长等问题。 本技术专利体系将解决鲜红斑痣治疗的剂量控制,通过采用微针、进药、新型治疗光源解决治疗过程的精准调控,并获得短避光周期的效果、低光敏剂用量的效果。 图1.阵列光动力治疗系统原理、样机及算法流程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2-27
金属微成形技术及设备
项目简介:    面对微细零件,   传统的微细加工技术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生产能力有限, 巳经不能满足微型构件的制造要求。微塑性成形技术具有大批显
西华大学 2021-04-14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747 7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