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提高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率的多级微生物强化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在我国农业污染中占主要部分,该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悬浮物、难处理的特点,经过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往往很难买现达标排放,给畜禽养殖业主带来很大的困扰。 该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改变污水处理流程和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在不同污水处理单元中投加不同配比的高效微生物菌种,改善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并提高污泥活性,从而最终提高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率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该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 该技术所使用的配套污水处理装置,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处理装置或单元,均含有活性污泥; (2) 该技术可以使COD和BOD5的去除率提高10一40%,氨氮和总氮去除率提高20一50%; (3) 该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相比其他增加污水处理流程或设置的技术而言,投入成本更低,更具经济性。 国家对环保的政策日趋严格,未来十年,是环保的黄金十年,也是畜禽养殖行业在环保压力下重新洗牌兼并的十年,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转化条件:菌种活化相关设备:曝气装置 成果完成时间:2014年10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野外病原微生物快速诊检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乙肝病毒是我国肝炎、肝硬化与肝癌的主要原因。本项目率先提出利用纳米粒子的特殊效应来解决病原体侦检的灵敏度、特异性与通量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实现这些病原微生物早诊断与疗效监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通过本项目实施,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 研发了磁性纳米粒子与量子点标记的层析芯片,研制了对磁信号与光信号进行定量检测的层析芯片阅读仪,实现了抗原或抗体的定性、定量多指标同步检测; 2. 建立了量子点标记荧光偏振技术,筛选出3 个HBV sAgB 细胞表位;筛选出一对前S1 区小鼠源单克隆抗体HB1 与HB3,研发前S1 区的酶联试剂盒;建立了唾液诊断乙肝的方法; 3.研发了巨磁阻抗效应结合微流控芯片基础上HPV 病毒快速分型方法;利用巨磁阻效应结合微流控芯片与等温PCR 扩增技术,研制出便携式肝炎病毒快速基因分型系统; 4. 研发了组合式毛细管基因芯片,实现了多群耐药突变与基因分型检测。 获发明专利授权2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 项,医疗器械证书3项;教育部成果鉴定结论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纳米技术的乙型肝炎诊断新技术方法与传感器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应用情况:产品在全国数百家医院获得应用。成果对于提高我国病原微生物诊疗水平、推动纳米医疗器械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传统固态酿造食醋微生物功能优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系统建立了传统发酵食醋酿造微生物群落及代谢组分分析技术;创新了食醋酿造微生物功能分析及高效筛选技术;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提升提供了基础。项目创新点 ①集成应用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首次解析镇江香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演变与发酵进程的规律; ②系统建立食醋有机酸及风味物质分析及其与酿醋微生物功能关联分析技术,首次明确了镇江香醋特征有机酸及功能物质川芎嗪的来源; ③构建了基于酿造微生物功能优化的制醋新技术体系,显著缩短了镇江香醋发酵周期,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及综合产能,产品批次稳定性得到提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转化生产 L-瓜氨酸的关键技术
L-瓜氨酸能够清除羟基,可有效保护 DNA 及 PMN 免受氧化反应的侵害。瓜氨酸对防治前列腺疾病作用明显。近来研究发现瓜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L-精氨酸,在维持心血管正常功能的一氧化氮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服用瓜氨酸能有效的改善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维护健康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强度,提高体能,在运动保健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广瓜氨酸在抗氧化,医用检测,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外需求巨大,市场前景广阔。酶法转化精氨酸生产瓜氨酸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耗能低、专一性强、收率高、提取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构建工程菌,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高转化率的菌株。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转化生产 L-鸟氨酸的关键技术
L-鸟氨酸是细胞内重要代谢化合物,近来研究发现 L-鸟氨酸可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及糖与脂肪的分解代谢。此外,以鸟氨酸为原料制备的依氟鸟氨酸,能抑制多胺合成,延缓肿瘤细胞生长,是颇具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L-鸟氨酸除了在医药上作为试剂与注射液外,通常还用于配制保肝、强身、解毒的营养剂以及生产消除疲劳的发泡饮料。而酶法转化精氨酸生产鸟氨酸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耗能低、专一性强、收率高、提取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技术指标:工程菌经过培养 6 h 后,ARG 酶活可达到 177.3 U/mL;在 4 h 的催化周期内,L-鸟氨酸产量为 112.3 g/L,对精氨酸摩尔转化率为 87 %。产品性能:无副产物,纯度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转化生产胍基丁胺的关键技术
胍基丁胺( Agmatine )是一种多胺,在精氨酸脱羧酶( argininedecarboxylase,ADC)作用下 L-精氨酸脱羧的产物,它几乎分布于哺乳动物体内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具有降血压、利尿、抗炎、调控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50 万/吨)。其硫酸盐对动物吗啡依赖性具有戒断作用,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戒毒类药物。目前工业上合成胍基丁胺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化学法,该方法具有高污染、生产条件苛刻、安全性差等缺点。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运用重组精氨酸脱羧酶(ADC)生产胍基丁胺的绿色环保新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一株 L-精氨酸脱羧酶高产菌株。 技术指标: 100 g/L 的 L-精氨酸经 5 h 转化,胍基丁胺产量可达 52.02 g/L,转化率 69.6%。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转化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关键技术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又称二酰甘油酰磷酸丝氨酸,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磷脂,通常位于细胞膜的内层,尤其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能调控大脑的各项功能正常运作,起到调节血脂、改善记忆、健脑益智、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但天然存在的磷脂酰丝氨酸很少,提取工艺繁杂, 并且安全性受到人们的质疑。生物酶法制备磷脂酰丝氨酸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室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磷脂酶 D 基因,以粗话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目前,该研究正在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及各项优化,以提高底物转化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食物过敏sIgE 生物学检测方法
常规食物过敏原检测采用免疫化学原理,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生物活性(致病活性),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试验能够检测结合型 sIgE 的生物活性,但需要采集新鲜外周血,不适合批量检测,临床实验室不容易推广。本发明采用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f)为指示细胞,先用待检血清致敏 KU812,再用过敏原激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KU812CD63 的表达,判断食物过敏原sIgE 抗体的生物活性。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少、耗能低、效果好的生物-生态新技术,即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降解、富集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的目的,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污染,从现场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具有高效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 微生物群落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和对原有生态环境没有威胁等优点。
北京大学 2021-02-01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项目简介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少、耗能低、效果好的生物-生态新技术,即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降解、富集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的目的,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污染,从现场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具有高效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 微生物群落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和对原有生态环境没有威胁等优点。应用范围北京大学工学院从选育耐盐碱性植物新品种入手,研究并优化不同盐碱程度下植物组合、配伍模式,构建盐碱环境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筛选高效耐盐功能菌,利用耐盐功能菌接种技术,进一步发挥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加快盐碱环境改良进程。形成以生物为主,盐碱环境改良与污水治理同步进行,实现盐碱改良—污染治理—生态重建系统综合技术的集成的盐碱化湿地的修复与改良综合技术体系。项目阶段北京大学工学院以多年对微生物的研究积累,将微生物与水体植物相结合,已经完成难降解有机磷化合物微生物——植物耦合净化体系理论模型构建,建立了对有机磷农药和难降解有机物(壬基酚等)具有高效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同时可以作为微生物菌剂应用在水环境以外的如土壤环境的修复中)筛选、培育,开发了从相应污染环境筛选具有有机物吸收或降解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技术。微生物-植物耦合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比原有单一的微生物净化方式提高70% 的效率。同样,用生物的方式治理土壤的盐碱化,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调节土壤中的水气温状况,改变土壤结构与特性,改善有益微生物生存繁衍的环境。通过生物措施改良的盐碱地脱盐持久、稳定,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维持生态平衡。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41 1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