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食物过敏sIgE 生物学检测方法
常规食物过敏原检测采用免疫化学原理,不能反映体内真实生物活性(致病活性),嗜碱性粒细胞激活试验能够检测结合型 sIgE 的生物活性,但需要采集新鲜外周血,不适合批量检测,临床实验室不容易推广。本发明采用嗜碱性粒细胞系(KU812f)为指示细胞,先用待检血清致敏 KU812,再用过敏原激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KU812CD63 的表达,判断食物过敏原sIgE 抗体的生物活性。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江苏学蠡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 2025-07-15
北京大学工学院吴晓磊、聂勇课题组揭示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的组装机制
该论文构建了可用于精确预测代谢分工微生物群落组装的理论框架,为利用代谢分工策略设计和调控人工微生物群落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京大学 2022-11-08
海洋设备
说   明 1、海事油缸:主要用于海面吊装设备,活塞杆表面经过特殊化学处理,能有效防止氯离子的腐蚀。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方案,为吊装设备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序号 型    号 安装距(mm) 行程(mm) 缸径(mm) 杆径(mm) 工作压力(MPa) 油口尺寸(mm) 1 HSG-G180/125*2000-00 2840 2000 180 120 31.5 M30*1.5 2
山东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4
新冠病毒、流行病学、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2020年2月3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名在海鲜市场上工作的患者,该患者于2019年12月26日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包括发烧,头晕和咳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的基因组RNA测序,鉴定了一种新型的RNA冠状病毒,在此称为为WH-Human-1冠状病毒(也是后面称为的2019-CoV)。 
复旦大学 2021-04-10
细胞死亡化学生物学研究综述
 细胞死亡是最重要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之一。目前我们所认知的细胞死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细胞坏死(necrosis)和细胞凋亡(apoptosis)。长期以来,细胞坏死被认为是不被调控的,然而近些年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坏死也是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受到基因严格调控。细胞坏死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并与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急性胰腺炎、缺血性心脑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此,深入研究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和与之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然而,由于许多和细胞死亡相关的调控基因都存在“致命性”,而且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非常复杂,目前经典生物学研究方法遇到了很大瓶颈。因此,开发出通过运用小分子探针,且具有高效、可视、可控、和定量化的化学方法来研究细胞死亡的生物作用机制和调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 2021-04-11
22nt siRNA重要生物学功能
通过在特定突变体中鉴定到大量植物内源22nt siRNA,揭示了拟南芥22nt小RNA介导翻译抑制与胁迫适应性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是植物小RNA领域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海洋塔胞藻新型表皮生长因子制备生物贴膜
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腹腔术后及周围神经修复手术动物实验中,效果良好。 本项目利用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分子定向进化 的高效表皮生长因子( eEGF)为功能基因表达序 列,采用上游调控序列改造和多拷贝策略构建叶绿 体表达载体,转化和筛选优良的塔胞藻,作为海洋 生物反应器。在集成高效表达技术、代谢工程调 控、蛋白质分离和纯化四级技术平台基础上,实现 重组eEGF的高效表达和生产。进而结合全新的海绵 状胶体成膜技术,将含有eEGF充分吸附到海绵状胶 体膜囊腔中,起到抗挥发、控释缓释的强效作用, 其整合了新颖的精准皮肤营养和修复和先进的生物 工艺学技术,可大幅度提升企业在新兴产业链上的 辐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川大学 2021-04-10
54407海洋图书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鱼类生长的内分泌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发现鱼类GH分泌活动受多种神经内分泌因 子的调控,其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多巴胺及其激动剂等都 能刺激GH分泌,而生长抑素(SRIF)则抑制GH分泌;发现刺激GH分泌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等通过口服途 径能显著促进GH分泌和提高鱼体生长速率,且这些因子共同使用,其叠加作用产生的促生长效果更为显 著;构建了斜带石斑鱼等鱼类cDNA文库,克隆了生长激素(GH)及其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Ⅱ (IGF-Ⅰ,IGF-Ⅱ)及其受体,脑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神经肽Y(NPY)、生长素释放 素(ghrelin)等生长相关功能基因;研制了基因重组GH,采用投喂方法证明它能为鱼消化道吸收而促进鱼 体生长。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75 1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