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能和释能的特点,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相变储能具有 储能 密度高、储能温度容易控制和选择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功能耐久、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的建筑用相变储能复合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以密实度比较高的气硬性或水硬性的胶凝材料为基体,其中 分散多孔材料集料。集料与基体的体积比为 0.4~1.5;在多孔材料集料中储存有机相变 材料,储存量为 30~70%重量比;建筑物构件可具备超过 10 MJ/m3 左右的储能密度;相 变温度可以在 15~60℃之间调节,满足建筑物取暖和制冷的要求。 
同济大学 2021-04-11
生物活性填料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生物质材料提取分离铼技术
研发了几种高性能的提取及分离稀散金属铼的活性体系。以生物质废弃物废纤维素为原材料,胺基修饰制备得到了六种胺基化废纸吸附剂,对 Re(VII) 表现出较高的吸附性能。针对含铼料液中经常伴生钼的问题,研制了以稻壳、秸秆为原材料的吸附剂,经酯化后,得到了两种吸附材料 ORH 、 OCS ,以另一种天然生物质褐藻为原材料,经酯化后,得到了具有活性的交联吸附剂 CAS 。通过对实际料液分离铼的动态模拟实验,验证了这几类吸附剂的实际应用性,对 Re(VII) 的回收率可达 97% 以上,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针对传统铼的液相分离体系,研制成功多种用于固相萃取的树脂微球,其分离过程可避免传统液液萃取体系易产生第三相,以及产生大量无机废弃物等弊端,实现了快速、绿色的分离效果。以工业液液分离反应器为蓝本,自行设计建制了一套恒温萃取装置,温度控制范围在 5 ℃ -80 ℃,控温精度可达± 0.05K 。在此装置上测定了 10 余套铼的液液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以经典的统计力学结合溶液化学理论,计算得到了液液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进一步解释了萃取反应过程中的溶液化学理论,为反应器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辽宁大学 2021-04-11
MOFs生物杂交材料的可控设计
开发一种简单的合成策略,制备具有高活性的酶@MOFs生物杂交材料。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添加了能够作为“形貌调制器”的聚多肽-聚谷氨酸(γ-poly-L-glutamic acid, PLGA)。PLGA是一种阴离子生物聚多肽,不仅可通过静电组装方式调控酶的表面电荷进而加速酶@ZIF-8杂交材料的形成,而且PLGA直链上丰富的羧基基团可与金属离子竞争配位,原位裁剪出具有不同形貌和孔径尺寸的酶@ZIF-8纳米结构(图1A)。研究表明不同的纳米结构对于杂交材料的活性有重要影响,其中设计的介孔2D酶@ZIF-8纳米片结构由于具有更短的底物扩散路径和更大的孔道尺寸,极大提高酶活性位点的利用率,因此得到的MOFs杂交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基于提出的合成策略,研究人员还建立一个 MOFs“人造细胞”,通过酶级联反应模拟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图1B)。该人造细胞对葡萄糖具有双重光学(荧光和比色信号)响应,两种光学信号都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并且在两个互补的浓度范围内灵敏。
中山大学 2021-04-13
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
本项目提供一种耐热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聚乳酸材料为基体树脂,加入的耐热改性剂成本较低,且与聚乳酸一样可完全生物降解,生产过程所用设备简单,只须在通用设备上做一些改进,所制备的耐热材料与进口料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主要技术参数:产品生产周期小于40s, 耐热温度超过100℃。可用于一次性餐具的生产。
常州大学 2021-04-14
蛋白质生物医用材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蛋白质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生物活性,在医用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多种材料已在临床前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优异的生物活性。现有蛋白材料多从天然生物来源中提取,理化性质不稳定,材料性质难以理性设计。本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和化学修饰技术,建立了从分子结构到材料性质均能理性设计的蛋白材料研发平台,发展了多种具有智能响应性和独特理化性质的生物医用蛋白材料,包括具有非天然催化活性的酶制剂、能够用于伤口修复和药物缓释的可注射蛋白凝胶、多功能靶向抗肿瘤蛋白纳米药物、3D打印蛋白植入材料等。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微粒找矿技术
本技术成果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近二十个矿床隐伏矿体上方土壤气体中发现自然 金、自然铜、自然铜铁合金和自然铬铁铜合金微粒,铁、钨、铅、锌、汞、铜的氧化物、硫酸盐微粒,以 及含有成矿元素的氯化物、氧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微粒和含碳微粒,这些发现对隐伏矿找矿是重大发 现和创新。
中山大学 2021-04-10
建筑乳液
1.成果介绍由于全球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导致每年至少有数千万吨有机挥发物排入大气层,这些工业化合物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涂料工业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单目视觉城市建筑物参数化三维建模
本书结合作者对图像处理,分析和三维重建等进行的研究和工作,对从数码相机拍摄的建筑物图像中以参数化建模的方法恢复建筑物的三维几何结构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501 5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