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丝素/海藻酸钠可降解生物活性双层支架材料
研发阶段/n该成果成功制备了SF/SA复合双层结构支架材料,其在拉伸断裂强度明显增加,SF/SA50/50多孔材料的增加幅度最大,由单层材料时的48±7KPa提高到598±69KPa,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同时双层材料的形变量大幅度增加,双层材料的竖切面可形成定向大孔,横切面孔洞分布均匀,孔径在100~120 μm之间,薄膜与多孔材料之间紧密结合,增强了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不同实验组全层皮肤缺损修复过程的观察和评价,结果表明,双层支架组修复效果最好,其修复的皮肤组织抗拉强度为1.29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生物医用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在镁合金多元组分设计理论、复合化体系构建以及表面功能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型研究,自主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技术,研究成果在生物植入器械(如心血管支架、骨科固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改性花生壳生物炭/聚合氯化铝污泥复合吸附材料
该吸附材料以有机农业固废花生壳和给水厂污泥作为原料,制备出兼具高效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新型复合吸附材料,既有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作用,又具有聚合氯化铝污泥的除磷能力,特别是对含染料废水及污水深度除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廉,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高效、环保、低成本,开拓了花生壳和给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生物医用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在镁合金多元组分设计理论、复合化体系构建以及表面功能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型研究, 自主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技术,研究成果在生物植入器械(如 心血管支架、骨科固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出多元合金化设计和 LPSO / SFs 相结构调控理论, 克服了传统镁合金降解不均匀、变形能力差以及强度低等难题, 研制出一系列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 , 该合金不仅保持高的抗拉强度(大千 350 MPa , 最高可到 410 MPa ) 和延伸率(大千20%), 实现了合金屈强比在 50%"'93%范围内的可控调节 , 而且降解速率低(小千 0. 4 毫米/ 年)且均匀降解。在此基础上,突破镁合金的结晶和加工尺寸瓶颈,创新性地提出了镁合金/非晶和镁合金/高分子的新型复合体系, 并形成了系统的表-界面功能化改性技术, 解决了单一镁合金降解速度过 快、碱性降解以及功能欠缺等系统性难题, 赋予了材料力学性能可设计、降解性能可调控以及抗菌功能化等特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前列腺电切(生物材料)模拟训练系统-便携版JC-B313A
本产品是运用生物材料,高度仿真模拟真实人体解剖结构,支持应用真实前列腺电切手术设备实装实训,操作手感真实,生物材料模块仿真模拟肥大状态的前列腺,适用于科医学生及医学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手术的学习和训练。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废线路板贵金属生物浸出关键技术及装备产业化
项 目 负 责 人 产 业 化 经 验 丰 富 :2 0 1 3– 2 01 8年设计、构建了废冰箱、废硒鼓、废电路板破碎—物理分离生产线各一条(已投产),在环境领域 著名SCI期刊Env iron . Sc i . Techno l .等发表论文 3 6篇,申请发明专利 3 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1 项。近年来,在贵金属生物浸出方向,筛选出废线路板贵金属浸出菌株,设计了贵金属高效生物浸出反应器
中山大学 2021-04-10
利用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进行种苗的工厂化扩繁
 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是以琼脂为支持物的半固体或固体培养。固体、半固体培养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技术,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液体培养易于操控,适合大规模的组培生产,但是由于组培苗长期的浸泡在液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组培苗玻璃化情况严重、抗逆性较差,栽培死亡率高,也增加了生产成本。随着植物组织培养产业日益兴盛,传统的固体、半固体培养及液体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产业的需求。新型生物反应器采用间歇浸没培养模式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并以半夏等药用植物为材料进行试验,优化该装置的浸没频率等参数,实现了高通量植物种苗的工厂化扩繁。与传统的培养模式作比较,无论在培养周期、种苗质量上均较优。由于通量大,在育种上的应用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物力,效率大大提高,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项目技术优势间歇浸没培养系统结合了固体培养(最大化气体交换)和液体培养(营养充分的吸收)的优点,在很多种植物幼苗和体细胞胚体的培养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植物的长势情况和增殖率比传统的固体培养、半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都要好,所获得的幼苗和体细胞胚体质量高,更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移栽成活率较高。间歇浸没培养模式采用程序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减少了劳动力的消耗,生产成本和传统的模式相比大幅度的降低,在商业化生产上占有很大的优势。①.减少甚至避免玻璃化 实验证明,增加通风和植物材料间歇的接触液体培养基是降低玻璃化的有效方法,而间歇浸没培养系统正好具备这两个特征。②.组培苗环境适应性强 利用传统的培养方式获得的组培苗,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在炼苗阶段由于环境变化较大,一般成活率较低。但间歇浸没系统获得的植物由于在培养时就进行了外界空气的锻炼,因此,绝大多数能够成功的适应环境,炼苗成活率较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均相合成方法,首先壳聚糖粉末分散于 7wt?%?KOH?/ ?8?wt?%?LiOH?/?8?wt?%尿素水溶液中,然后迅速冷冻至溶液完全结冰,再在室温下搅拌 解冻,得到壳聚糖溶液;向壳聚糖溶液中逐滴加入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于 0?oC?~?50?oC 机械搅拌反应,得到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所用的壳聚糖溶剂无毒、无污染、价格低廉;整个合成方法 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且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作稀释剂。所
武汉大学 2021-04-14
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该技术为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团队于2002年在世界首创的农林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热、肥技术,采用自主专利的气化多联产装置将农林生物质在不需要外加能源,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添加剂、催化剂的条件下同时生产气、固、液三相产物并分别进行高值化利用。产出的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生物质提取液,在工业、农业和民用设置方面均有广泛用途。 创新提出了林农生物质气化发电联产炭、肥、热的理念,攻克了其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解决了传统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炭等行业长期存在的产品单一、废水废渣污染(世界性难题)等问题,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和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各1项。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移动床生物膜集约型纯膜技术集成与智能化控制
项目背景:1.传统污水厂占地指标较高,对于土地资源浪费 严重,建立基于高排放标准的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刻不容缓;解决 传统水厂工艺流程长、占地大、工艺段复杂、运行管理难题。2. 通过开发基于移动床生物膜纯膜生化技术,实现技术集成和智能 化集成,形成短流程、少占地、高效率为目标的污水处理全套工 艺。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建立基于 MBBR 的纯膜 MBBR 中试, 验证纯膜工艺处理污染物的可行性,给定基于不同出水标准要求 的纯膜 MBBR 工艺的有机物、硝化、反硝化负荷;针对脱落生物 膜的膜水分离问题,优化磁加载沉淀技术,要求耐受冲击、分离 脱落生物膜效果好、运行稳定,给定基于脱落生物膜磁混凝的水 力负荷,优化磁加载沉淀设备满足脱落生物膜粘度高特性;研发 针对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加载人工智能领域算法,实现 水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控制及智慧化控制。主要技术指标:1)常 规污水水质,达到准 IV 类出水水质时,吨水占地<0.3m2/(m3·d) 或吨水占地为常规工艺的 40%以下;2)常规污水水质,吨水电 耗、药耗、产泥量分别小于 0.6kwh/t、0.2 元/t、0.25kg/t,或 低于同类水质替代工艺消耗的 80%;3)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全过程实现云端控制,实现设备控制智能化连锁调 整,运行人工降低 50%;4)建立示范工程,规模不小于 20000 吨/天,出水达到准 V 或更高排放标准,稳定运行不少于 180 天。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从事 MBBR 相关研究,且研究成果处于 国内领先水平。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501 5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