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压导线直测交流电流
"在高压导线上,每台高压互感器,都是高压、高价设备。故高压线上的测量,直接显示测量值。也就解决了高压设备的价高、精度、难买。 "
厦门大学 2021-04-10
闭环反射型光纤电流互感器
本产品采用具有良好互易性的反射型全光纤光路方案,结构简单,并能有效减低如振动、环境温度等外界干扰对互感器精度和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集成光学相位调制器,实现闭环信号处理方案,减低了光源等主要光学器件的不完善对互感器性能的影响,提高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有效寿命、改善了互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扩大了系统测量范围。 光纤电流互感器可用于输变电网络的电力计量和保护,冶金和化工工业直流大电流测量等领域。 主要性能指标:1. 额定检测电流: 1000--6300A;2. 小电流分辨能力:<0.5A;3. 最大检测电流:理论上可达百万安培;4. 工频电流测量延迟时间:约55μs;5. 测量准确度(-40~80℃):优于0.5%;6. 检测带宽:>6kHz;指标优于IEC60044-8行业标准0.5级电流互感器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无线电流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变电流输出和上 位机,还包括电流型互感器系统、滤波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单片机处理及蓝牙发送系统;电流型互 感器系统、滤波器系统串联接入交变电流输出,滤波器系统的输出作为单片机处理及蓝牙发送系统的输 入,单片机处理及蓝牙发送系统的输出作为系统输出,辅助电源系统分别连接电流型互感器系统、滤波 器系统及单片机处理及蓝牙发送系统;单片机处理及蓝牙发送系统的输出接上位机。该装置能以高的精 度进行含谐波的交变电流采样,系统功耗低,输出稳定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漏电流并网逆变器,包括六个开关管 T1~ T6,一个滤波电感 L,其中 T1、T4 构成一个双向开关,使电网两端通 过开关管 T1、T4 与直流电源的阳极相连,T3、T5、T2 的反并联二极 管和 L 构成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提供正半波的并网电流, T2、T6、T5 的反并联二极管和 L 构成另一个电流输出型 Buck 变换器, 提供负半波的并网电流,直流电源的阴极和开关管 T3、T6 的发射极相 连,开关管的开关动作由相应的控制电路控制,其中第三、六开关管 由高频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学式电流和电压传感器
在电力系统中,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间的联络元件,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供电,以监测控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随着现代电力技术向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起保护作用和监控作用的电流传感器提出了向小型化、自动化、高智能化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要求。传统上使用的充油式磁感应电流互感器,由于设备充油,并用铜导线做传输介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
电力工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高达数百千伏的输电、变电站、网已被越来越多的引入电力系统。相应地必须研究发展新型的高压测量设备,三相光学电流互感器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光纤传感器由于具有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没有的独特性能,所以一经问世,便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电流进行变换和测量的方法并不少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灵敏电流计(J0409)
J0409型灵敏电流计供学生在实验时,检查电流电路中微弱的电流或电势差用,如用作电桥测量、温差电场、电磁感应及光电效应等实验的检流计。 1、  灵敏度:300µA ; 2、准确度:2.5级;       3、 偏差:5% ;  4、内阻:(G080Ω~125Ω  G12.4KΩ~3KΩ); 5、 外型尺寸:138 mm×100 mm×97 mm ;      6、重量:0.25㎏;      7、 标准代号:JY0330-1993;     8、产品符合JY0001-2003; JY0002-2003标准。
杭州电表厂 2021-08-23
灵敏电流计J0409
请参看图片说明
杭州电表厂 2021-08-23
J0409灵敏电流计
产品详细介绍
扬州市盛达教学仪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用于微纳操作的微运动平台设计与控制
主要技术要点(创新点) : 设计一种基于柔顺机构仿生物尺蠖运动规律设计的微动机器人。 设计了一种能夹持不同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物体的新型空间微夹持器。 针对微夹持器在夹持微小物体过程中的粘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振动控制的释放操作方法。项目背景:该成果来源于胡俊峰副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柔顺机构的智能微操作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微操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成果主要研究微操作机器人的力学建模、设计和控制。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95 9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