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lug-in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试验台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日趋匮乏,探求汽车新的动力源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热点,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汽车备受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第四代燃料电池技术,不但突破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而且排放污染少,对环境极其友好。部分汽车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小规模的PEMFC汽车试运行和小批量投产,加快了其商用进程。 燃料电池装置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装置,是整个装配体中最重要的部件,如何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进行有效的热管理,对其工作效率、使用寿命和运行经济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燃料电池的热分析,与上汽合作搭建起36kW的Plug-in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平台。 借助试验平台,可以对电堆进行大量实验,并且可以分析电堆的输出的功率,极限功率,及功率调节特性等动力数据;还可以分析电堆的散热性能,以及散热效果对电堆的功率影响等基础数据。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智能估算技术及管理模块
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显著特点,是先进汽车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在其动力系统构型中,均采用了动力蓄电池,目前采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有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动力电池SOC值是实现电动车辆控制的重要参数,SOC估算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模块的重要功能,动力电池管理模块是电动车辆的关键零部件。 北航所研制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智能估算技术及管理模块可适应与锂离子、镍氢等多种类型以及多种规格的动力电池配套,并满足电动车用的相关要求,主要技术指标:电压检测精度±0.6%,电流检测精度±0.5%,温度检测精度±0.5℃;SOC估算精度5%。 本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电动车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具有了一定的电池管理模块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应用前景广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电储能电池远程数据采集和安全传输协议研究
项目背景:2021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 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据研究 公司 Frost&Sullivan 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电池储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23%。由此可 见,未来十年储能电池数量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储能电 池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2019 年 4 月 19 日,美国亚利桑那 州 McMicken 电池储能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021 年 4 月 16 日,北京集美家居大红门的储能电站起火。因此储能电池 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手段预测 电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英国剑桥大学和美 国斯坦福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相关的实验室。在 国内,中科院、比亚迪、宁德时代、国家电网等企业院所已 经开展了各种类型储能电池和技术的研发。然而,目前国内 外还没有成熟的电储能电池远程管控系统,储能电池数据传 输协议没有公认的标准。由于不同类型的电储能数据指标差 异较大,需要采集的数据缺乏规范标准。另外,何种指标的 变化会引起潜在的储能电池安全问题尚未明确,目前基本是 通过人工经验判断,效率不高,并且准确率较低。如果能够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手段,结合储能电池实 际工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的变化数据,学习并分析其运行 规律,挖掘出数据变化导致的潜在安全风险,电储能电池的 安全性能将大幅提高。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研发储能电池故障预测模 型,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采集的电 池运行状态及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实时监控电池运行状态, 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储能电池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实现对即将 出现的电池故障和安全问题的预判。2.建立储能电池的远程 安全传输协议,对电池运行状态及参数数据进行周期性采 集,并实现多终端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储能电池数据实时传 输。建立安全传输机制,有效防止数据伪造和恶意攻击。3. 开发电储能电池数据远程管理系统,对不同种类的储能电池 安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网络实现对储能电池的远程 管理,从而延缓或避免由于电池故障产生的安全问题。数据 通信应建立在安全可靠的传输机制上。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建立电储能电池的远程数据采 集和安全传输协议。2、开发研究电储能电池数据远程智能 分析和管理系统。3、在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的院 校或科研单位。 
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0
尖晶石型锰系高比能锂电池正极材料
本项目开发出两类高性能尖晶石型锰系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多孔结构 LiMn2O4 和微纳结构 LiNi0.5Mn1.5O4。对于 LiMn2O4 材料,利用“乳液沉淀—固相锂化”制备路径,获得了高纯度富锂尖晶石相,产物具有一维多孔结构,产物尺寸可在纳米,亚微米和微米尺度范围内调节,优化的产品具有非常好的高倍率性能和长周期循环性能。对于 LiNi0.5Mn1.5O4 材料,利用“碳酸盐一步共沉淀法”和“表面活性剂辅助草酸盐共沉淀法”两种制备技术路线,获得的产品具有晶相纯度高、颗粒规整、振实密度大、高电压区间容量高,倍率性能好等特点。 项目特色: 开发了“乳液沉淀—固相锂化”、“碳酸盐一步共沉淀法”和“表面活性剂辅助草酸盐共沉淀法”三条技术路线,用于多孔结构LiMn2O4 电极材料和微纳结构 LiNi0.5Mn1.5O4 的制备,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有利于推广应用,制备的产品具有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粒径可调、振实密度大、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长周期循环性能突出等特点。 市场应用前景: 本项目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在于使尖晶石型新型锰系锂电池正极材料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电池行业的研发水平和产业链结构优化,带动锂电池新能源产业发展。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含风电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风电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 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系统参数以及接入配电网的风电参数; 含风电的配电网系统的负荷增长因子 LSF 的初始值为 1,根据配电网 系统参数和风电参数获得含风电的配电网系统在当前 LSF 下的潮流, 并判断潮流是否收敛,若是,则获得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幅值、相 角以及各支路末端的传输功率,若否则配电网失去静态电压稳定性; 根据含风电的配电网的潮流计算结果获得各支路的静态电压稳定指 标;根据各支路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获得全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 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实用系统研究
项目获国家“863”计划资助。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牵头,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燕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集翔多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的人工手术治疗存在诸多弊端,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已逐步展开。本课题基于HAM(Human Adaptive Mechatronics)的概念,从人的因素、人机一体化设计、智能控制三个方面对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定位机器人、介入装置、介入操作装置。建立我国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示范系统,为手术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参数: 定位机械臂:5自由度;运动部分重20kg;承重6kg; 介入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轴向进给误差小于1%;定位精度1mm;轴向转动圈数任意; 介入操作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 技术创新性: 定位机器人采用单报闸锁死多个关节的被动操作方式,符合手术现场需要; 介入装置能够检测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具有独创性; 介入装置能够完成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的递送,是介入装置研究的一个突破; 介入操作装置能够根据导管介入装置检测到的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产生力反馈,操作医生具有力场感觉。
燕山大学 2021-05-04
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绿色清洗装置和成套设备
微纳米气泡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巨大,在水中停留时间长,表面带有负电荷等特征,微纳米气泡的界面性质使得其可以高效吸附并去除水中杂质,尤其是固体界面上的油类污染物。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清洗技术清洗效果优异,且不使用传统的化学药剂,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费用,是一项革命性的绿色清洗技术,可应用于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清洗、蔬菜残留农药清洗、空间杀菌消毒、皮肤清洁等领域。
同济大学 2021-02-01
微能量源能量收集系统超低功耗片上温度传感
一、项目简介可针对不同环境,完成震动能、压电能、摩擦电能、光电能、热能、化学能、风能、电磁能、射频信号能等能量的收集、存储,并根据需要为片上或片外低功耗传感器提供稳定且低噪的输出能量供给。此外,针对不同的传感器结构和类型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接口电路,用来读取传感器所产生的感应信号。配合低功耗收发机模块,可实现完整的无线传感节点功能。二、特点12345678.电源管理部分静态电流可低至 65nA;.整个 ASIC 功耗(包含温度传感)不足 1µW;.具有最大功率点追踪;.匹配最小 16kΩ的厘米级以下压电片.具有能量收集、存储和调整输出功能;.提供超低噪声电源供给(10nA-100µA)片上/片外传感器;.存储的能量支持 ZigBee、Bluetooth 等低功耗协议间歇数据传输;.构建平均功耗小于 5µW 的无线传感节点。三、市场情况本项目能以超低功耗实现完整无线传感节点,在 IoT、环境监测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四、技术成熟度此技术成熟,即将获得专利授权,寻求与企业合作。-- 28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五、合作方式联合研发 技术入股 □转让授权(许可) 面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金属微铸锻铣复合增材超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
本项技术融合3D打印、半固态快锻、柔性机器人3项重大技术,将金属增材-等材-减材合三为一,实现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高均匀致密度、高强韧、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全面提高金属制件强度、韧性、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解决锻件增材制造世界性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敏感型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旨在提供一种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N-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含叔胺基团的双键化合物和引发剂在无水溶剂1,4-二氧六环或四氢呋喃中,无氧条件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采用乙醚或石油醚为沉淀剂提取二元共聚物,经离心分离后真空干燥至恒重;将所得二元共聚物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多卤代烷烃化合物,在40-70°C恒温搅拌;纯化后加入有机阳离子盐类化合物,室温下恒温搅拌即得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得到的微水凝胶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引入了聚离子液体的优良特性,纯度高、稳定性好,溶胀率大,适合在药物可控缓释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116 1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