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LG-RAI02型 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
一、工业机器人参数要求 采用自主品牌的LGL-604型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器、示教单元、输入输出信号转换器和抓取机构组成。(1)机器人本体由六自由度关节组成,固定在型材实训桌上,具有6个自由度,串联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安装方式包括地面安装、挂装、倒装(2)第1轴工作范围:≧+170°/-170°,最大旋转速度≧370°/s,臂展≧198mm,功率≧200W。(3)第2轴工作范围:≧+110°/-110°,最大旋转速度≧400°/s,臂展≧141.25mm,功率≧400W。(4)第3轴工作范围:≧+40°/-220°,最大旋转速度≧430°/s,臂展≧260mm,功率≧200W。(5)第4轴工作范围:≧+180°/-180°,最大旋转速度≧300°/s,臂展≧25mm,功率≧100W。(6)第5轴工作范围:≧+125°/-125°,最大旋转速度≧600°/s,臂展≧280mm,功率≧100W。(7)第6轴工作范围:+360°/-360°,最大旋转速度≧600,臂展≧86.5mm,功率≧100W。(8)最大臂展:≧600mm(9)有效负载:≧5kg (10)整机重量:≧23.50KG (11)防护等级:≧IP65 (12)重复定位精度:≧±0.05mm 二、实训台及相关配件: 1、整个平台为立式结构,主要框架和工作面采用工业铝型材搭建,电器柜可以安装工控机、IO口扩展板、电磁阀安装位置、变频器安装位置、PLC安装位置,电气接线部分为抽屉式结构,便于接线,预留扩展区域,便于设备的扩展。工作平台为可以灵活安装各功能模块的导槽式或矩阵螺丝孔式。尺寸:≥1200mm×1000mm×900mm;材料:铝合金+钢板;平台面板为多用途可扩展设 计方式,扩展灵活;采用气动夹具:最大负载能力:≥3kg;最大抓取范围:≥15cm×15cm;最高抓取精度:≥1mm;带安装机架。 2、触摸屏:≥7英寸;液晶显示屏分辨率:≥800×480;组态:嵌入式组态;提供与PLC通讯相配套的端口线和工控机连接的端口线。 3、物料:尺寸:≥50mm×30mm×15mm;材料:金属材质;数量:≥10个。 4、PLC:集成≥16路输入和≥16路输出IO口;内置≥64K大容量的RAM存储;内置高速处理≥0.065μS/基本指令;控制规模:≥32 I/O点;内置独立≥3轴100kHz定位功能:提供相关电气连接线与附属器件。 5、气源气路:采用无油静音气泵或集中气源供气;配有调压过滤器、气路等气动元件;排气压力:≥0.7Mpa;流量:≥20L/min;噪音量:≤70dB。 三、主要功能板块: 1、分拣搬运:配备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物料模板;机器人可精准完成各种形状物料分拣搬运;可扩充配置视觉组件,选配视觉条件下可完成全自动分拣(含颜色、位置、坐标、角度等识别)。 2、码垛:码垛是模拟工业场合的自动搬运码垛功能设计,可以自动记录码垛位置和高度,具有重复精度高,自动计算旋转角度等功能;工业机器人工具盘上安装了气动吸盘;包含一个输送带,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电机速度可以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将模拟物料送到输送带上进行定向传送;具有传感器能够检测模拟物料是否到达指定位置。 3、运动轨迹模块:TCP练习区主要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基础学习环节,能动态直观的体现出TCP示教的重要性和示教的精度,能够自由更换示教尖端;可实现TCP标定练习,提供TCP标定用锥形教学块;可实现基本轨迹编程练习,提供三角形、方形教学轨迹;可实现复杂轨迹编程练习,提供曲线教学轨迹; 4、流水线模块:流水线应用场景与工厂实际物流情况相似,可进行机器人点位示教编程与调试,可根据学习内容不同而设置不同挑选形式,可根据工件不同采用不同的夹取夹具。 5、立体仓库:存储自动装配工件;仓位数量:≥3列3层9个;仓位承重:≥2Kg;仓位尺寸:≥100mm×70mm×80mm;外形尺寸:≥350mm×180mm×450mm;工件种类:≥3种9个;工件模块包括自动装配母件、子件等。 6、视觉智能检测线:主要是配合工业机器人做智能检测工件角度缺陷及自动对位等以及工业机器人视觉学习开发使用;工业相机,要求如下:像素:≥130W像素; 分辨率:≥1280×960; 像素尺寸:≥3.75μm× 3.75μm; 光谱:彩色; 支持自定义AOI,降低分辨率、f≥16mm F1.4:12毫米工业镜头,百万像素相机; 配套同轴光源,光源大小≥80mm×80mm;准环形光源,直径≥70mm,照射角度≥90度,带模拟控制器;配套同轴光源及光源控制器:发光窗口≥50mm*50mm含调光控制电源;机器视觉兼视觉开发环境。 7、快换单元:由4种夹具组成,配合机器人使用作搬运、涂胶、焊接、码垛等用途。配置快换公头1个、快换母头4个、搬运夹具2套、涂胶夹具1套、焊接工具1套、电磁阀3个,并标准固定机构,移动式底板。 8、模拟变位机:变位机夹具可以和工业机器人进行模拟焊接、抛光打磨、喷涂等协同作业;变位机行程≥±45°;气缸行程≥30mm;自动夹具采用导杆气缸驱动,配置漫反射光电传感器。变位机采用行星齿轮减速配套市场主流伺服电机控制。 9、工业机器人末端安装电磁吸盘,可匹配多种夹具。同时至少配备4种工装夹具,夹具有专门的工具架安放,每个夹具的负重至少在3kg以上。按照实训项目的要求可分别配合工业机器人完成物料夹取、轨迹模拟、打磨抛光、写字绘图等工作。 10、实验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实训室总体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由主电路、控制电路、检测保护电路、显示电路、语音报警电路等组成,整个实验室配置一套管理系统。投标时现场演示以下10.1-10.4项功能视频。 主要功能: 10.1上电系统自测 (1)主电路及控制电路上电后对线路系统进行输入电压的过压、欠压;线路对地漏电;输出负载过流的检测,任一故障存在电源输出断开。 (2)故障内容有相应文字显示。 (3)对故障进行语音报警。 10.2运行检测保护 (1)输入过压、欠压、输出过流、漏电,任一故障出现将自动跳闸,实施保护。 (2)对故障进行语音报警。 (3)保护阀值可进行现场设置。 10.3漏电功能测试 (1)按下漏电测试按钮,装置会自动提供一个漏电测试信号,使保护器跳闸。 (2)重新进行上电进入自己检测状态,文字显示“开机检测中....”,无故障情况下,实训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恢复供电。 10.4过压保护 (1)运行中,出现输入过压,实训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将跳闸。 (2)对应的“过压相”进行文字显示。 (3)语音播报“线路过压,请注意”。 10.5过流保护 (1)运行中,三相电源中任一相出现过流,实训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将跳闸。 (2)对应的“过流相”进行文字提示。 (3)语音播报“线路过流,请注意” 10.6漏电保护 (1)运行中,三相中任一相出现漏电,实训室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将跳闸。 (2)对“漏电”进行文字显示。 (3)语音播报“线路漏电,请注意”。 10.7电源监控 (1)可对各相电压进行数值显示及曲线显示,显示精度±5V (2)可对各相电流进行数值显示及曲线显示,显示精度±0.1A (3)高压保护电压设置: ①设置范围<300V,输入1A; ②动作时间:2-5S,输入单位0.1S (4)欠压保护电压设置: ①设置范围:>154V,输入单位1V ②动作时间:2-5S,输入单位0.1S (5)过流保护电流设置: ①设置范围:<20A,输入单位0.01A; ②动作时间:0.5-2S,输入单位0.1S 四、实训平台可完成的实训项目 (1)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实训操作 (2)PLC与工业机器人的通讯技术实训 (3)PLC对工业机器人的电气集成控制应用 (4)工业机器人模拟轨迹实训 (5)工业机器人图形识别实训 (6)工业机器人搬运与码垛工艺的应用 (7)工业机器人平焊、立焊、曲面焊接工艺的实训 (8)工业机器人复杂装配体的组装实训 (9)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工艺的实训 (10)工业机器人多用途快换装置的自由切换和匹配实训 (11)PLC基本功能实训(软硬件结构、基本指令、接线、编程下载等) (12)触摸屏的编程与应用 (13)气动控制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14)机器人末端夹具的结构设计认知; (15)机器视觉检测以及与工业机器人、PLC的协调控制运用 (16)PLC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小型变位机实训
北京智控理工伟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2-06-30
IECUBE-3831集成电路多功能实验基础平台
IECUBE-3831集成电路多功能实验基础平台是一个用于选择集成电路基础实验方案的主控平台,内置半导体器件&工艺等各类仿真器和模型,与IECUBE-3832实验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配合使用构成完整实验平台。
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8
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虚拟仿真教学实训云平台
以当今主流放疗和影像设备为仿真对象,以 3D 场景仿真医院放疗和影像科室的工作实景及流程,将放疗和医学影像专业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将教学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系统包括学习模式和考核模式,操作者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操作,在三维模拟的医院检查环境下进行360°漫游,在整体上对相关检查设备有所认识,每种设备检查技术涵盖实训步骤不少于30步,包含设备开机检查、开机、准备、登记、患者准备、去除异物、摆位、调整设备位置、设置参数、后处理、打印等全过程仿真操作及各仿真过程中知识点学习及考核,软件为B/S架构,不限节点。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3
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软件
一、平台背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二、平台目标 该平台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果评估等功能,同时该平台可扩展集成第三方的虚拟实验课程资源或自建课程资源,为各类院校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进行相应的应用。 三、应用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第六十条明确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 虚拟实验建设的理念就是采用我们这个方案的理念(平台+资源),发布一个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建设一个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然后再陆续把相关虚拟实验课程的资源统一放到该平台来进行管理,从而面向各个学科的相关课程开展虚拟实验教学。 四、平台的主要功能 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包括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数字化资源管理、师生互动交流和系统管理等子系统。 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一个动态Web系统,系统内容包括中心介绍、实验教学、实验队伍、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教学特色、中心新闻/公告/通知等。 实验教务管理:课程库、培养计划、排课、选课、开课审核等功能。 实验教学管理:现场实验安排、虚拟实验安排、实验批改、考勤管理、成绩管理、实验报告等。 实验前理论学习:实验前学生通过练习、自测、课件等方式学习实验理论知识。 实验过程智能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求指导,系统给出指导信息。 实验结果自动批改:学生提交实验结果后系统自动评判,给出分数和评分点。 数字化资源管理:各种虚拟实验、仿真软件和演示动画的上传、发布。 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实验室设备借出、实验室预约、实验预约、工位预约管理。 师生互动交流:实时答疑、在线留言等。 系统管理:用户、分组、角色、权限、日志、备份管理和实时监控等。 五、平台特点 1)系统针对学校实验教学整体需求设计,满足校级实验教学需要; 2)可集成所有符合标准的第三方虚拟实验系统和软件; 3)经典实验的设计采用B/S架构,方便学生使用和系统部署; 4)全面开放了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提供开放式实验教学服务。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5)多种角色应用体系,多种业务权限配置,满足学生、教师、教务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校领导的需求,受益面广; 6)人性化的协同学习,帮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在线或离线交流; 7)虚拟实验和现实实验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可同时管理硬件实验和虚拟实验; 8)实验教学排课灵活,可统一安排也可学生自选,提供学生、教师以多种方式打印课表; 9)多种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方便各种身份角色数据汇总、数据统计; 10)可无缝集成到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中; 11)支持实验报告在线提交,并提供实验报告在线批注和智能批功能; 12)可根据现实实验室进行直观的工位布局,方便学生预约和入座; 13)支持在线多媒体编辑宣传内容,可实现实验中心与下设实验室门户网站统一管理; 14)系统更加注重实验教学效果。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制备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方法
一种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制备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制备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的方法为:一、向0.4~0.6mol/L的FeCl230~100ml和FeCl350~100ml中,加入分子量为4000的聚乙二醇6.0~10.0g,在磁力搅拌器下充分溶解,再用氨水调节溶液至pH8~10,继续搅拌30min~50min,用重蒸水洗涤抽滤后真空冷冻干燥即得Fe3O4磁核;二、将壳聚糖粉末在3%~6%乙酸中超声分散10min,制0.02~0.08g/ml壳聚糖溶液,通过乳化剂与Fe3O4磁核超声分散并电动搅拌10min进行混合,使之形成微乳体系,并与1%~5%戊二醛交联在2000r/min下继续搅拌2~4h,然后用石油醚、丙酮和重蒸水洗涤,抽滤真空冷冻干燥后即得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三、将制备好的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先用磷酸缓冲液pH7.0~7.8浸泡,抽滤后加入用缓冲液稀释后的浓度为4mg/ml~16mg/ml的葡萄糖异构酶15~20ml,在室温摇床上振荡4~10h,取出放入4℃静置过夜,倾出上清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上述磷酸缓冲液洗涤,直至洗涤液检测不到戊二醛和游离酶,无紫外吸收,抽滤得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5-04
脑细胞微环境检测新方法与脑内新分区系统的发现
脑深部神经网络存在的微环境是人类尚未踏足的纳米尺度超微结构空间。课题组发明了新型检测技术,解密了该空间结构特征,发现脑内新分区引流系统,提出了脑分区稳态理论,新方法已在多个前沿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北京大学 2021-02-22
新一代绿色农药制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
目前高效氯氰菊酯在国内外常用的剂型是乳油,存在缺点是耗用大量有机溶剂、气味大、易燃、污染严重等。我校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开发成功的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是以廉价水代替昂贵的有机溶剂,使高效氯氰菊酯油性农药在水相中形成透明稳定体系,每吨制剂可节省有机溶剂700kg,降低原材料生产成本,减少易燃性和刺激性,降低毒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制剂的精细化水平和商品价值,当前被称为环保型“绿色农药”制剂。
南开大学 2021-04-10
以聚丙烯腈微纳米球制备多壁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有序的纳米碳质结构和功能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导热系数高、电导率高、表面活性高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可在吸附、储能、储气、纳米器件、催化剂载体、高性能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复合材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强度等性能,其制备成本又远低于单壁碳纳米管,可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广泛程度取决于对其在规模化、低成本、高纯度制备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本技术是一种以聚丙烯腈微纳米球制备高纯度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如电弧放电法和激光蒸发法的下列弊端;制备过程所需能量高,成本居高不下;化学气相沉积法需要添加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不高,含有无定型碳和催化剂颗粒;聚合物纺丝法得到的碳纳米管纯度和收率低。采用本技术制备碳纳米管,具有不需金属催化剂、纯度高、无需纯化、分散性好和可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显著优于从核壳结构高分子微纳米球胶囊出发纺丝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技术指标:多壁碳纳米管直径为15~100纳米且可控,管壁20~40层且可控,长径比大于100且可控,纯度大于 99%。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微流道结构及其制 造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单晶硅片表面匀胶、光刻得到光刻胶掩膜;(2)基于光刻胶掩膜,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刻蚀技术 ICP 在单晶硅片上刻蚀出微米级别的凹槽及槽内均匀分布的硅微米柱阵 列;(3)在微米柱表面制备纳米线阵列;(4)对凹槽进行封装。按 照本发明,可以获得一种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微纳复合微流道结 构,这种检测结构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等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SOI封装的六轴微惯性器件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封装的六轴微惯性器件,包括单片集成的六轴微惯性器件、玻璃衬底、金属电极、金属引线、SOI盖帽和SOI密封墙;六轴微惯性器件通过阳极键合工艺键合在玻璃衬底上;金属电极为一个以上,均匀设置在玻璃衬底一侧,金属电极通过金属引线与六轴微惯性器件相接,SOI盖帽设在玻璃衬底正上方,SOI密封腔设在SOI盖帽和SOI密封墙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每个金属电极正上方的SOI盖帽上设有梯形电极孔,梯形电极孔正下方的SOI密封墙上设有垂直贯通;梯形电极孔、垂直贯通与金属电极一一对应。本发明具有全解耦、质量小、结构精巧、成本低和便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在单个器件内同时实现了对三轴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检测,应用范围广,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2 123 124
  • ...
  •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