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KCL吸收CO 2 制K 2 CO 3 技术
本项目利用有机胺、CO 2使氯化钾盐转化成碱,价值增加,同时转化过程中利用了CO 2,有利于CO 2 减排,有机胺可循环使用,使整个过程成本大大降低。 该工艺采用有机胺直接将KCL转化成K 2 CO 3,与传统氨法制碱工艺相比,即先通过吸氨,然后碳化、结晶工艺相比,原料有机胺可以循环利用,使成本大大降低,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宏途教育智能走班制选排课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 走班排课软件的产品详述   建设背景   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 目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差异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历和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不同。普通学考科目分为等级考和合格考2个层次,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一样,相应的对学校排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开放课程供学生选择,也需要一个稳定流畅的选排课系统来支撑。 应用场景 学校为了解决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多方引导,让学生在固定的几种组合内进行选择(比如原来是“物化生,政史地”,后面增加“物化地,物化史,政史生……”),这样学校的教学管理是方便了,但学生的选择权没有了。   现在宏途教育走班排课系统功能中“学生选课系统”支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自定义开设选课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选课同时根据学生成绩得出学生的优势学科顺序,为学生选科提供指导。 新高考环境下益于教学管理的功能及应用界面展示   1、学业成绩分析 学生学业分析集考试管理、考场管理、成绩分析跟踪、学生评价为一体,方便学校安排考试,方便老师跟踪学生成绩提高教学质量。多层面分析,教务管理员、老师、学生可一键获取所需成绩报表,展现形式多样。 2、考务管理 实现考号设置、考场安排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 3、综合素质评价 采集师生日常校园生活学习的信息动态,自定义符合校况的评价标准,为学校提供真实可靠的可视化评价数据,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 更多功能模块为您定制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EPT-90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
产品详细介绍EPT-90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关键词:拉伸剥离,电熔管,GB/T 19808一.用途:本机用于从整根电熔管材取样,采用双刀一次性切好我们想要的拉伸剥离样条,切片尺寸可调、快速、表面光滑,满足氧化诱导实验要求,目前是各大管材厂家和特检所的必备设备。二.原理:从整根电熔管材上取样,采用双刀一次性切好我们想要的拉伸剥离样条的取样。把管子放到工加位上,通过手摇手柄调节夹紧电熔管子,调好位置,再调节双锯的高度,《但一次不能切太多,电机负载太大会烧电机》。按双刀开关起动后,再按前进开关,观察切的速度,会不会夹刀,如有夹刀调节双锯高度。切到位后升高双锯,按后退开关,等双锯回到原位,再重复前面的动做,直到完全切开我们想要的试样。在切下一个样品时按点动转圈开关,调节好电熔管件位置。三.依据标准:本机满足于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 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规定的电熔承插焊接接头拉伸剥离试样制备要求四.技术性能指标1、切割管径范围:不小于90mm~630mm。2、夹持管长范围:不小于300mm~1000mm。3、两平行切刀间距:不小于150mm~800mm,可调。5、切割试样宽度范围:不小于25mm~100mm,可调。6、切割试样宽度最大偏差:不超过0~5mm。7、试样规格:通过双切刀模式,试样一次切割形成,符合GB/T 19808-2005要求,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与圆弧中轴面对称。8、X轴行程:0mm~1000 mm。9、Z轴行程:0mm~1200 mm。10、切割宽度:任意可调。12、切割长度:任意可调。13、外观材质:由型材和A3板烤漆而成。14、由二个切割刀,多个传动系统组成,使用步电机、丝杆等。
北京圆通科技地学仪器研究所 2021-08-23
一种微萃取组件和超重力场微萃取装置
微萃取组件,由上盘和下盘组成,所述上盘中心部位设置有微流体通道,底面为平面,所述下盘中心部位设置有进料凹槽,从进料凹槽至下盘顶面边缘分布有微形槽,组合方式为:上盘设置的微流体通道中心线与下盘顶面设置的进料凹槽中心线重合,上盘的底面与下盘的顶面之间具有0.05~0.25mm的间隙;一种超重力场微萃取装置,包括上述微萃取组件、进料混合器、联接体、接料槽、防护罩、轴套、减速器、电机和支撑系统,微萃取组件中的下盘通过轴套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接料槽内,萃取组件中的上盘与联接体连接,连接时应使上盘设置的微流体通道的中心线与联接体设置的插孔的中心线重合。
四川大学 2017-12-28
吉星微录仪微课制作利器无线、有线二合一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系统是一种融合传感、控制等功能的网络系统。光纤传感器通过改变的各种特性,比如波长、相位、强度等,来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传感。同时光纤又是一种很好的通信媒介,因此可以很好的同光纤传感网络系统融合。该网络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远距离分布式监测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便开始了光纤传感器的研究工作,九五期间又承接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的研制任务。多年来潜心攻关,埋头研究,成功的研制了多模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各类光纤传感器件(包括微弱力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各项成果通过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该成果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在光纤传感以及光纤工业控制网络系统领域的发展,为发展全光传感控制网络奠定了基础,广泛用于工业控制、管道监控以及周界安防等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0
双波长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波长可调谐掺铥光纤激光器,属激光器技术领域。由泵浦源、掺铥光纤、泵浦光聚焦透镜、分色镜、激光准直透镜、两个反射式体布拉格光栅(以下简称为VBG)和宽带介质膜高反镜组成。本发明利用两个VBG作为谐振腔端面反射元件,使两个VBG所对应的反射波长同时起振,利用体布拉格光栅反射波长随角度可调谐的特性,振荡的两个波长可分别独立在几十纳米的范围内进行调谐,其调谐范围的大小与VBG设计参数有关。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适用于高功率运行,且可进一步升级为多波长同时输出的激光器系统。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光物联网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
"项目涉及兼具高科技和经济环保意义的光纤光缆传感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两项,该技术利用光纤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将输入物理量变换为调制的光信号。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光调制效应,即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因此,如果能测出通过光纤的光相位、光强变化,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凭借自主研发的专利光纤光缆传感技术以及精湛的工艺水平,并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客户积累,开发出了面向通信行业的业界首套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IFMS),该系统采用创新式的便携式音频标签,对于无源的光纤线路做业务无损的快速标定。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具有外形紧凑、节能、智能化、高可靠、无污染、大数据等特点,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拓展到光纤周界防护、水下震动定位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在物联网发展及国家对光纤光缆改造工程的大背景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仅在运营商就拥有每年有~0.9亿的市场规模,考虑基于该系统的扩展,计算国防、民生、工程等领域,更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山东大学 2021-04-10
基于SPW光纤传感器的自动监测系统
通过分析液体对入射光线的折射率,可以检测液体中所含的成份。而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SPW)传感器是一种最近提出的新型光纤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测试装置简单,其原理涉及到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电磁场理论,光波导理论,波动光学,金属光学等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其与光谱仪和计算机结合,就可构成新型的液体成份检测仪器。对不同的溶液及不同的溶质,预先测出其折射谱存储下来供以后比对,即可形成系列化的分析测试设备。特别是可以与通信网络相连,实现在线式/便携式、自动化/智能化的实时检测/监测网络。我国目前为了和国际接轨,对于药品检验、生化检验、绿色食品、尤其是污染治理的要求逐步提高,所以,基于光纤SPW传感器的系列仪器和测试系统有利于社会发展,应用领域广阔,经济效益巨大。
东南大学 2021-04-10
全光纤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建林教授研究团队在全光纤光波长转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二维材料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方案,利用该方案制备的波长转换器,仅需百微瓦量级光功率(远小于一支普通激光笔的输出光功率)即可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该技术在全光纤中实现光波长的高效转换,兼容现有成熟的光纤通信和传感系统,也为其他高性能全光纤非线性器件的实现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全光纤的二阶非线性效应不仅可以拓展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波段,还有望实现全光纤的线性电光调制器、缠绕光子对等,可极大拓展业已成熟的光纤通信、传感技术在信息处理与感知领域的应用范围。然而,石英光纤的中心反演对称性阻碍了其二阶非线性效应的产生和利用。目前,基于二阶非线性效应实现光波长转换,需要对光纤进行特殊掺杂、极化等复杂工艺处理,以及高功率脉冲激光泵浦等苛刻条件,因此如何降低光纤中波长转换的实现条件,成为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难题。针对此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层状二维材料硒化镓辅助的全光纤波长转换器,利用微光纤导波模式的强烈倏逝波与硒化镓的相互作用,利用百微瓦级连续光即可实现倍频、和频等非线性参量转换过程,进而将近红外光稳定地转换为可见光。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efficiency second-order nonlinear processes in an optical microfibre assisted by few-layer GaSe”为题,已在国际光学顶尖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团队姜碧强副教授,通讯作者为甘雪涛教授和赵建林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304-1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