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
产品详细介绍BCS-802CMB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半实物/西门子)一、结构与特点:  1、BCS-802CMB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系统,由实训台和三坐标组成,能完成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参数设置、PLC编程、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铣床调试、数控编程与坐标运动等教学实训。  2、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将一台数控铣床电控系统在实训台上进行分解展示,模块化设计,将数控系统接口信号在各模块上展开,信号可测量。  3、三坐标平台采用直线圆形高碳钢导轨,滚珠丝杆传动。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二、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380V±10% 50Hz  2、装置容量:<2KVA  3、实训台外形尺寸:1370mm×600mm×1890mm三、配置及功能:  1、控制屏采用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  2、数控系统单元采用西门子802C 数控系统。  3、X/Y/Z进给轴均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4、主轴电机由变频器进行无级调速。  5、设计有专门的故障设置区和排故操作单元。四、半实物数控铣床参数:  ◆工作台面宽度(长×宽):300×200mm  ◆主轴端面至台面最大距离:220 mm  ◆主轴装夹范围:0.5~13mm  ◆T型槽数及槽宽:3×8 mm  ◆工作台X轴行程:180mm  ◆工作台Y轴行程:90mm  ◆工作台Z轴行程:200mm  ◆定位精度:0.02mm  ◆主电机功率:150W五、部分实训项目:  1、数控铣床电气系统的设计  2、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3、输入输出接口实训  4、机床参考点的调试  5、伺服电机驱动单元的调试与应用   6、变频器的调试、参数设置与应用  7、数控系统的通讯  8、数控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BCF-MB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半实物/法那科) 一、产品介绍:  1、BCF-MB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由实训台和半实物组成,能完成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参数设置、PMC编程、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铣床装配调试、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等到多项教学实训。  2、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将一台数控铣床电控系统在实训台上进行分解展示,模块化设计,将数控系统接口信号在各模块上展开,信号可测量。  3、半实物数控铣床采用直线圆形高碳钢导轨,具有一定的铣削能力,可对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进行简单铣削加工。  4、具有真实数控铣床的机械运动,X、Y、Z进给轴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并设计有正负限位,参考点等开关,主轴采用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由三菱变频器驱动,实现无级调速控制。二、结构与功能:  1、数控系统单元采用法那科 "FANUC 0i Mate MD"数控系统。  2、控制屏采用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  3、电源部分采用三相四线380V交流电源供电,漏电保护器控制总电源,控制屏的供电由钥匙开关和启停开关控制,电压表监控电网电压。  4、X/Y/Z进给轴均采用βi系列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5、主轴电机由变频器进行无级调速。  6、设计有专门的故障设置区和排故操作单元。在实训台上有LCD点阵图滚屏显示故障代码。配套试卷考题300道。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380V±10% 50Hz   2、装置容量:<2KVA  3、实训台外形尺寸:1800mm×700mm×1890mm四、半实物数控铣床参数  ◆主轴夹头装夹范围:Φ1-13 mm  ◆工作台面积 :300×200mm  ◆工作台T型槽数及宽度 :3×10mm  ◆X/Y/Z轴行程:200×200×150mm  ◆定位精度:0.02 mm  ◆主轴电机功率:180W  ◆主轴最高转速:1500rpm  ◆外形尺寸:700×600×800 mm五、部分实训项目  1、数控铣床电气系统的设计  2、数控系统的初始化  3、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  4、输入输出信号的使用  5、机床参考点的设置  6、进给驱动单元的调试与应用   7、主轴变频器的调试与应用  8、数控系统的通讯  9、PMC编程及应用  10、数控铣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11、数控铣床编程操作与加工相关产品: ·数控车床实验台(云制造系统)·BC-XMZ808D数控车床电气控制实训考核柜·BC-01A数控车床综合实训考核装置·BC-01B数控铣床综合实训考核装置·BC-03A型 数控车床综合实训考核装置·BC-03B型 数控铣床综合实训考核装置·BC-04A 数控车/铣床综合智能实训考核装置(二合一)·BC-04B 数控车/铣床综合智能实训考核实验台·BCS-802CMB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半实物/西门子)·BCS-802CTB数控车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半实物/西门子)·BCS-802CMC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BCS-802CTC数控车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实训台·数控机床控制维修组装综合实习台
上海博才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基于全要素管理、全过程监控、全方位感知(简称“三全”)的理念,聚集于实验室安全智能化管控,构建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多维监测、安全预警和智能应急等举措,开展实验室智慧安全管理,实现实验室的本质安全,提高实验室安全的技防水平。     实验室安全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11个模块组成,责任体系、安全教育与考试、安全准入、分级管控、安全检查、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档案、综合管理、数据可视化。基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设计,由校级平台和院级平台组成。校级平台可实时监控各院系实验室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各类数据的调用、统计和分析,主要用于实验室安全工作决策和安全工作考核。院级平台可通过各模块开展具体管控工作,能够实时监控各实验室人员、危险源、环境等状况,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智能管控。
江苏忠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微小型器件及微系统高加速度实验与标定技术
Ø  成果简介: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高离心力对在高承载环境下使用的器件进行加载试验,采用成熟试验技术方法和检测手段,实现对微小型机械结构件和电子器件、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承载环境下的高载荷试验和标定。该设备最高加速度实验值:8万g,最高加速度标定值:1万g,实验对象最大回转半径:50mm,加速度实验精度:3%,标定精度:6%,实验对象尺寸:实验件最大尺寸长度≤18mm,实验件三维尺寸处于直径D=18,高度H=15的圆柱体范围里。适合钢、铝及铜质等各种材质加工的,在高承载环境下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微纳米银粉可控合成与高性能导电浆料生产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能源等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太阳能光伏的迅速发展,对以银粉为主要功能相的电子浆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国外微纳米银粉生产技术与导电银胶、导电银浆的配方和生产都属于保密技术。经本项目团队二十多年的研发,在微纳米银粉的液相可控合成、导电(胶)浆料生产技术方面具备产业化条件,实现产品系列化,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实验室设计/装修/施工/改造/家具生产安装
航天科恩实验室设计、装修、安装、施工一站式服务,本着“安全、环保、智能、实用、耐久、美观、经济、”的施工理念,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验室装修中,美观实用的家具,是高标准实验室装修成功的前提。面对不同客户、不同实验室,把顾客的信息准确传递到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进行合理设计,装修竣工给客户一个“经济舒适、实用耐用、安全智能”的全新实验室。 安全:在进行实验作业时,必须确保安全性,尤其是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有效地排出有毒有害、有味的废气,以保障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 高效:提高实验效率,才能加快实验进程,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验课题,以及其工艺性配置适的实验设备。 舒适:明快亲切的色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形尺寸;方便、实用的功能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选材,从而确保科研人员的舒适工作。
北京航天科恩实验室装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25-03-18
电供暖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本成套设备,以电供暖的各个电暖气为控制对象,以建筑内不同房间不同区域的取暖温度为控制参数,自下而上,组成了由单片机现场控制器(控制室单独使用PLC控制器)、PLC中间层算法控制器、工控机为上位机构成监控界面的DCS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控制系统。此系统的目的在于替换传统水暖系统,利用合理科学的软件算法,实现节能、环保、减排的效果。设备兼具教学、实验、科研及实用的功能。 成果技术特点:本套装置由四个单片机组成现场控制器,一个PLC组成的控制室控制器,与中间层面的S7-300PLC控制系统,以及顶层监控层的工控机装置,统一安装到了一个整体的平台上。此平台便于实地集中实验、研究,也有利于集中编程与项目演示。 图1 设备实物图 图2 为智能控制系统电脑操作界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亚洲人机械人工关节的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针对亚洲人群自然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和运动学数据,实现了符合国内人群的人工膝关节的设计,为我国人工膝关节制造提供依据;提出了基于包络原理的人工膝关节匹配关节面的创新设计方法,实现了人工膝关节匹配关节面的参数化设计,在改变参数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实现系列化设计和个性化设计;同时,可拓展应用于人体其它关节部位的参数化设计。市场前景分析:当前,美国大约每年有30万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在欧洲和亚洲发达地区,每年需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约占人口的千分之一;而我国现在每年有超过3万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随着人们观念转变和生活要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保险的改善,可以预测不远的将来我国每年至少有30万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再加上部分亚洲市场,每年亚洲国家有潜在50万患者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如果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占领亚洲市场的1/4,每套产品按1元万记,估计产值为12亿。此项目研制开发适合于亚洲人群特点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更适合亚洲人膝关节解剖特点和高屈曲度功能要求,其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人体自然膝关节的特点,开发适合于亚洲人群,尤其应用于中国人群的人工膝关节,符合我国当前骨科医疗领域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外科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成功实施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类脑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项目简介 随着AlphaGo及其Zero的相继推出,近年来以神经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及相关优化算法已成为人们研究AI的热点。深度学习算法在AlphaGo中的成功应用主要是依赖神经网络监督学习的网络层次及神经元数量提升,而其Zero的应用不同则是在于引进了博弈优化的思想,这就给以并行计算为核心的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鉴于传统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面临非全局优化的难题,我们基于吉布斯分布采样优化计算,提出一种以脉冲神经元构成的混合网络结构动力学系统来实现的神经网络全局优化算法,引进纳什平衡理论来优化的神经网络计算方案,并设计一款相应的通用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器芯片,以新型芯片编程架构模拟人脑功能进行感知、行为和思考新型芯。 二、前期研究基础 本团队主要是由厦门大学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分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网络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纳米单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团队首席科学家郭东辉教授十多年前曾在美国加州Berkeley 大学非线性电路实验室访问,从事有关细胞神经网络(CNN)有关课题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其中与神经网络研究内容相关的有两项,分别是《视觉神经网络光电集成系统的研究》(批准号:69686004)和《混沌神经网络加密算法及其相应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批准号:60076015)。 本团队同时也是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厦门市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我们配备了开展模拟及数字SOC 芯片设计所需要的各种EDA 工具和IC 测试设备。此外,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也是TSMC、SMIC 等芯片制造厂重要合作伙伴,并与厦门联芯、三安集成等芯片制造厂也有长期的合作协议,可以进行包括射频及功率芯片在内各类模拟及数字SOC 芯片的设计流片。同样,在学校211 和985 经费的支持下,本团队也独立配备了8 台IBM 服务器分别运行MATLAB、OPNET、SPW、ANSYS、Silvaco TCAD 等系统设计与器件工艺仿真工具。本团队所在的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也已列入我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有关类脑芯片设计相关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科研环境建设将得到重点支持。特别是厦门联芯公司在量产后,已将本团队作为其先导技术开发的重要合作伙伴,也委托我们开发相应的器件模型及电路工艺库。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及厦门市IC 平台的支持下,厦门联芯公司还可以为我们团队提供免费的MPW流片业务。 自2009年,本团队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共建SoC联合实验室”以来,基于该平台,每年合作项目经费近百万,同时还完成了多项横向合作项目:面向金融、税控的专用信息处理与控制SoC芯片开发、安全密码算法研究、区块链接技术研究等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团队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 总之,不管从算法理论研究还是从应用技术开发来看,本课题组已具备相当优秀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经验,以及显著的前沿技术攻关能力。 三、应用技术成果我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企业界的重视和肯定,课题组先后承担过如深圳 华为公司首歀交换芯片项目的调度算法设计、福建新大陆首款二维码识别芯片的算法及后端版图综合设计、台湾盛群公司首款32 位处理器及专用处理器编译器开发和厦门元顺公司多款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最近课题组还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开发28nm 的低功耗设计流程专门设计一款挂载加可重构解密算法协处理器的32 位通用处理器验证芯片。
厦门大学 2021-04-11
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与热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与热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三维数字化建模;步骤2: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主要热源发热功率计算;步骤3: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主要换热系数计算;步骤4: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步骤5: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参数灵敏度计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结构热力学设计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结构热力学建模与热态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不仅便于高速加工机床的正向设计,而且提高一次设计成功率。
东南大学 2021-04-13
复杂高层建筑高效抗震结构体系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619 6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