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智能锁模算法、时间拉伸技术和实时高速电路建立的实时光谱分析控制平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义理林教授课题组基于智能锁模算法、时间拉伸技术和实时高速电路建立的实时光谱分析控制平台,实现了锁模激光器输出飞秒脉冲的实时光谱调控,对飞秒激光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成果以“Intelligent control of mode-locked femtosecond pulses by time-stretch-assisted real-time spectral analysis”为题目于2020年1月发表于国际光学顶尖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Nature出版集团合办期刊),并入选为封面文章,在“News & Views”栏目被专门评述。博士生蒲国庆为第一作者,义理林教授为通信作者。 图说:期刊封面文章 飞秒尺度(1E-15秒)脉冲对应着原子分子、材料、生物蛋白、化学反应等丰富物质体系的众多超快过程,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锁模激光器作为产生飞秒脉冲的重要基础研究工具,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飞秒锁模激光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发明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分别于1999,2005,2018年获得过诺贝尔奖。 随着超快光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应用需要对飞秒脉冲的时域和光谱进行精细控制。由于飞秒脉冲的产生涉及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和色散传输效应,达到特定脉冲状态的稳态输出需要对激光器多个参数在高维空间进行优化,传统基于激光器光学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已被证明难以精确实现。 通过对飞秒脉冲状态进行智能识别,结合智能算法对激光器多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有望获得理想的飞秒脉冲输出,但其主要挑战在于飞秒脉冲难以实时精确识别。低速时域采样无法识别飞秒脉冲宽度和形状,光谱仪虽可识别飞秒脉冲积分光谱但无法识别其瞬时光谱,因此传统方法都无法做到实时控制飞秒脉冲精确锁模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义理林教授课题组提出在锁模控制环内引入时间拉伸-色散傅里叶变换(TS-DFT)技术,通过时域到光谱的转换,采用低速时域采样即可识别飞秒脉冲对应的瞬时光谱宽度和形状。结合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以1.4nm为精度对飞秒脉冲光谱宽带从10nm到40nm进行可编程控制,光谱形状可编程为高斯型或三角形等。这是本领域首次实现飞秒锁模脉冲光谱宽度和形状高精度实时编程控制,解决了飞秒锁模脉冲锁模状态无法精确调控的难题。 基于实时的光谱控制,该研究还展示了从窄谱锁模态至宽谱锁模态以及从三角形光谱脉冲态至宽谱锁模态的演变过程,发现两者动力学过程具有相似性,提出了目标锁模状态可能决定中间动力学过程的猜想,为人们进一步探索锁模激光器内部机理提供新视角。 图说:基于快速光谱分析的飞秒锁模脉冲智能控制 非线性光学著名专家John Dudley教授(欧洲物理学会主席,IEEE/OSA Fellow)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的“News & Views”栏目撰文介绍此项工作,认为本工作极具创新性,开拓了研究锁模动力学新的可能性,很可能应用于多种锁模光纤激光器中。 义理林教授课题组过去六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飞秒锁模激光器的智能控制问题,2019年发表在光学领域顶级期刊《Optica》的“智能锁模激光器”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旗下新闻杂志《Optics & Photonics News》2019年光学年度进展“Optics in 2019”。该方向工作部分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5122)的支持。《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论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251-x《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ew & Views”评述论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270-7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
依托学校与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北京京仪自动化研究总院共建的烟台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创新研究院,开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和智能制造系统,其中“4-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可负载7kg-200kg;自主视觉引导+二维码定位的AGV,两轮差动、麦克纳姆轮全向,可负载20kg-2000kg。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向无轨堆垛机、AGV、工业机器人等,在自主研发MES、车管调度、WMS系统监控下完成一系列智能制造和组装,打造了“汽车制动油泵壳体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精密铸造工厂”等一批系统集成示范项目。 为服务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制定了烟台红富士苹果等级分选省级标准,研发了无损伤智能分选与包装及冷风库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信息采集与分级子系统、智能输送调度子系统、苹果排面子系统、机器人智能装箱子系统,整线状态监测与数据库子系统。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有效结合近红外光谱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苹果糖度、色泽、果形、霉心病、果锈、重量等21项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新的分级标准,对苹果重新进行分类分级,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分选效率2个/秒,磕碰率控制在1%以下,装箱速度达到1个/秒。通过该系统,开展苹果大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全链条标准化苹果大数据综合运营平台,现从苹果单一价值到资源价值的跨越,从而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 2021-05-11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系统
本系统包括温室栽培优化模型动态仿真、专家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算法设计等三部分内容。系统采用了基于知识的智能解决方案,系统的三个部分紧紧围绕专家知识与智能,不仅构成统一的整体又能分别独立运行。系统以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专家经验为基础,采用智能控制方法、智能推理方法和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病虫害在线预报,为温室环境控制提供最佳环境条件,并能对温室环境和作物生长过程进行仿真和预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LED智能护眼教室灯、智能教室灯
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张小兰团队揭示黄瓜果实参与传输通道发育和心皮融合的基因功能
种子和果实对于植物的世代交替及人类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双受精是种子产生的前提,其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快速生长的花粉管沿着雌蕊内的传输通道(Transmitting Tract)延伸将不可移动的精细胞从柱头运送至胚珠。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面向大型燃煤机组全工况灵活智能运行的协调控制策略
高效利用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灵活深度调峰优越性促进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对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准确掌握燃煤机组频繁变化的调峰过程动态特性是设计高性能协调控制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成果推出面向燃煤机组实际发电过程的智能抗扰控制关键技术及其控制器参数在线优化机制。 创新点 随着频繁大范围调峰已成为大型火电机组的常态化运行趋势,本成果设计了一种兼顾机组发电成本及碳排放量的全工况智能抗扰控制策略。通过有机融合误差自抗扰控制器与快速鸽群优化器,机组实现了对电网负荷指令的迅速响应。
华北电力大学 2025-03-26
红外传感器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与高精密宽温区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2020年我国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近 1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20%,作为核心元件材料的热释电陶瓷材料相关技术获得了业内的普遍关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可用于遥感、制导、 夜视、主动雷达、热成像、气体分析、辐射计、测温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的功能多样化,其在消费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应用正迅猛增长。本团队在高性能热释电陶瓷材料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发了多种不同体系的高热释电系数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在宽温区范围内(-55 ℃-150 ℃)进行多样品热释电系数(衡量热释电陶瓷材料性能的重要参数)的精准测量是热释电材料研 究领域的难点之一,本团队搭建的热释电系数一体化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在-55 ℃-150 ℃宽温区范围内一次同时测量 8 个样品的热释电系数,样品最小测试面积低至0.5mm2,可最大程度保证测 量数据的精准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分布式电驱动线控底盘控制系统
成果介绍针对新能源汽车双驱/四驱特征,提出了分布式电驱动底盘智能控制架构,建立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的底盘标准体系。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发明了轮边驱动转向与前桥转向机构,后轮主动转向结构(发明专利)。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节能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过驱动电驱动系统容错控制策略市场前景1、与整车厂、行业头部供应商联合开发。2、为整车厂、供应商厂家做技术服务。实施条件该团队的控制系统目前是独立的VCU与整车CAN通讯,后续合作可以接入成熟的ESP/VCU/BCM集成ECU内部,也可以和整车厂研发部门合作开发整车控制器。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涡流三维减振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涡流三维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箱体、连接螺孔A、转轴、扭力弹簧、外层球体、中层球体、内层球体、附加质量块A、附加质量块B、连接螺孔B、内层球体扇叶、内层球体底座、中层球体扇叶、中层球体底座、外层球体扇叶、外层球体底座。当结构发生振动时,首先由附加质量块、扭力弹簧和各个球体组成的TMD阻尼器进行能量转移,减小结构振动;其次,在TMD阻尼器工作过程中,由导体与永磁体相对运动产生的电涡流阻尼来耗散能量。该装置利用球体嵌套,实现附加质量块的三维运动;通过设置不同的球体材料,利用电涡流阻尼进行能量耗散,实现多维减振。通过调整扭力弹簧刚度以及附加质量块质量,可对减振装置的使用频率范围进行调节。
东南大学 2021-04-11
单、三相电能表反窃电装置
一、项目背景 我院反窃电技术已获得专利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技术适用于几乎全部现行机械走字表(DD28、DD862型等)几大部分电子电能表,不增加电表负荷,不影响电表走字,窃电量达到几十瓦即自动断电。二、项目简介 1.TS4—03A兼有超限自断、延时复原功能的反窃电装置(这是根据湖北省电力局用电处要求研制的加装于电表外的最新产品,放弃防摘钩窃电功能)。其特殊功能是:①对短路或起动时超表限不予理会;②对稳态超限或窃电会短延时后自断供电;③如不再超限或窃电,经长延时(可按协议整定:几分钟——几十分钟)后自行复原,否则经自动检测口再次自断。 2.TS4—03B兼有超限自断功能的反窃电装置。其主要功能同上,但加装于表内(有防摘钩窃电功能)。 3.TS3—03高灵敏自断记忆型反窃电装置。仅有反四种窃电手法功能,自断后需分合总电源开关一次才能复原。 4.TS2三相电能表反窃电装置。其功能是:①防断电压线圈;②防反接1~2个电流互感器;③防任短1~3个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开头。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312 3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