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快速低能耗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低能耗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以分析纯四水硝酸钙 Ca(NO3)2·4H2O、分析纯九 水硝酸铝 Al(NO3)3·9H2O 和分析纯一水柠檬酸 C6H8O7·H2O 为原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制成溶液后在 50?65°C搅拌 40?60?min;接着用分析纯浓硝酸 HNO3 和分析纯浓氨水 NH3·H2O 调整溶液的 pH 值为 5?7, 继续搅拌
武汉大学 2021-04-14
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等快速检测产品
一、成果简介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在科技部支持下,沈建忠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陆续研制出了三聚氰胺、β-内酰胺类、黄曲霉毒素、克伦特罗等30余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胶体金检测卡,其中20余个产品取得了农业部批准备案文号,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化基地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产品应用在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国家FDA食品放心工程以及伊利集团、北京三元、南京雨润等大型养殖和食品加工企业的例行检测中,特别是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作物生产主要农情信息多平台快速无损监测关键技术
该技术针对当前作物生产过程中主要农情信息快速提取问题,以卫星影像、无人机和高光谱数据为支撑, 运用“星-机-地”遥感协同监测技术, 准确监测作物 LAI、 氮素、 生物量等长势参数以及品质参数和产量。
扬州大学 2021-04-14
快速检测柑橘采后防腐保鲜液中抑霉唑浓度技术
可以量产/n选用溶于水而成半透明状溶液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滴定剂,靛酚蓝做指示剂,二氯甲烷用作有机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的抑霉唑经过酸化处理成无色的水溶状态,水溶状态的抑霉唑与滴定剂可以形成溶于有机相中的无色离子对配位化合物,存在于有机相中的指示剂与过量的滴定剂可以形成接近无色的离子对配位化合物。因此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相滴定法可以用来检测抑霉唑的含量。这是首次运用滴定方法来检测柑橘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上杀菌体系中抑霉唑的含量。在滴定剂浓度为0.01mol/L 时,抑霉唑浓度低至50mg/L 仍能被检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快速虚拟筛选人体小肠易吸收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虚拟筛选人体小肠易吸收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化合物小肠吸收数据库的优化;二、变量预处理;三、重量变量筛选及构建线性模型;四、新型化合物小肠吸收率预测。本发明依据上述重要结构参数,建立人体小肠内药物吸收的线性统计预测模型,将新型化合物的结构参数代入模型中,计算候选药物小分子的人体小肠吸收率,判断新型分子是否适合作为临床上口服药物使用,相比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本发明建立的线性统计模型原理简单,方便使用,计算工作量少,适合做前导药物小分子的大规模筛选。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MF-50 MX-50 MS-70快速水份测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日本A&D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制造出高精度快速水份测定仪,它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并以其卓越的性能充分应用于食品、烟草、制药、石油、造纸、饲料、化工、涂料、矿产、环保、地质等行业做物料含水率的快速测定,同时满足固体、颗粒、粉末、胶状体及液体含水率的测定要求  特点:●具有创新SRA技术的快速均匀卤素灯加热器采用直管卤素灯和独特设计的SRA(二次辐射辅助装置)辐射器来缩短测量时间,形成快速均匀的加热器。●高精确度采用SHS快速灵敏特性的称重传感器,使得非常少的样品在高精度称量下都能得到非常精确的含水率测定。●采用二水酒石酸钠作为测含水率精度检查的标准二水酒石酸钠是一种具有稳定含水量15.66%+0.3/-0.1的化学物质,因此最可信赖作精确度检查,供给测定仪作参考值。●加热器温度校准(仅MS/MX)可选温度校准器,校准结果能够以GLP、GMP、ISO的格式输出。●标准WinCT-Moisture软件(仅MS/MX)实现实时图形显示WinCT-Moisture软件是一个专为图形显示而设计的含水率分析软件,测定时可显示含水率变化的图形,并能依此图形,通过电脑辅助分析来设置不同样品的测量程序。●测定程序,测定结果存储功能最多能存储20组测量程序,随时根据不同样品调用不同的测定程序进行含水率测定,因此既能实现快速测量又可避免设定操作错误(MF最多存储10组,ML最多存储5组)。测量结果可存储100组(MF为50组,ML为30组)并通过电脑或打印机输出.完全避免人为误差。●符合GLP/GMP/GCP和ISO标准,带日期/时间,ID,校准数据和检测记录输出能对校准数据及测定数据记录输出,满足品质管理及认证需求。●标准RS-232接口与PC双向通讯或连接到打印机。●清晰易观察的大屏幕荧光显示测量程序、设定值、含水率变化率、测量状态、数据号码和其他重要信息同时清晰的显示出来,一目了然。●部件易于操作符合人体工学而设计的盘手柄,避免当热的样品放入或取出时产生烧伤之类的意外,翼状手柄使得加热盖容易打开和关闭。●低维修成本的保证用户更换卤素灯时无需停用,带保护的小室易于清洁(卤素灯的寿命约5000小时)●五种测量程序标准模式:通过设定高、中和低测量精确度自动完成测量。自动模式:当含水变化率小于一个设定比率时自动结束测量。快速模式: 为了实现快速测定,启动后前3分钟采用200℃加热,然后根据自动设定完成测定。定时模式:通过设定持续时间来完成测量。手动模式:通过按启动和停止键来操作测量过程。●四种干燥程序标准干燥: 启动后直接升温到设定温度。渐近干燥: 经过预设时间逐步升温到设定温度。步序干燥: 根据时间分阶段采用不同温度。快速干燥: 采用200℃快速加热3分钟后根据设定的干燥温度持续加热。通过测量程序和干燥程序的任意组合能充分满足到不同样品的测定要求。选配件:●AX-MX-31        样品盘(100个)●AX-MX-32-1     玻璃纤维片(100片)●AX-MX-32-2     玻璃纤维片(100片)●AX-MX-33        检验试样(二水酒石酸钠30克12件)●AX-MX-34        卤素灯管●AX-MX-40        RS-232电缆●AX-MX-41        校准砝码(20克,OIML)●AX-MX-43        温度校准器(仅MS/MX适用)      
广州艾安得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EI论文14篇,并获得201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大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缺陷的测量与诊断技术
该成果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的系统的、全面的外部干扰排除方法;提出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宽带天线阵列定位新技术;提出了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局部放电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并且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自动诊断软件。 研究成果通过了实验室试验验证,并在上海市电力检修公司和福建省十余座变电站得到应用。该成果抗干扰技术的在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过去相比提高了3倍,准确率提高到95%;定位技术误差一般不超过30cm;总体运算时间在秒级,Y型优化阵列准确定位区域比现有的矩形阵列大18倍。 该成果在局部放电缺陷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和预警预测方法方面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对放电类型的严重程度识别的准确度达到了93.3%以上。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8 79 80
  • ...
  •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