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揭秘雄性昆虫“恋爱”密码,浙大成果登《细胞》
昆虫起源于约4.8亿年前,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类群,已被描述的种类超过100万,占所有动物种类的50%以上。这个古老的动物类群在发育、行为、社会性、生态等方面展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类群。
浙江大学 2022-07-20
深度学习用于软件错误定位研究成果
突破性地采用了参考多维度工作方法。这些多维度特征具体包括四大项:1.程序实体的覆盖信息(coverage information),即程序实体在运行失败或成功的测试用例中是否被覆盖到的信息,一般来说被失败测试用例覆盖越多的程序实体更有出错的可能性;2. 程序变异信息(mutation information), 即当原程序被改变形成的变异体(mut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托珠单抗治疗新冠肺炎研究成果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徐晓玲教授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发现,托珠单抗能改善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成果于4月29日以“Effective Treatment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with Tocilizumab”为题,在线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科学院院报》,缩写为PNAS)。中国科大附一院徐晓玲教授和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韩明锋教授为该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魏海明教授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徐晓玲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共观察了21例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国科大附一院感染病院最早使用托珠单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年龄25至88岁。其中重症17例,危重症4例。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平均体温38.8±0.6℃。在使用托珠单抗前均有1周的常规治疗史,但症状并未改善,平均5.6天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持续发热,低氧血症,肺部CT显示病灶进展。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予以托珠单抗治疗后的第一天,所有患者的体温均恢复正常,而后保持平稳,随后几天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大部分患者呼吸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胸闷减轻。75%的患者在5天内下调了吸氧流量,外周血氧饱和度保持稳定。2例在给予托珠单抗后的5天内撤离了呼吸机。外周血淋巴细胞数、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大部分在5天内恢复。所有患者均已出院,使用托珠单抗后平均住院时间15.1天。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继发性肺部感染。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托珠单抗在治疗重症或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作用,观察IL-6是否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以及托珠单抗干预IL-6的疗效,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PNAS杂志针对该研究成果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4/27/20056151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联系合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联系合作
云上高博会 2021-12-2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联系合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联系合作
云上高博会 2021-12-15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中国日报网】第63届高博会长春开幕,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产业升级深度联动赋能东北振兴
5 月 23 日,第 63 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中铁・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这场教育界盛会吸引全国千余所高校、800 余家科技企业共襄盛举,超 12 万平方米展区内,搭建起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平台。
中国日报网 2025-05-24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一本“明白账”
通过促进成果转化工作,发掘中国科研自身螺旋上升势能,发挥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规模巨大的“燎原”优势,真正把科学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不仅是解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经济双循环、“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中国科学报 2021-10-12
聚焦服务重大需求主题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安徽工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实施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支撑服务能力攻坚项目,学校科研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科技 创新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安徽工业大学 2022-05-10
福大新型量子点复合材料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简介: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孙磊教授为第一作者、物信学院陈恩果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郭太良研究员为第三作者,在材料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期刊《陶瓷国际》(英文刊名:《Ceramics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题为“Al2O3过渡层优化对ZnO量子点与CuO纳米线复合结构的场发射增强作用”(英文题为“Field emission enhancement of composite structure of ZnO quantum dots and CuO nanowires by Al2O3 transition layer optimization”)的论文。 本论文研究ZnO QDs 与传统一维氧化物CuO纳米线(CuO NWs)异质结构,以一维氧化物纳米棒为基体为 ZnO QDs 提供良好的定向电荷传输,同时 ZnO QDs 的表面改性又能改善基体的场发射性能,提出了详细的电势叠加效应和形成机制。鉴于 ZnO QDs 在 CuO NWs 表面呈现孤岛状分布且生长密度低,通过表面改性工程利用原子层沉积(ALD)工艺先在 CuO NWs 基体上沉积 Al2O3 薄膜,均匀的 Al2O3 薄膜为 ZnO QDs 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成核表面,同时可以降低基体表面的电子势垒高度。这种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在很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由于表面积大大增加,异质结密度提高,具有固有光捕获效应等优点。研究成果为改善单一纳米材料器件的场发射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制备新型结构的场发射器件奠定理论基础。
福州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