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连科技学院
教育部编制高等院校代码:13207大连科技学院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内,其前身是2002年组建的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为辽宁省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现有土地面积78.88万㎡,建筑面积29.59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9053.87万元,馆藏图书97.6万册;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智慧校园,校园网万兆骨干、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实训中心(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99个实验实训场所;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有87个校外实践基地。学校下设机械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数字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软件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PEIM新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学校现设3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办学条件、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为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12000余名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现有教职工667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占比41.78%,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6.22%,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双能型”专业课教师121人,有30人次分别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始终将培育和打造办学特色作为立校强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建校之初,创办人高智先生就提出“勤劳、智慧、勇敢、意志、信誉、责任、包容、感恩”的校训,经过多年摸索,办学特色初步显现,即实施“三大工程”,践行“大科精神”;实施PEIM教育,深化协同育人。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已获批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近三年,共有6人次获得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部创新创业50强评审专家和培训专家、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业导师、首批辽宁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学校获得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奖励258项;连续两年在“互联网+”大赛(辽宁赛区)中,金牌和奖牌总数位居辽宁省民办高校首位,学生双创能力与水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目前,学校已成为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基地、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辽宁省优秀民办高校、大连市民办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近三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2个;先后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7个省级实验实践项目。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持续提升。学校强化内涵建设,打造育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逐年提升。近三年,学校本科录取率、报到率、初次就业率均位于辽宁省民办高校前列。在2019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最新一轮全国高校排名中,大连科技学院成功跻身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30 强行列,成为 2018 年中国进步最快的民办大学。
大连科技学院 2021-02-01
山西科技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是一所以机械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为特色,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由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省导通科技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太原市晋祠路,紧邻太原市风景名胜晋阳湖,在太原晋阳新区的规划范围。 学院于2002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组建,200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4年3月,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5年1月,通过了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条件的专项检查。自2003级学生起,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经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学校实行民营机制和独立自主的办学模式。自创办以来,充分依托太原科技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力 资源的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建校、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继承太原科技大学“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办学传统,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努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优化专业结构,使学校走向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共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济学、会计学、英语15个专业,在校学生7000余人。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积极努力奋发进取,力争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高、深受社会欢迎的多科性独立学院。
山西科技学院 2021-02-01
长春光华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原名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2000年建校。 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 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2015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内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 办学使命: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 办学愿景:办学生满意的大学 学科齐全 师资雄厚 学校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有商学院、金融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足球学院、基础教研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13个院(部),44个本科专业,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1万余人。 多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名师和科研能手。 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学校现有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具有吉林省重点学科1个,省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 因材施教 特色兴校 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逐步培育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以“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为办学宗旨,走凸显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的治校之路、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治学之路、“适合的教育”及“养成教育”的育人之路。 为更好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学校以“让学生获得实惠,让学校赢得品牌”为目标,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做中学”为主要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整体育人模式。构建了以强能力、重素质为特征的优质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以适合的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既适合应用型培养目标,又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二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工程,近两年组织了111门课程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以两个全覆盖为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工程,第二课堂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个学生,每个专业都创建了专业社团,为学生课外专业实践搭建了平台; 四是以合作教育为依托的培养渠道建设工程,各个专业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 五是以六大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建设工程,针对专业核心能力、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设计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并开展了系列活动; 六是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工程,以引导学生成为品行优良、素质高尚的人为目标,构建了养成教育体系,设计了22个好习惯项目,照自主选择、扬长保底的原则,开展了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使养成教育蔚然成风。 通过实施优质教育体系,使学生们成长为胸中有志、心中有情、眼中有活、身上有劲儿、腹中有才、伸手能做、张嘴能说,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 学校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道路,多种形式、不同深度的校企合作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学校电气信息学院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东软集团、台湾凌阳等企业联合实施“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入学时,学生即可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室,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交叉进行、理论与实践同步实施,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并轨,真正对接企业技术前沿和人才需求。 机械工程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的部分专业,组织三、四年级学生到江苏、浙江、广东的企业深入生产一线见习或者短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能力、增长学识。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在校内引入企业培训室,把设计企业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通过做实际项目来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金融学院与中国银行、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等1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基地; 文学院与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长春市金钥匙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长春鑫源国际教育等单位合作; 外语学院与长春市鑫源教育培训学校、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大连沃邦国际教育等单位合作; 电影学院与凤凰卫视、中新社吉林分社、东北亚(卫视)资讯台、中国中影集团、吉林省博物院等单位合作; 音乐学院与长春市凡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春卡西欧艺术学校等单位合作,与1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就业合作。 促进就业 鼓励创业 学校以“全员抓就业,全程为就业,全面促就业”为总要求极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了以就业指导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指导体系;以就业信息服务、就业市场服务、就业派遣服务为载体的服务体系;以就业指导课程、专题讲座和个性咨询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以就业工作绩效考核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积极打造立体化校园就业市场,推进常态化就业工作调研,实施规范化就业管理服务等措施,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学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近几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全省就业率平均水平。大部分毕业生面向中小微企业就业,也有部分学生走上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岗位,还有的毕业生走上参军、三支一扶、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之路。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致力于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影响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率及就业质量。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并出台相关文件保障双创工作的开展;同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给予学生指导;鼓励探索,支持实践。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可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分享、洽谈合作等不同需求,极大程度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帮助学生实现成果孵化。 海纳百川 往来八方 学校已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仅2016-2017学年度就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华盛顿哥伦比亚学院、中央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西北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加拿大圣劳伦斯学院、韩国韩南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9所大学签署了MOU合作备忘录,开展了学分互认、短期交流,联合培养本科双学位项目及本硕连读项目。为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与中国对外友好服务中心、美之旅作开展暑期赴美国、日本带薪实习和游学项目。每年平均派遣50名左右在校生赴海外留学,为我校学生的深造和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校现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和长春大学联合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校内一批优秀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在两校授课。 服务生产 造福社会 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先后为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地市县区完成政府及企业电子商务规划、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规划、文创设计与规划、网络运营、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与运营、人才孵化等项目.通过共同开发各地区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产品,带动当地区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与高科技企业签订《产学研项目合作基地协议》,共同开发,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荣誉满载 美名远扬 2004年,学校创始人康井山先生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12年,学校董事长康启鹏先生荣获第33届“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2011年,学校在全省民办非企业评估中荣获“5A级”称号;2013年,学校被命名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2017年,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7年,学校被评为“高校文明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荣获“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为全市获此荣誉的两所高校之一)。2018年,学校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 近三学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共计获奖164项,其中全国性奖项39项,省级奖项125项,包括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金蝶云管理创新杯”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3D大赛一等奖、第八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盛典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竞赛一等奖、中国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红钻杯”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摄影大赛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省级特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级特等奖等。 近三学年,学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计获奖121项,其中全国性奖项51项。如在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中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七连冠”,第四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高校组)金牌,全国户外拓展挑战赛冠军,第七届吉林省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乙组男子团体第一名、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吉林省大学生运动会足球赛男子冠军、女子亚军,首届吉林省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一等奖等。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学校将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和“学生能力工程”,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建设优质教育体系,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重视、社会认可、学生满意、教工自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实现“百年大学”的光华梦而努力奋斗!
长春光华学院 2021-02-01
沈阳体育学院
校 名:沈阳体育学院 曾 用名:东北体育学院 英文名称:SHENYANGSPORTUNIVERSITY 建院时间:1954年 学院隶属: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校 址: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36号 邮政编码:110102 学院网址:www.syty.edu.cn 地理位置:地处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学院占地总面积112万平方米,主校园位于横穿市区的浑河南岸,占地约62.1万平方米;在城郊东南部山区建有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占地约50.5万平方米。 党委负责人:姚守齐 党委书记 行政负责人:刘 征 院长 学院沿革 1954年 东北体育学院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东北人民政府举办;校址确定在沈阳北陵原东北大学体育场旧址周围区域。 1955年 竞技指导科(原东北体训班)划出学院建制。 1956年 更名沈阳体育学院。 1958年 划转辽宁省政府领导,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 1960年 设立体育系和运动系;不久运动系划出学院建制,但保留运动系(或沈阳体育学院分院)名义至1984年,成为辽宁省运动技术学院的前身。 1963年 由辽宁省高教局直接管理,省体委业务指导。同年省属沈阳市体育学校中专并入。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招生至1971年。 1969年 迁往辽宁省北镇县青堆子农场,次年陆续迁回沈阳原址。 1980年1月 隶属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设立附属竞技体校。 2001年3月 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省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采用省体育局与教育厅共管,以省体育局为主的管理方式。 2004年9月 学院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006年12月 学院迁入新校区。 2014年4月,省政府决定以教育厅为主、体育局为辅统筹地方对学校的管理。 教学单位及专业设置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运动训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武术与舞蹈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 社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英语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研究生部(学科建设办公室)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沈体体育俱乐部) 竞技体校 学生和教师 全日制本科生7442人,研究生832人。 专任教师485人,其中教授70人、副教授178人;博士、硕士导师15人,硕士导师140人。 校园和设施 ●新校区 校园面积:62.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 主要设施: 教学楼、图书馆、科技楼、行政办公楼、田径馆、篮排球馆、武术体操馆、乒乓球羽毛球馆、网球馆、游泳馆、体育场、大学生会堂、竞校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国际交流中心、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轮滑场、攀岩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 ●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 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835平方米 主要设施:综合楼(雪具大厅)、运动员公寓(2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槽单板雪上技巧训练竞赛场地;初、中、高级雪道;户外拓展场地;软式棒垒球场地;山地自行车赛道等。 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培养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和优秀竞技人才,在冰雪等优势项目上勇攀世界体育高峰,打造了核心竞争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科学研究 学院的科研工作围绕四大领域进行组织: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学术刊物《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双月刊)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与美国、法国、丹麦、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持续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合作开展本硕两段式教学。 校园文化 ●办学理念:以体立校、育人为本、体教结合、服务社会 ●价值追求:为国争光,勇攀世界体育高峰 ●校 训:厚德博学,弘毅致强 ●“同船”精神:风雨同舟、利益与共、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校 歌:《我们集合在沈阳体育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2021-02-01
高顿财税学院
高顿财税学院服务体系 汇聚财务领域核心资源,满足企业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需求 为财务人学习护航
上海高顿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2021-02-01
成都链安科技有限公司一站式区块链安全服务平台
作为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联盟理事单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四川省区块链协会理事单位、区块链金融联盟理事单位,中国信通院区块链安全检测唯一的技术合作单位、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的技术合作单位,链安科技参与了工信部多项区块链安全标准和白皮书的撰写,参与《四川省区块链产业白皮书(2019年)》撰写,并入选工信部2018、2019《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链安科技以网络安全、形式化验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四大技术为核心,打造了面向区块链全生态安全的『Beosin一站式区块链安全服务平台』。『Beosin一站式区块链安全服务平台』包含『四大核心安全产品』和『八大明星安全服务』,为区块链企业提供安全审计、虚拟资产追溯与AML反洗钱、安全防护、威胁情报、安全咨询和应急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与支持,实现区块链系统『研发→运行→监管』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解决方案。申请软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16项,并以用户需求为根本,致力于搭建起我国“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安全技术和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政府、公安、工信部、网信办、金融、军队、执法监管部门等的首选品牌。荣获『2018全国首届中小微企业『SaaS』应用创新创业大赛冠军』、『2018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2018年度最专业安全服务机构』、『2019中国区块链安全领军企业』、『2019最佳区块链数据安全团队』、『2019年度区块链安全服务机构』、『2019年度区块链技术突破奖』、『2019产业区块链安全卫士』、『2019中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典型企业』、『2019最佳安全服务机构』、『2019区块链百强企业』、2020首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创业人气奖』等荣誉。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央广网】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协同发展联盟成立
2025年4月2日,央广网以《天津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洋仪器供电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项目面向我国海洋监测设备供电需求,基于东北师范大学独有的低流速发电、水下电机密封、自润滑轴承等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15台套模块化潮流能发电装置,为水下探测仪器、声呐、浮标等海洋仪器提供电能。
东北师范大学 2022-06-08
华南师范大学杨中民副校长走访奥威亚
双方就校企合作、访企拓岗、人才培养等进行座谈交流。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21
【中国日报网】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25年4月26日,中国日报网以《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266 2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