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联网手术机器人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令世界都为之侧目。中国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走在了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尖端。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已达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占到5%。我们的手术机器人有三个部分组成:①手术医师的操作主控台。②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的移动平台。③三维成像视频摄影平台。实施手术时外科医生不与患者直接接触,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标定系统操作控制,机械手臂的前端安装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模拟外科医生的技术动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微创手术机器人
2015年,天津大学与山东威高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威高支付专利使用费1000万元,提供研发费用3000万元,与天津大学共同推进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成果成熟化,进一步推进机器人系统的检测、临床、认证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天津大学 2023-05-12
微创手术机器人
研发了面向狭窄腔道的多臂连续型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小型化、易操作、形状可控、创伤小、多功能集成等优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多功能骨科手术机器人
1. 痛点问题 传统人工骨科手术有以下问题:手术时间长、手术精度差、病人损伤大等缺点,而现有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缺乏核心技术,产品成本高,手术时间更长于传统人工手术,病人术中辐射剂量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骨科手术需求。 2. 解决方案 1)采用多种手术术式: 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度; 降低病人术中辐射剂量; 解决了现有骨科手术机器人必须依赖术中CT设备的问题,拓展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 2)基于图像识别的导航与跟踪算法: 替代普通骨科手术机器人高成本核心元器件,降低成本; 减少病人术中损伤; 降低维护和跟台服务人员成本; 3)基于云服务的软件架构: 支持远程医疗,降低病人使用机器人产品费用; 降低产品开发、维护成本。 合作需求 1)第一阶段融资1000万元:用于截止到2022年11月,公司组建、产品化及取得临床试验批件; 2)第二阶段融资5000万元:用于截止到2024年3月,团队扩张,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以及其他产品品类的研发与补充; 3)医疗器械注册领域CRO/CMO公司支持; 4)研发场地200平米; 5)可见光相机、机械臂合作伙伴。
清华大学 2022-03-22
智能介入手术机器人
1.痛点问题 传统的介入手术需要在持续的X射线造影下进行,医生需要穿着重达30kg的铅衣在强烈的X射线下数小时、精准地操作导丝完成手术,对医生的身体损伤极大;而人工手术也存在着不够快速、效率较低的问题,接受手术的患者同样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射线环境下。基于此,本项目团队基于机器人技术和医疗方面的项目经验,设计完成了一款可以方便医生、方便患者、提高介入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介入手术机器人。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设计了一套完全符合医生传统介入手术操作方式的、软硬件兼备的介入手术机器人。针对医生长时间穿沉重铅衣的痛点问题,介入手术机器人采用了远程无延时遥控的方式,医生可以在安全位置进行手术操作。针对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可靠性问题,开发了基于电机控制的力反馈系统和图像导引系统,可以给医生真实的手术反馈体验,减少失误率。针对介入手术长时间暴露在射线环境下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的导丝导引模块,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完成手术,提高医疗效率。 本项成果的预期产品和服务包括:介入手术机器人设备(包括软硬件)以及每次手术需要更换的耗材部分。 合作需求 开展型式检验和临床试验所需的资金支持以及人力和团队支持。
清华大学 2022-07-04
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
针对血管介入手术操作复杂、可控性差、辐射时间长等难点,将机器人技术和血管介入手术有机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TR研究中心和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共同研制出我国首台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系统在机构设计、医学图像处理、手术规划、视觉注册、微小力觉感知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设计完成基于摩擦滚动原理的推进机构,可以快速、准确的将手术导管推进到指定位置,精度达到0.8毫米;首次将智能材料制成的微小力传感器安装在导管末端,使医生操作机器人手术过程中有了触觉,确保了手术安全,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研究人员的三年努力,已经顺利完成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临床动物实验,正在开展临床实验。 系统处于系统试验和运行阶段。开发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样机,开展了动物临床试验,制订了临床手术操作流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人机协同手术操作机器人技术
本成果在技术上构建了“医生在环”的融合系统,可发挥医生的经验和监督特性,基于增强导纳的省力操控,同时结合输入力交互与虚拟约束,实现基于阻抗模型的高精度稳定柔顺控制,提高交互过程的稳定性,在以人机协同开颅,人机协同整形场景下设计人机协同开颅手术机器人与人机协同整形机器人,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对比当前的立体定位手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手术机器人具有更直观的操作方式、操作过程中更加安全并且可以实现的功能更多。学术界广泛认为人机协同手术机器人将是未来机器人的一个主流方向。另外,人机协同手术机器人更容易被医生、患者接受,推广难度更低。本成果在技术上构建了“医生在环”的融合系统,可发挥医生的经验和监督特性,基于增强导纳的省力操控,同时结合输入力交互与虚拟约束,实现基于阻抗模型的高精度稳定柔顺控制,提高交互过程的稳定性,在以人机协同开颅,人机协同整形场景下设计人机协同开颅手术机器人与人机协同整形机器人,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图像导航下的微创手术机器人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近距离放射治疗是通过穿刺手术将放射性药物植入病灶,通过放射性药物阻 断癌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作用。课题组主要研究低辐射损害、高精度、高可靠 性,核磁兼容微创放疗手术机器人,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等技术;满足三维精 准微创放疗手术需求。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 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制造 通过对图像导航的近距离粒子植入引导机器人结构设计及控制部分的研究, 解决了核磁图像导航机器人结构兼容性、材料兼容性和控制兼容性等难题。解决 了超声图像导航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技术和基于图像及电磁传感装置的反馈控制 技术。 在穿刺针局部放入放射性粒子,经微创进入人体后,放射性粒子会留在体内 发生作用。目前已有成品,下一步开发目标是可以放入液体药物,经手术机器人 直接注入病灶中。 2. 图像导航系统平台 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像导航手术辅助平台软件。能够完成病人的 数据管理,三维重建,三维剂量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验证等功能,是微创放疗 手术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软件特点是能否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模块化组合,减少用户投入。软件能实 现多种图像模式融合,便于术前核磁、CT 检查与术中超声图像导航的匹配。三 维剂量规划可以实现保护周边健康器官,最大限度进行放疗的作用。 3. 力学机理及轨迹规划 轨迹规划是手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局部放疗手术中,粒子的准确植入, 是躲避重要器官,准确到达目标位置,获得准确剂量的关键技术。本技术通过对 穿刺过程针与人体软组织力学的研究,确定穿刺点及最优手术轨迹。 应用领域:医院、医疗器械公司技术转化条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 合作方式及条件:根据具体情况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
本成果为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智能导航与手术机器人系统,核心包括手术规划软件、导航定向系统、机器人辅助器械定位和操作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开放的人工智能建模与手术规划功能,让建模与规划更加智能;提供个性化3D打印部件功能,让导航设置更简便,术中操作更安全;具有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的神经外科建模与手术规划软件,支持CT/MRI多模态图像自动配准融合、智能重建、解剖测量、手术方案设计等功能。此手术机器人可用于脑外科手术、活检、电极测量、囊肿或血肿等手术。机器臂可实现精确的术中定位,手术更加微创,并且可以连续稳定工作,降低医生疲劳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中南大学 2022-12-06
1 2 3 4 5 6
  • ...
  •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