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燃料电池增程器时滞特性的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改进
本项目拟进一步技术升级转化的核心技术科技成果“基于燃料电池增程器时滞特性的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来源于“十二五”863计划《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与开发》(2011AA11A265)项目。围绕该核心技术,项目申请人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4项已授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并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了初步的技术转化合作。1 技术简介  针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多个车载能量源这一特点,申请人从综合考虑动力蓄电池和燃料电池增程器协调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源于ECMS策略(等效燃料最小策略)的基于损失功率最小算法(minimum loss power algorithm,MLPA)的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算法思想为,基于试验得到的各关键部件效率特性图,构造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DC/DC等关键部件在每一时间步长内的损失功率函数,这些部件损失功率函数在每一时间步长内的线性叠加构成了多能量源动力系统损失功率指标函数,通过使该指标函数在每一时间步长取值最小(系统效率最高)来确定燃料电池增程器功率输出。图1为该控制策略导出的燃料电池实时功率输出优化控制曲面。 通过仿真及实车转毂试验台验证发现该策略具有以下优点,如图2-3所示:1)该MLPA瞬时优化能量策略对工况适应性强,多种常见工况下(NEDC,UDDS,HWFET,匀速工况)经济性优于传统能量策略。2)多种常见工况下,该MLPA瞬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均能够控制燃料电池功率输出变化平缓,实现了“浅充浅放”,有利于燃料电池以及蓄电池的寿命保护。
同济大学 2021-04-11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复合无针搅拌摩擦制备金属构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复合无针搅拌摩擦制备金属构件的方法,采用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工艺,按照预设打印程序在基板上从第一层开始以向上生长的方式逐层沉积,直到沉积最后一层,获得所需金属构件;其中,在第一层至最后一层的沉积过程中,对每一层沉积层均采用无针搅拌摩擦进行处理,提高当前沉积层的表面精整度,并消除沉积层表面的氧化层,加深下一层沉积层与当前沉积层之间相互融合的程度,同时通过无针搅拌摩擦重新分布当前沉积层的残余应力并消除偏析,从而提高相邻沉积层之间的层间结合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增材制造(3D打印)晶格模型自动生成平台|晶格设设计软件LuxStudio
增材制造(3D打印)晶格模型自动生成平台 晶格设设计软件LuxStudio 精选16种不同晶格,可自由调整大小和杆径粗细在线仿真和冲击验证,兼具力学性能和可打印性全场景通用,薄壳设计不受限傻瓜式操作,云端服务,不挑配置 如果你对以上产品有合作需求,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清锋科技稍后会和您取得联系 登录地址:https://studio.luxcreo.cn 市场电话:18600573362 官方网站:www.LuxCreo.cn   清锋推出了一个面向增材制造的晶格模型自动生成平台——LuxStudio,不仅实现了多种结构晶格的自动生成,同时还是一款低门槛、不挑配置的“傻瓜式”通用型操作软件。   作为一款参数化设计软件,LuxStudio能给产品带来轻量化、晶格化、长寿命等性能方面的提升,简单快捷的操作也能够节省人力,缩短设计、制造时间,实现更快交付。   企业或者设计师还可以通过LuxStudio探索新的升级思路,用参数化设计代替传统设计制造,为产品或创意进行测试、创新、迭代,甚至于商业化生产填补市场空白。   目前,清锋已有经过验证并可实现批量生产的消费、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   LuxStudio应用案例   01透气晶格结构自行车鞍座升级传统制造方式   当传统发泡工艺频繁遭遇瓶颈时,众多厂商对于如何从其他维度提升自行车鞍座舒适度上开启了新的技术探索。   除了改变设计外观将鞍座根据骑行用途进一步细分,将鞍座晶格化再进行3D打印成为了制造升级的新宠。   镂空晶格轻量化设计、透气性高   晶格结构不仅可以实现鞍座镂空这种透气、轻量化的设计,提升骑行体验,还能根据产品不同需求赋予不一样的外观,满足骑行者的视觉体验。   此外,在产品开发周期上,晶格结构搭配3D打印省去传统开模制造的过程,进一步加快了产品的迭代速度。   然而问题来了:设计师不会参数化设计怎么办?   清锋LuxStudio的优势   节省用人成本   非参数化设计师也可以独立设计晶格  虽然参数化设计一直存在,但除了建筑行业以外,其他行业专业搞参数化的人员却不常有甚至没有。自行车坐垫行业就是一个接近“没有”的案例。   想要开发3D打印坐垫,专门从其他行业招聘一名参数化设计师,一是不好招,二是即使招进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了解坐垫行业,这期间不仅损失掉很多时间成本;重要的是,可能错过了进入市场的时机。   而LuxStudio这款软件,很好地为行业设计师和晶格化产品搭了一个桥梁。利用LuxStudio,行业里原有的设计师不需要学习参数化设计就能在平台上进行晶格化产品设计。   节省设计时间   自动参数化设计,2分钟搞定一个鞍座   在软件的操作页上,所有功能都一目了然地集成在一个云端界面上,只需要拖动鼠标选择你想要的晶格结构,系统后台就会自动进行参数化设计,整个过程不到2分钟。   LuxStudio在数以万计的晶格库中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仿真,筛选出了16种能够应用于不同场景、不同打印工艺的晶格结构,同时每一个晶格模型都做了晶格详解,帮助设计者更快了解晶格特性。   清锋的3D打印自行车鞍座采用的是晶格库中的规则杆径(GH-1)排列组成。   这种晶格结构适合为鞍座进行镂空的轻量化设计,减重的同时也让它拥有更好的回弹性和透气效果,让骑行更舒适;   而且它的支撑力非常强、硬度高,能够轻松承托起人体的重量,还不容易断,相较于传统的发泡技术寿命更长;   缩短开发周期   从设计验证到开始量产快一周即可完成传统热成型工艺生产一款坐垫需要经过设计-产品测试-迭代-开模-注塑生产等几道流程。   其中,测试过程一般需要1周左右,中间往往会有5-6次的迭代过程,而开模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单是开发周期就要长达6个月左右。   而通过晶格参数化设计的坐垫,只需要将自动生成的模型发送到打印机,左右就能打印完成,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此外,在产品本身设计方面,LuxStudio也在不断升级,进一步为产品设计赋能。   到今年第3季度,通过调节杆径的粗细、密度,还能为鞍座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区软硬设计(LuxStudio 第3季度上线功能),以此来适应人体不同的坐骨形态,达到合理分压的作用,减少腿臀摩擦带来的不舒适感。   目前,清锋已经联合多家自行车厂商利用LuxStudio设计晶格化坐垫并开始销售。想要尝试参数化的设计师,可以行动起来了!   02   精准定制医疗颈椎枕填补市场空白   全球约3.49亿人患有颈椎病,国内颈椎病发病率为3.8%-17.6%, 并呈现逐年上升及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而定制化的颈椎枕则是医生在治疗患者过程中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然而,医生在找寻的“精准定制颈椎枕”却依然是一个市场空白。目前市面上的颈椎枕大部分是经过医生设计后,根据枕头不同区域软硬度的需求利用棉花、弹性颗粒等材料进行“手工填充”制作而成的。   这种手工定制化的颈椎枕往往制作周期长、使用寿命短,无法根据患者个人的颈椎实行精准化适配。而且,传统材料因为支撑力欠佳,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变形,与医生初设计的软硬度早已不匹配,满足不了维护颈椎正常生理曲线的需求。   因此,医生还在寻找,寻找一款能够“自动化精准定制”的颈椎枕解决方案。   清锋LuxStudio的优势自动参数化“精准定制”   支撑性强稳定性高在一项由专业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校审指导,针对“颈椎曲度异常”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3D打印颈椎枕有效纠正、恢复了患者的颈椎曲度,提高了颈椎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它可根据医生要求,通过晶格模型自动生成平台LuxStudio来调整晶格粗细、密度和形状,满足不同患者的定制需求。   内部使用规则杆径(GH-2)晶格结构排列组成。因为杆径结构相对分散,受力均匀,能够很好地帮助肩颈放松,肌肉更为轻松自然没有压迫感;   这种晶格结构的回弹性很好,柔软的同时也有足够的承托力,能够有效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同时不易断,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是,清锋的3D打印颈椎枕已经实现批量生产。   医生快速上手一键发送工厂,批量私人定制   在使用操作上,LuxStudio的简单程度即使是医生也可以独立完成,导入模型后选择晶格结构即可完成生成,后续推进到下一环节进行一体化的批量定制生产,对症下药,让治疗更加精准;   产品上还可以定制名字、不同纹理等,满足患者的视觉需求。   未来,清锋将会研发Pad版APP,根据患者颈椎数据可自动生成模型和晶格,辅助医生更快完成治疗和定制。   同时,清锋也将规划家居型枕头的应用,提供给家居品牌或者颈椎亚健康、想要改善状态、提高睡眠质量的大众消费者,小伙伴们可以期待一下。   虽然参数化设计可能听起来很遥远,但在设计师和企业眼中,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让创意变成真正可生产的应用手段。例如,研究骨密度的医疗器材、   航空航天的壳体、别出心裁的几何结构设计等等,都可以用参数化进行产品创新。   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设计师们通过LuxStudio和3D打印为我们带来“好”的产品!    关于清锋科技(LuxCreo) 清锋科技(18600573362)是一家专注于3D打印设备、软件、材料研发,致力于改变产品开发和生产方式的数字化3D智造商。团队成员汇聚了清华大学、哈佛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等学府的高端技术人才和高管人才。团队研发出适配于不同行业的高性能材料体系(弹性体材料、韧性材料、齿科材料、耐高温材料等),依托自主研发的Lux系列DLP光固化3D打印机、iLux Pro系列LCD桌面级光固化3D打印机和配套软件, 为鞋类、齿科、医疗、消费、工业、科研等行业创新升级提供解决方案,打造兼具定制化和批量化的新型数字化制造模式及生态闭环,让制造更简单!www.luxcreo.cn    欢迎关注清锋公众号:qingfengshidai了解更多专业信息。 公司电话:010-63941626 公司邮箱:business@luxcreo.com 市场电话:18600573362 官方网站:www.LuxCreo.cn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27号金隅智造工场S5幢1017
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10
基于高温水热强化的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
针对我国污泥高含砂、高含固等特点,对我国低有机质污泥尤其是高含固(TS>10%)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路线领域开展研究,从厌氧消化的可行性、物质流特征、微生物种群及强化调控、热/碱强化水解预处理技术、污泥/餐厨协同消化技术等方面,特别是加强在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物质流转化机制的研究工作,突破针对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提升厌氧降解率与产气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机理研究,为我国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研究提供支撑。 提出适用于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泥质特性的高温水热强化预处理技术,突破高温水热对污泥强化水解的作用机制与最佳反应条件,技术成果形成成套化装备,并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转化与运行优化;突破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的物质强化转化关键技术,对含固率、温控、搅拌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开发,技术成果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转化与运行优化。1.目标及意义 1)提出适应于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泥质特征的污泥高温水热强化预处理技术,并与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相耦合,形成基于高温水热强化的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实现技术成果的在长沙污泥厌氧消化工程中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阐明在污泥厌氧消化新技术中有机质在固-液-气相变体系中的物质流特征,基于有机质的定向转化,进一步对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新技术进行优化开发,进一步提升甲烷产率和降解率,为污泥厌氧消化的效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物质流和微生物特征的研究,在技术层面,从“易降解物质定向转化”、“难降解单元分质活化”和“微生物分相调控”三方面入手,开发强化物质转化的水热、生物酸化等预处理新技术,确定关键技术单元组成、关键技术参数和条件;在工艺层面,从强化固相溶解-液相高速甲烷化入手,开发高效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开发适用于我国高含固污泥物料特点的厌氧消化技术与装备,提出可靠的搅拌和保温方案以及反应器构造等关键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含固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集成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进一步提高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物质转化效率与资源化利用水平。1)预期的经济效益  热水解预处理-高含固协同厌氧消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增强污泥产期效率,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能耗。工程效益可望达到1亿元以上。2)预期的社会效益  热水解预处理-高含固协同厌氧消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增强对污泥的处理处置能力,有效缓解污泥处理处置压力,进一步提高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物质转化效率与资源化利用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1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系列抗氧抗腐添加剂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有机官能化系列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材料制备技术
该技术通过分子设计和环境友好的水解反应,利用顶角-戴帽法和官能团剪裁等手段制备带有多种可反应性基团的中空笼型纳米材料。材料具有质轻、透气、超低介电常数、耐热、易加工、可溶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体现了不同于传统纳米材料的优点,与聚合物有非常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这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实现了将有机材料的耐热性能和高强度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简单完美结合的目的。 笼型倍半硅氧烷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良好,基本可以达到分子级均匀分散,这是普通无机填料无法达到的,得益于笼型倍半硅氧烷分子具有有机部分,既使在惰性基团取代笼型倍半硅氧烷中也可以与有机基体实现良好的相容行为。同时,材料的耐热性能指标(如玻璃化转变温度,5%质量损失热降解温度)均有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Si-O骨架部分提供了优异的抵抗热冲击性能,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官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进行交联反应实现三维交联结构,以进一步提高耐温性能。另外,笼型倍半硅氧烷可以作为各种催化剂和其他功能性材料的载体,在拓宽这些功能材料使用温度的同时提高其某些性能,如提高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纯度,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可以预见,随着各个交叉学科领域的不断扩展,笼型倍半硅氧烷作为典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异性能将会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研究兴趣。 粒子尺寸:1.5~3nm;溶解性:根据官能团不同,可溶解于有机溶剂或水;颜色:白色;耐热性: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可用于耐高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复合材料、超低介电材料、塑料及纤维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涂料、生物材料等制备。在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投资300~400万。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三阶段厌氧工艺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省环保局经省政府同意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黄姜皂素废水综合治理工业性试验”的攻关成果。黄姜皂素综合废水的COD浓度在30000~40000mg/L,pH值为0.6~1.5左右,色度为3500倍,其中的Cl-或SO42-的浓度及还原性糖度较高,并且含有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极难处理。因此,目前所建成的治污设施都无法正常运行。本成果创立了以水解酸化-内电解-改进UASB厌氧为流程的三阶段厌氧工艺技术,并以此为核心与生物接触氧化、催化氧化脱色优化组合为一套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对当前应用的热点--两阶段厌氧工艺进行了创新,将该工艺技术应用于黄姜皂素废水处理,取得重大突破,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促进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为同类技术领先水平,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成果登记号(EK040749)。本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号200410013271.7,公开号CN1583599A)。2.主要技术指标 废水经三段厌氧处理后,COD从进水的34000~39000mg/L,到出水COD浓度在2000mg/L左右,COD去除94%以上;然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曝气,废水中的COD进一步下降至450mg/L以下,NH3-N的去除率在60%以上;经好氧处理的废水再经催化氧化脱色,其COD下降至200mg/L左右,BOD降至30mg/L左右,色度下降至60倍以下,运行费用约为5元/m3。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芳氧羧酸及其衍生物在控制作物害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氧羧酸及其衍生物在控制作物害虫中的应用,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害虫危害或使植物作为诱虫植物而控制害虫危害,本发明将芳氧羧酸及其衍生物应用于植物体,从而导致靶标植物对鳞翅目害虫产生系统性的直接抗性、对半翅目害虫产生系统性的敏感性,但同时又提高植物对两类害虫的间接抗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
中试阶段/n该成果通过“产-学-研”协作,历经 20 年的研究与探索,掌握了富 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基础理论、设计导则和计算方法,完成了富氧燃烧 相关的锅炉、燃烧器和氧注入器、烟气冷凝器、低能耗三塔空分系统和 压缩纯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先后建成了 0.3MW、3MW 和 35MW 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小试、中试装置和工业示范装置,并完成了 200MWe 全 流程大型示范的预可行性研究和中国富氧燃烧实施路线图研究。 该成果为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低碳排放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国际能 源署研究认为,中国火电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苯乙烯空气氧化生产环氧苯乙烷和苯甲醛
环氧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香料、制药工业、有机合成,可用作环氧树脂稀释剂、UV-吸收剂、增香剂。近年来,国内外对β-苯乙醇和医药左旋咪唑需求量急剧增长,市场上环氧苯乙烷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2 133 13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