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鸭坦布苏病毒(DTMUV)是新发现的疾病,对该病的研究也相对滞后,目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和有效的药物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也没有系统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DTMUV诊断技术迫在眉睫。同时,对一个疾病的预防,首先要能够监控其畜群的免疫水平,才能对疾病展开有效的预防。 目前鸭坦布苏病毒的检测技术都还不成熟,还未能得到应用和推广,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盒都还在研制当中,该技术研制成功DTMUV单克隆抗体,为DTMUV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为DTMUV的病原检测开辟了新的方法,极大加快了临床诊断速度,为对该病原的监控和预防、中和性抗原结构蛋白的确定、中和位点与细胞受体的关系研究、流行毒株病原性分析以及诊断和检疫等多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诊断试剂的开发与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单抗的优点就是灵敏性好、特异性高、简便易操作、易于量化生产等,基于这些优点,单克隆抗体已经成为应用领域的一把利剑。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病原及抗体检测提供了工具,为DTMUV疫苗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猪乙型脑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该成果利用纯化的乙型脑炎病毒,建立了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该成果主要用于猪的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检测,可以评价猪乙脑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感染监测。 我国种猪饲养量约4000万头,猪乙型脑炎是种猪重点防范的重大疫病,也是规模化猪场必须免疫的疫病。该产品是对猪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具有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转化条件:需要生物制品GMP生产车间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病毒与宿主/传播机制/增值/演化研究NMT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在国际竞争白热化,战争形态多样化的今天,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10月,生物安全法草案于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各界更加意识到,生物安全对于确保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就是国家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NMT联盟的会员单位,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NMT:非损伤微测技术为底层核心技术,迅速推出了与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多种检验,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适用于多个学科及领域的研发平台: 《NMT生物安全创新平台》特制系列产品!   应对挑战: 1)简单化: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通过NMT检测宿主生理指标的动态数据,展示病毒入侵宿主内部的过程。 2)宿主细胞原位检测: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结果更贴近体内的真实情况。 分类及用途: 1)《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HI-1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2)《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HI-2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HI-100) 应对挑战: 1)简单化: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通过NMT检测宿主生理指标的动态数据,展示病毒入侵宿主内部的过程。 2)宿主细胞原位检测: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结果更贴近体内的真实情况。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Ca2+、Mg2+、Cl-、O2、H2O2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 《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VHI-200) 应对挑战: 1)简单化: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通过NMT检测宿主生理指标的动态数据,展示病毒入侵宿主内部的过程。 2)宿主细胞原位检测: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结果更贴近体内的真实情况。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病毒与宿主互作研究和研发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Ca2+、Mg2+、Cl-、O2、H2O2 1.4可实时监测和记录检测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海拔、经纬度 1.5配备新指标拓展功能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以及检测时的环境参数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细菌/病毒/寄生虫免疫机理研究NMT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在国际竞争白热化,战争形态多样化的今天,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10月,生物安全法草案于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各界更加意识到,生物安全对于确保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就是国家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NMT联盟的会员单位,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NMT:非损伤微测技术为底层核心技术,迅速推出了与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多种检验,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适用于多个学科及领域的研发平台: 《NMT生物安全创新平台》特制系列产品!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器官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免疫细胞代谢表型差异:通过对T细胞代谢表型,以及对αCD3/αCD28激活的反应,评价T细胞活化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效果。 分类及用途: 1)《细菌免疫机理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BIM-1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2)《细菌免疫机理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BIM-2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细菌免疫机理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BIM-100)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器官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免疫细胞代谢表型差异:通过对T细胞代谢表型,以及对αCD3/αCD28激活的反应,评价T细胞活化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效果。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细菌免疫机理研究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Ca2+、Cl-、O2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   《细菌免疫机理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BIM-200)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处于机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细胞的原位检测,以及对活体组织器官的在体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免疫细胞代谢表型差异:通过对T细胞代谢表型,以及对αCD3/αCD28激活的反应,评价T细胞活化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效果。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细菌免疫机理研究和研发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Ca2+、Cl-、O2 1.4可实时监测和记录检测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海拔、经纬度 1.5配备新指标拓展功能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以及检测时的环境参数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青蒿琥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应用
青蒿琥酯在体内、外有确切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效果显著,安全,使用方便,可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化学毒物等所致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预防与治疗,应用前景光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上移动车辆模型三维抗风试验装置,支架上固定有桥梁模型,支架上端和桥梁模型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置有支座,且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支座上固定有直线模组;桥梁模型沿车辆模型运动方向设置有桥面开槽,桥面开槽内安装有弹性橡皮;测力支架通过桥面开槽,其一端固定于直线模组上的滑台,另一端固定位于桥面的测力天平,测力天平连接车辆模型;直线模组的传动连接轴连接到伺服电机,驱动滑台移动,实现车辆模型的移动。本发明减小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制造安装误差,提高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动态稳定性。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抗肺动脉高血压药物安贝生坦的合成
安贝生坦 (ambrisentan) 是由美国Gilead Science公司开发的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该药物 以S-活性构型于2007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Letairis,口服用于治疗肺动脉高血 压。它是继波生坦和西他生坦之后第三个上市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性 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给药方式简便等优点,已经成为该类药的重点产品。 华东理工大学近年来成功开发了安贝生坦合成工艺,做到工艺简便、收率高。所开发的安贝生坦合成路线,所有原材料都立足于国内,反应步骤简洁,操作简便,无昂 贵的辅助试剂,易于规模化生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键合型抗微生物高分子材料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既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同时也增添了病菌传播的机会。近年 来世界上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时有发生,例如,1996年日本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感染事件, 2000年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发生的口蹄疫事件,2003年我国流行的SARS事件,至今在许 多国家相继爆发的禽流感及致人死亡事件,以及霍乱、肺炎、疟疾、结核病和肝炎等,都给世 界带来了震惊和恐慌,也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促进了人类对健康生存环境的追 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抗微生物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抗微生物制品在保护人类 健康、减少疾病、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可以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据CBS调查,52%的美国民 众购买日用品时,会注意产品是否抗菌、防霉、防臭的功能。 然而无论是以欧美为代表采用有机抗菌剂,还是以日本为代表采用无机银离子或纳米级 二氧化钛直接混入树脂基体制备聚合物制品的抗微生物技术都存在不足。理论而言,作为一种 抗微生物材料不仅应该同时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有效,而且不应该是溶出性的,否则所制成的饮 水管道、食品包装膜、饮水机等都会因人体摄入而造成毒害,不耐洗涤、抗微生物效果持久性 差。另一方面,大多数有机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在于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抑制其生 长繁殖的目的,然而这类抗生素的滥用,将导致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更大 的危害。因此新一代基于物理作用而可避免上述抗生素缺点的抗菌剂,如阳离子型抗菌剂,通 过正负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破坏细胞膜而杀死微生物,成为抗菌剂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项目创建了一类高效、广谱、对人体安全无毒的抗微生物材料,其特点是将特定的阳 离子型功能团齐聚物键合到应用广泛的大宗树脂的分子链上,成为非溶出型的分子组装抗菌材 料,经久耐洗、持久高效抗菌、抗病毒,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抗微生物材料方面一个有 突破意义的发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抗阿尔茨海默症抗体药物与诊断试剂
Abeta 寡聚体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s, AD,又称老年痴呆症)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本项目为研制识别 Abeta 寡聚体的构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目的是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异性识别不同来源的(包括体外合成、培养细胞分泌和脑组织来源)Abeta 寡聚体,对寡聚体的亲和力为单体的 100 倍以上。目前,我们已经得到几株分别针对 Abeta 低分子量、高分子量寡聚体和原纤维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的实验正在进行。 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为:可识别 Abeta 寡聚体多个构象性表位。 与同类技术产品或成果比较:目前国内外商品化或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的淀粉样Abeta 肽单克隆抗体已经有一些报道,但是大部分针对线性表位,不能够优先识别寡聚体。某些实验室有构象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但是还没有明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比如,国内外开展 AD 研究常用的单克隆抗体 6E10 和 4D8 等,都是针对线性表位,不能够满足特异性识别 Abeta 寡聚体和构象特异的蛋白形式。 Abeta 单克隆抗体 NU 系列、NAB61、A11 以及 OC 等是国外报道的同类产品,能够分别特异性分辨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寡聚体、原纤维以及纤维等成分,部分抗体已经应 用到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初步证明有良好的抵抗氧化应激和改善 AD 转基因动物学习记忆行为障碍的作用。我们获得的单克隆细胞株具有与国外产品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可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不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抗骨肉瘤候选药物及新靶点发现研究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恶性罕见肿瘤,也叫成骨肉瘤,较常见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仅次于血液疾病。骨肉瘤虽然是一种小众恶性肿瘤,却有40多个亚型,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原因不清,药物靶点未知,临床表现为成熟的成骨细胞无法正常生长为组织骨细胞而发生癌变。骨肉瘤最早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采取截肢保命进行治疗,也有采取化疗和放疗方法,但5年生存率都极差。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骨肉瘤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手术联合化疗,可使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有极大改善,提高至60-70%,但治疗后极易复发,且癌症转移率高达80%(其中90%为肺部转移),这导致一旦病人复发预后极差。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尽管通过增加化疗剂量、变更次数以及建立美、日、欧多国协同诊疗机制(中国未受邀参与此计划)等调整治疗方法,但生存率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一些新兴疗法,如基因和免疫疗法等,由于个体差异和生物安全性等原因,目前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因此,本项目针对骨肉瘤开发小分子靶向药物,在实验室所构建的自有知识产权的结构多样性立体共价键抑制剂库基础上,通过表型筛选发现系列新型高选择性、高亲和性骨肉瘤共价键抑制剂分子,目前已开发针对不同亚型骨肉瘤细胞系SASJ-1,143B, MG63, MMNG/HOS和HOS的选择性抑制剂,其中一个系列完成动物实验水平的药效学和初步毒性评估,显示出良好的体内有效性和低毒,获得了与现有上市药物索拉菲尼(用于转移性肾癌的多把点药物)在骨肉瘤上更好的药效(52.9%的体内抑制效果)和药物耐受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抑制骨肉瘤的肿瘤迁移。 骨肉瘤约占骨恶性肿瘤的33%,美国每年新增患者约1500名,中国每年新增患者约5000名。 多发于十几岁及以下的青少年 发病隐匿,发现疼痛或者肿块时已是中晚期 预后极差,诊断时出现转移的患者存活率低于30%转移率高达80%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