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我国科学家揭示茉莉酸调控番茄萜类化合物合成和抗虫性的新机制
萜类物质作为植物代谢产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在植物与病虫害互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参与对病虫害的直接与间接防御反应。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4-01
性能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一体化综合设计技术
性能与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RMS)一体化综合设计技术是以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解决复杂装备研制过程RMS工作项目的控制问题和性能方法与RMS方法融合的问题,实现RMS工作与性能工作同步开展,统一建模、综合分析、权衡优化。进而充分发挥RMS技术的效果与效益。 一体化设计专业围绕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复杂装备研制过程性能与RMS一体化过程控制、先进集成平台和软件工具、考虑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基于POF的可靠性与寿命分析技术等方向,实验室拥有“一体化集成平台及开发环境”,“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基础数据库”,“考虑可靠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平台”,“基于POF的可靠性预计平台”等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同时还采购了“多主体仿真环境Anylogic”、“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Fiper”等进口先进设备。同时实验室拥有一支专业化的软件开发队伍,可根据不同型号的需求,定制开发一体化集成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
本书结合国家卫健委日前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从个体情绪、群体面对情境出发,在书中提供了实用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帮助您了解疫情背景下个体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传授掌握情绪调节方法。书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心理健康状况自我评估;疫情暴发时或暴发后的常见心理问题;疫情暴发时或暴发后如何缓解心理问题。希望成为你在防疫攻坚战中的心灵保护伞。本书编委会成员全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专业教师团队。本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此后将通过多个新媒体平台及京东、当当、kindle等多个数字阅读平台上线 电子书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纸质版也正在加紧赶印中,期望能尽快送到湖北疫区,赠阅给需要帮助的人。除电子书和实体书外,编委会成员还在12345市民热线下的12320 健康热线不间断值班,至今已为公众提供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服务70余小时。同时,编委会成员还将在学习强国、爱奇艺、抖音、快手、心理严选等平台推出系列心理自助科普音视频。
中国人民大学 2021-04-10
广谱抗紫外纳米复合涤纶聚酯
在现有聚酯生产工艺基础上,广谱型抗紫外纳米复合粉体与PET聚酯的复合将赋予PET聚酯以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同时可改善聚酯的力学性能,对提升涤纶聚酯的附加值和提高我国涤纶纤维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技术制备了纳米TiO ?2/ZnO和TiO 2 -SiO 2 -ZnO复合粉体。TiO 2 -SiO 2 -ZnO复合粉体的紫外性能在350-400nm波段内比金红石型TiO2明显改善。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复合粉体复合涤纶聚酯。抗紫外纳米复合颗粒在PET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团聚体的尺度在50-90nm之间,复合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羧基含量、凝聚粒子和二甘醇含量等重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高比表面的颗粒作为异相成核剂,提高了PET的结晶度,加快了PET聚酯的结晶速率。随着复合颗粒的增加,抗紫外PET复合聚酯体系表观剪切粘度随纳米粒子含量的升高逐渐下降。加入复合抗紫外颗粒后对PE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广谱抗紫外纳米复合涤纶聚酯
在现有聚酯生产工艺基础上,广谱型抗紫外纳米复合粉体与PET聚酯的复合将赋予PET聚酯以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同时可改善聚酯的力学性能,对提升涤纶聚酯的附加值和提高我国涤纶纤维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ZnO和TiO2-SiO2-ZnO复合粉体。TiO2-SiO2-ZnO复合粉体的紫外性能在350-400nm波段内比金红石型TiO2明显改善。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抗紫外复合粉体复合涤纶聚酯。 抗紫外纳米复合颗粒在PET基体中的分散均匀,团聚体的尺度在50-90nm之间,复合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羧基含量、凝聚粒子和二甘醇含量等重要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高比表面的颗粒作为异相成核剂,提高了PET的结晶度,加快了PET聚酯的结晶速率。随着复合颗粒的增加,抗紫外PET复合聚酯体系表观剪切粘度随纳米粒子含量的升高逐渐下降。加入复合抗紫外颗粒后对PET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抗金属环境的UHFRFID标签天线
本技术成果设计了一款双层双频段的抗金属UHF频段RFID标签天线,实现了抗金属标签天线尺寸 的缩减。所提出的天线由两块FR4基板组成,通过短路贴片的加载和辐射体的开槽,天线总尺寸缩减到 28mm×14mm×3.2mm,并同时实现了带宽拓展与辐射效率增强。在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部与 虚部分离的阻抗匹配方法,并运用本方法可设计出能与多款UHF RFID标签芯片实现共轭匹配的抗金属标 签天线。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中药活性成分黄芩苷抗脂机制
通过对黄芩苷分子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获得了与天然黄芩苷具有相似生物活性的光交联分子探针,并利用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来寻找黄芩苷在细胞内的直接药效靶点。他们发现与黄芩苷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在脂肪代谢通路中高度富集,尤其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CPT1A引起了他们的格外关注。通过RNA干扰敲低CPTA的表达水平后,细胞丧失了对黄芩苷降脂活性的响应,暗示这个蛋白是黄芩苷作用机制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蛋白。通过定量小分子质谱建立了CPT1A的酶活检测体系,最后发现黄芩苷可以明显激活CPT1A的活性,从而达到加速脂肪酸降解的过程。
北京大学 2021-04-11
钢结构 FRP 快速抗屈曲加固技术
1 成果简介屈曲失稳破坏是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通常出现的比较突然,会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在各国的工程史上因压杆失稳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例如, 1907 年加拿大魁北克大桥的倒塌和 1978 年美国哈特福特城体育馆网架结构的倒塌等。 近年来,钢结构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但结构失稳事故也时有发生, 如 2008 年初的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中输电钢塔和发射塔的大量倒塌, 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发展速度过快,出现了许多稳定承载力安全储备不足的现象,甚至有一些发生了失稳破坏,还有一些因使用荷载过高、腐蚀、施工失误等因素而造成了结构破坏。 FRP 抗屈曲加固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 1) 施工方便快捷,无明火,可不用起重设备,无需支模,对生产使用影响小; ( 2) 附加质量轻,对原结构影响小; ( 3) 加固后构件的抗腐蚀性能大大提高; ( 4) 加固方式灵活,可套管也可外包,适用于各种截面形式; ( 5) 承载力提高显著,破坏过程趋于延性; ( 6) 可与其他的 FRP 加固钢结构,如抗疲劳加固、抗弯加固、抗剪加固以及节点加固等结合进行; ( 7) 可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 应用说明FRP 抗屈曲加固钢构件是采用 FRP 管拉挤型材或纵向纤维布组成套管,再局部外缠环向纤维布增强, FRP 套管与钢构件间填入砂浆或竹篾等填充材料,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实现对塔架杆、柱、桁架杆、网架杆、支撑等稳定承载力控制的钢杆件的加固。 FRP 抗屈曲加固钢构件的构造如图 2 所示。图 1 各种截面形式的 FRP 抗屈曲加固钢构件1 为被加固钢构件,适合于各种不同截面类型的构件; 2 为填充物; 3 为 FRP 型材或 FRP 布外缠增强层; 4 为 FRP 布局部增强。 图 2 FRP 抗屈曲加固钢构件示意图3 应用说明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钢结构输电塔、发射塔、桥梁以及建筑加固工程中,特别是在道路压力大的城市路段,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有高耐腐蚀需求的海岸工程和有特殊施工要求(如不能明火等)的地区等有着极好的投资回报。4 效益分析在同体积情况下, FRP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造价比钢材约贵 10~20%。但由于 FRP 这种复合材料的比重只有钢材的四分之一,便于运输,因此既可以缩短工期,又可节约大量施工成本,从而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特别适用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5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
清华大学 2021-04-13
抗拉拔滑动摩擦隔震支座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挤压引流管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引流管管体,引流管管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加强筋,引流管管体的前端设有多个侧孔,各侧孔均设在螺旋形加强筋的螺旋间隙处、且多个所述侧孔环绕引流管管体排列成螺旋形。其加工方法为:将杆体穿入螺旋形加强筋,前端头与杆体的前端固定,再将螺旋形加强筋的后端头固定,旋转杆体,将缠绕有螺旋形加强筋的杆体穿入引流管管体内,松开前端头、后端头,抽出杆体。引流管管体与螺旋形加强筋也可以为一体结构。本发明的抗挤压引流管,能够避免引流管阻塞,而且不影响引流管的弯曲性能。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一体结构的抗挤压引流管,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在具有抗压效果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引流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