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Bi/Mo/Co/Ce/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
1
,3-丁二烯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685135.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Bi/Mo/Co/Ce/Fe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移动床合成1,3‑丁二烯的方法,属于化学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好的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置于移动床反应器中,并将混合气导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空速和催化剂床层温度进行反应,得到1,3‑丁二烯产物,反应催化剂逐渐移动至再生反应器,并向移动床反应器中补充新鲜催化剂。本发明采用Bi、Mo、Co、Ce、Fe和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摩尔比配置,碱液调节pH值,经浓缩、过滤、干燥、焙烧、冷却后,再通过研磨、筛分得到Bi/Mo/Co/Ce/Fe。与传统的工艺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调节催化剂中金属Co、Ce、Fe的含量就可以制得用于1,3‑丁二烯制备工艺的高活性、高选择性五组分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钟毅课题组阐释Rac
1
-依赖的遗忘过程介导记忆灵活提取的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毅教授课题组揭示了Rac1-依赖的遗忘机制是情绪状态影响记忆表达的神经基础。在该研究中,课题组聚焦海马体CA1区的记忆痕迹细胞与情绪状态的关系,发现了社交经历引发的情绪可以双向调节记忆痕迹的存储状态,如社交奖励可以将记忆痕迹由沉默态转换为潜伏态,而社交压力可以将记忆痕迹由潜伏态转换为静默态。
清华大学
2022-04-08
S140G 突变型 KCNQ
1
蛋白及其在筛选离子通道抑制剂和 促进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突变型 KCNQ1,即 S140G-KCNQ1。还公开了利用 KCNQ1 来筛选心肌 KCNQ1 钾离子通道的抑制剂的方法,它包括步骤:(a)将(i)表达 KCNQ1 表达载体和 (ii)KCNE1 表达载体或 KCNE2 表达载体转入哺乳动物细胞;(b)在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 的培养基中,添加候选物质,并测定添加前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其中,如果加入候选 物质后的电生理钾离子流减小,则表明该物质是心肌 KCNQ1 钾通道的抑制剂。该方法可 快速筛选治疗房颤的候选药物。
同济大学
2021-04-13
手性( 2,2- 二甲基-
1
,3 二氧环戊烧-4- 基)轻基甲磺酸盐制备方法
项目简介 : 在食品医药及化工行业中, 手性甘油醒缩丙酮是合成手性药物和具有
西华大学
2021-04-1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者发现一种天然小分子EGFR抑制剂并对其
抗
结肠癌作用进行探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者于2022年8月25日在《PharmacologicalResearch》期刊(TOP期刊)发表了题为“VoacamineisanovelinhibitorofEGFRexertingoncogenicactivityagainstcolorectalcancerthroughthemitochondrialpathway”的研究性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09-21
技术需求:
1
.耐火(高温)管型母线外包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技术。2.基于管型母线的在线监测系统。
1.耐火(高温)管型母线外包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技术。2.基于管型母线的在线监测系统。
山东中泰阳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4
家蚕国重徐汉福教授课题组揭示单细胞分辨率下家蚕丝腺全细胞异质性和
基因
转录动态图谱
丝蛋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天然可再生蛋白资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地球上已知能够产丝的生物超过十万种,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蚕类、蜘蛛、蚂蚁等。
西南大学
2022-07-11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举办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网络培训班(第
1
期)的通知
为做好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经研究,决定举办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网络培训班(第1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2023-07-24
(2S,3S,4R,9E)-2-[(2、-R)- 2-羟基-二十九碳酰胺]-十八碳-
1
,3,4-三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源于东洋参的新化合物(2S,3S,4R,9E) 2 [(2′R) 2′ 羟基 二十九碳酰胺] 十八碳 1,3,4 三醇,其结构式为该化合物对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具有选择性抑制的作用,能够有效用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前景;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少及操作简便,得到的化合物天然无毒性。
青岛大学
2021-04-1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教授团队在《自然》发文论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
基因
组多样性和全球传播研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史卫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新发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李娟博士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赖圣杰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1-12-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