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发 明 人】陆兔林; 毛春芹; 狄留庆 ; 李林; 季德 ; 殷放宙 ; 徐佳佳; 单鑫;【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以中药材为原料而制成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失眠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由炒酸枣仁、生五味子、炒麦芽、百合和茯苓制成,上述药材加乙醇提取,减压回收至无醇味,药渣加水煎煮,煎液浓缩,离心,上清液继续浓缩后,与上述醇提浓缩液合并,浓缩,干燥成浸膏粉,加入适量辅料或矫味剂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经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对失眠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预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及胎衣不下症的药物组合物
可以量产/n本成果应用缓释技术和纳米技术原理,以聚维酮碘和催产素为主药,主要从配方筛选、优化、主药与辅料相容性、生产工艺、稳定性、体外抑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从648个配方中筛选得到最佳配方和生产工艺,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完成新兽药申报所要求的各项实验室研究内容,并进行扩大区域临床实验。该制剂应用缓释和激素协同作用原理,将杀菌作用与溶黄作用相结合,可同时用于防治生殖道疾病和卵巢机能疾病,因而不需严格诊断便可使用。  技术水平: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510019158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消症饮在制备治疗痛经和子宫腺肌病药物中的应用
【发 明 人】高月平【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消症饮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涉及消症饮在制备治疗原发性痛经、子宫腺肌病药物中的应用。【摘要】一种消症饮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痛经和子宫腺肌病药物中的应用,消症饮是由鹿角片、白芥子、桃仁、熟地、淫羊藿、生薏苡仁、三棱、醋柴胡、大血藤、延胡索、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该药物可制成汤剂、胶囊剂、片剂、冲剂、口服液、糖浆或合剂等,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1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口服消症饮,对照组80例口服月月舒冲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和72.5%;10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口服消症饮,对照组40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月连服15天为一疗程,最多治疗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淡竹叶150-450份,赤芍100-300份,莪术100-300份,柴胡100-300份。药物的制剂形式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散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临床研究验证了其用于预防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组合物药味少,易于质量控制,同时成本低廉。可在制备用于预防III-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中药组合物中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科技部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11月7日,科技部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为科技部系统党员干部作宣讲报告。报告会以视频形式召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机关党委书记李萌主持会议,部领导,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全体党员干部,科技部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日报社以及科技部主管社团等20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报告会。
科技部人事司 2022-11-09
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
各地教育部门要主动对接科协,邀请院士专家走进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组织科技辅导员、少先队员、共青团员讲述科学家故事。
中国科协网 2023-07-27
教育部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大科学研究范式贯穿高层次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区域创新合作专项行动,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微言教育 2024-03-14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座落于具有良好科技文化教育氛围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自1958年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同类高职高专规模最大、设置专业最多、建校历史最久、唯一的医学专科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学生1.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已培养出的8万多名毕业生绝大多数成为了我省医疗卫生一线骨干力量,如第44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得者、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成翼娟教授,全国著名小儿推拿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廖品东教授等就是其中的杰出的代表。 学校校园现占地面积840余亩,总建筑面积39万余平方米;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实训基地3个,学科实训实验室119个;有适用图书33.6万册,建有现代的电子图书系统。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28所,有省内外实习基地141个。附属绵阳市中医医院是四川省地市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中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其中建成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附属富临医院是全省首家建成的民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412人,正高职称49人、副高职称224人,具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98人;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2人、四川省名中医8人;绵阳市级拔尖人才6人。 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380余篇;其中两项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资助,多项研究成果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绵阳市科技进步奖。学校教师主编、参编了全国和省级教材、教参共158本。 学校设置有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制药技术类、农业技术类、市场营销类共8个专业类别,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5个处方专业以及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药、药学、公共卫生管理、中草药栽培技术、医药营销等12个非处方专业,共计18个专业。 为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我校与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了全日制普通专科生的专升本教育;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办了护理、中药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医学院联合开办了检验自考本科助学班,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教育。 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办学,与韩国江原大学、俄罗斯传统医学研究院、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办学关系,在英国、台湾、北京、辽宁、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建有毕业生实习就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经过59载的风雨兼程,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办学特色鲜明、办学优势汇集;相继获得“全省平安校园”优秀单位、“全省资助公益单位征集优秀组织奖,团中央“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进程中,学校正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契机,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树立“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为宗旨,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创新型专业化人才,为服务西部教育强省和人才高地、服务中国科技城建设与城乡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而团结奋斗!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广州康睿生物医药科技眼科疾病治疗产品
广州康睿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著名医学专家张康教授于2012年在广州创立,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疾病治疗产品的研发及销售”。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张康教授在眼科治疗领域具有权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曾被誉为美国眼科界最佳临床医生,在美国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眼科临床经验。公司三大主营业务(KDR2-2混悬滴眼液用于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角膜缘或角膜上皮缺损、KR11滴眼液用于治疗白内障)所涉及的技术为全球首创,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研究成果两次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发表,并已申请了多项国际发明专利。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四川大学 2021-04-10
在黑磷于生物医药的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工作在黑磷表面包裹一层仿生的聚多巴胺膜(Polydopamine, PDA),形成一种“纳米胶囊”结构。聚多巴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隔离氧气或水与黑磷纳米片的接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此外,聚多巴胺自身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因此聚多巴胺的包覆可以进一步增强黑磷药物载体系统的光热效应。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将小干扰RNA(siRNA)和广谱性抗癌药物多柔比星(DOX)负载到了“纳米胶囊”内部,并在聚多巴胺表面修饰上了靶向基团核酸适配体(Aptamer, Apt),制备了一种集化疗、基因治疗和光热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靶向纳米载药平台。目前,该研究在动物体内实验上取得突破,并在乳腺癌模型的裸鼠身上取得了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       该研究克服了黑磷做为载药平台性质不稳定的缺点,并且增强了其光热效应,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癌症的多模式综合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