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氧
化合
成含氧有机化学品
含氧有机产品如己内酯、环氧环己烷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己内酯主要用于合成聚己内酯和与 其它酯类共聚或共混改性,其中聚己内酯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渗透性,在环保和医 用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环氧环己烷开环反应可制备大量中间体,是合成盐酸苯海索、农药三环锡、 克螨特、1,2-环己二醇、聚碳酸酯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固化剂、增塑剂等领域。由于 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合成存在生产的安全性和产品的稳定性等方面的难题,因此其合成技术难度大,目 前只有美、英、日等国的很少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主要依靠进口。 仿生催化氧化技术就是模拟血红素的活性中心结构,通过设计合成与酶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模拟与酶 催化反应相似的反应历程,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催化氧化过程。本技术以氧气为氧化剂,以类酶结构的化合 物为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环己酮、环己烯高选择性氧化制得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仿生催化工艺。 本技术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新工艺,目前正处 在中试阶段。本技术成果填补了目前氧气氧化环己酮、环己烯制备己内酯和环氧环己烷的国内外技术空白。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感兴趣目标增强的极
化合
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兴趣目标增强的极化合成方法,本发明利用各种有效的像素极化目标分解 算法获取极化分量,同时考虑各个极化分量的空间信息,构造局部区域的极化特征图像集;在图像集中, 以可视化为目的,通过聚类得到三个内容准互补的图像子集;利用图像子集的稀疏表示,选取最具代表 性的极化特征作为极化合成分量;由极化合成分量构造合成图像。获得的极化合成图像充分展示了感兴 趣目标的极化信息。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感兴趣目标的可视性和可读性。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绿色催
化合
成螺羟吲哚衍生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114721.5)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催化合成螺羟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反应中靛红、丙二腈和β-二酮的摩尔比为1:1:1,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靛红的2~5%,反应溶剂水的用量(ml)是靛红摩尔量(mmol)的2~5倍,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8~35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抽滤,所得滤渣用90%乙醇水溶液(质量比)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纯螺羟吲哚衍生物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将据此开发新冠
病毒
及变异株疫苗!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 Variants”的研究论文。魏文胜团队首先建立了体外高效制备高纯度环状RNA的技术平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设计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受体结构域(RBD)的环状RNA疫苗。该项研究中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Delta)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2-04-27
新冠
病毒
会对神经系统造成重大伤害的研究
2020年2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胡波等团队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从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19日收集数据,214名住院患者,实验室确诊为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诊断出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在研究的214位患者中,有88位(41.1%)为重度患者,有126位(58.9%)为非重度患者。 该研究发现,与非严重的COVID-19患者相比,严重的患者通常具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和骨骼肌症状。因此,对于COVID19患者,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医生还应密切注意任何神经系统表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冠
病毒
、流行病学、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2020年2月3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名在海鲜市场上工作的患者,该患者于2019年12月26日入住武汉市中心医院,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包括发烧,头晕和咳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的基因组RNA测序,鉴定了一种新型的RNA冠状病毒,在此称为为WH-Human-1冠状病毒(也是后面称为的2019-CoV)。
复旦大学
2021-04-10
冠状
病毒
感染诱导其受体ACE2上调的研究
近日,山东大学联合香港大学研究发现冠状病毒感染及其诱导的细胞因子风暴上调2019-nCoV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表达,并进一步加速病毒的感染和传播。这一成果已经在BioRxiv在线发表。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王培会教授团队在2019-nCoV基因组序列公布后迅速构建病毒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已经免费提供给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数百家国内外高校使用。日前,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rhinovirus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均可以诱导2019-nCoV细胞受体ACE2的上调。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beta和IFN-gamma也可以刺激ACE2的表达,这表明2019-nCoV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不仅可以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还可以促进病毒的进一步感染和传播。推测病毒感染后激活免疫系统并诱导包括IFN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表达,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其受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JNK通路来促进ACE2的转录和表达。ACE2是SARS-CoV和2019-nCoV进入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发挥通道作用,是病毒能否成功感染的关键因子。该研究首次揭示了SARS-CoV、MERS-CoV和2019-nCoV可能通过诱导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来增强其感染和传播能力。因为该类病毒可能均使用ACE2作为其细胞受体,通过ACE2进入细胞内进行繁殖和进一步的传播,ACE2是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钥匙”,降低ACE2的表达可以达到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的作用。该研究首次提出2019-nCoV可能通过诱导其受体ACE2的表达来增强其感染和传播能力,这对了解2019-nCoV成功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具有启发意义,为防治2019-nCoV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山东大学
2021-04-10
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溶瘤
病毒
领域技术
亦诺微是溶瘤病毒领域技术的原创团队,周国瑛是罗兹曼院士是多项溶瘤病毒相关技术的原创人,他们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原创的靶向溶瘤病毒专利更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创;罗兹曼院士在内的四位美国病毒和微生物学界泰斗创始股东,担任Gilead、 Merck等多家跨国领先药企的董事会成员及科学顾问;创始人周国瑛是组织部 千人计划专家,潜心研究溶瘤病毒20年,是世界上研发真正的靶向疱疹溶瘤病毒的首人并拥有核心专利。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冠
病毒
的早期检测筛查模型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张亮团队依托上海瑞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的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肺部CT影像,通过综合分析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CT影像特点(磨玻璃、体积大小、位置等特征),张亮团队加快技术攻关,设计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检测筛查模型系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具有抗菌抗
病毒
作用的藏药唐古特青兰提取技术
唐古特青兰,又称―甘青青兰‖,藏语称―知羊格‖,藏医用唐古特于兰的地上部分入药。本项目提供的唐古特青兰提取物可以在抑制病毒吸附、预防病毒侵染、抑制病毒基因复制、直接灭活病毒等多环节发挥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故而该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抗病毒药物,其原料丰富、价廉、萃取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可很方便地做成各种剂型,具有广泛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兰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61
62
63
...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