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类金刚石薄膜
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like carbon, DLC)是一种亚稳态的非晶碳膜,其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接近于金刚石。作为一种新型的硬质薄膜材料具有一系列类似于金刚石的多种优异性能,如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耐磨耐蚀性、高热导率、在可见到紫外光范围内透明、良好的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生物兼容性及表面光滑等,可广泛用于机械、电子、光学、热学、声学、医学等领域。 本项目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具备质量稳定,与基体结合强,硬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和透光性可调控,耐摩擦磨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实验探究类教学设备
此类教学设备弥补了现有院校相关专业无法通过相关实验验证或者解决实际的知识问题。
西安天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9
工程创新类教学设备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新开发的大门;
西安天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9
运动鞋革类
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诱导重大缺血性疾病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的研制
如何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国内外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现有医疗手段往往只起到延缓病程的作用,例如现有针对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是疏通血管,但对于超过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3h)的大多数患者,梗死区域的血管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因此修复梗死病灶的难度很大,临床治疗效果甚微。项目立题的创新性即在于:绕开疏通病变血管的传统治疗模式,将自组装纳米技术与治疗性血管新生相结合,制备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着眼于在病变的缺血组织中促进血管新生和成熟,从而达到改善缺血性组织器官的血供,最终实现修复缺血组织器官功能的治疗目的。本课题研发思路,目前国内外尚属空白。 本项目的优点在于通过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的干预,在缺血组织器官局部范围内建立促血管新生和新生血管成熟的局部诱导体系,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治疗性血管新生中血管新生因子在体内的半衰期短,基因转染效率低下等弊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针对的是缺血性组织器官的局部干预,避免了刺激其他组织、器官的病理性血管形成,如促进血管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甚至肿瘤的发生, 从而提高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安全性。
四川大学 2016-04-20
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临床关键技术创新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自噬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交互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首次发现天然免疫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防治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深入探索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分子机制,改良肺移植关键技术,围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药物筛选,临床改良体外肺灌注技术及双体外膜肺氧合模式,在全国医院推广使用,显著提高肺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武汉大学 2021-04-14
抗堵全方位喷头及双重抗堵式喷灌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堵全方位喷头及双重抗堵式喷灌带。抗堵全方位喷头包括双头螺柱、喷灌水箱、两个基片、两个弹簧和两个螺母,双头螺柱密封贯穿喷灌水箱的上下端面,双头螺柱的一端部开设在有连通喷灌水箱的进水通道,喷灌水箱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一锥形喷孔,喷灌水箱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锥形喷孔,喷灌水箱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锥形喷孔,基片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杆,弹性杆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上开设有第四锥形喷孔,基片套在双头螺柱上,螺母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柱的对应端部,弹簧位于对应的螺母和基片之间,喷嘴位于对应的第一锥形喷孔和第二锥形喷孔中。实现提高抗堵全方位喷头的抗堵性能,以提高双重抗堵式喷灌带的使用可靠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两会1+1》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惠州市天纵达领导能力研究院 2021-02-02
阿凡题1对1
阿凡题1对1,AIIT个性化智能教学体系。
海南阿凡题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学霸君1对1
学霸君1对1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真人在线互动,塑造真实教学场景。采用国际优质的智能硬件技术——智能笔和智能本,不仅实现了师生可视化同步书写、批改,让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还可保存电子课堂笔记,形成学情分析报告,有效管理学情,并据此定制针对性学习方案。
上海谦问万答吧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